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淑凤,拥有40余年丰富育儿经验,北京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中国优生科学协会和优生优育协会理事,儿童,山理卫生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十一五”幼教专家研究规划课题专家,《中国生育健康》等杂志编委。
她1983年赴日本研究先进的围产医学、并涉猎胎教及早期教育。后曾跟随美国心理学博士布雷寿顿(Dr.Brazelton)研究新生儿心理行为,又系统研习了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率先参与引进蒙台梭利教育理论和方法,并将国内外诸多相关新学科理论和跨学科知识融合在早敦实践中,于1992年提出了以“感觉教育”为理论核心的早教理念。曾为上万名家长提供科学育儿和潜能开发指导。3000多名患有心理行为障碍的儿童在她的亲手调适下,迅速得以康复。
由于她在儿童神经生理学、神经心理学和身心发展领域的重要贡献,在儿童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方面的诸多创新,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美国CNN电台曾对她进行多次报道。
她是北京东方圣童儿童发展研究中心”创始人和技术总监。 1980年北京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与国际接轨,在国内率先成立新生儿专业,即被调入新生儿专业组并进修学习新生儿相关专业;1981年与秦振庭、宋琳林等业内专家一起从事新生儿专业的医、教、研工作和婴幼儿发展的跟踪与指导工作:1982年~1984年两度随美国心理学博士布雷寿顿(Dr Brazelton)学习并研究新生儿心理行为的发展规律,曾多次参加儿童心理行为培训班;1992年研习了美国南加州大学艾尔丝博士关于“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治疗”的理论体系,借鉴北京大学第六附属医院相关的研究成果,又综合了日本及国内有关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矫治的经验,提出了以“感觉教育”为理论核心的早期教育理念;1995年夏创建“北京东方圣童儿童发展研究中心”,协同业内人士开展胎教、早教的研究与服务以及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矫治等工作,曾跟踪指导十余万名婴幼儿的健康成长。 主编有《0~3岁的感觉教育同步指导手册》、《人类的心愿~优生》、《胎儿与胎教》、《医学小百科》新生儿分册、《妊娠与分娩》、《婴幼儿安全与急救》、《新生儿掌中宝》等十余种图书,发表论文数十篇。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