一、《黄帝内经》对衰老理论的探索<br> 早在2000多年前,《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就已经开始了对有关衰老理论的探讨,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女子……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这里描述的是女子35岁后逐渐衰老的过程及其发生的原因,其衰老的最初变化,是毛发脱落,变白;再经过14年时间,由于与肾气密切相关的一种物质——天癸的衰竭,而导致女子生殖功能的完全丧失,即月经停止,没有生殖能力,形体衰败。这与现代医学的认识是完全一致的,即内分泌系统的性腺在老年时萎缩得最为明显。<br> 同样,《内经》对男子衰老的原因及过程也进行了详细的论述。《素问·上古天真论》里又说:“男子……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斑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则齿发去”。男子衰老的表现除了女子所具备的毛发落、发白、生殖能力丧失外,原文里又有了新的内容,即牙齿脱落和运动障碍。以上外形改变,是人衰老时最明显的标志。根据中医“有诸内必形诸外”的理论,即体表的变化是内脏的反应,也就是说,外观的老化,是五脏衰弱的表现。这与现代医学所说的外形的改变,常常伴随着一些内脏生理功能的下降、内脏器官储备力降低的观点是一致的。关于这一点,《灵枢·天年篇》阐述得更为清楚。原文日:“四十岁,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荣华颓落,发颇斑白,平盛不摇,故好坐;<br>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