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医学发展简史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02046258
  • 作      者:
    王晓鹤,王永杰主编
  • 出 版 社 :
    河北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7
收藏
内容介绍
    人类社会正处在一个科学技术昌明和腾飞的时代。科学技术以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动和激励着时代的进步,现时代也把铸就科学技术的辉煌作为时代的责任、使命和象征。科学的真理性变得更加纯化,科学和技术的作用也越来越让这个世界体会到它对人类社会的伦理张力,科学与技术的美丽也因其真与善的体现而更加绚丽夺目,没有哪个时代能让人类像今天这样去认识、体验并享受到科学技术焕发出的真理的光芒、道德的力量和美丽之深刻。科学和技术在现时代迅猛发展的另外一个显著特点,还在于它是一个全方位推进和多学科并举的态势,宏观、中观和微观的结合与相辅、学科和领域间的边缘与交叉、科学和技术间的依托与渗透,都能让我们感受到它无可比拟的博大与精深。人类没有理由不为科学和技术发展到这样一种状态而骄傲和自豪,因为没有哪种力量能够像它那样可以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贡献如此之大和如此之多。
展开
精彩书摘
    《脉经》一书的主要学术成就是:
    (1)确立了“寸口脉诊法”。王叔和在分析研究以前医学家提出的“三部九候脉诊法”、“人迎寸口诊法”以及“寸口脉法”等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寸口者,脉之大会……五脏六腑之所终始,故法取寸口”,并创新提出了寸、关、尺三部分候脏腑理论,即左手的寸部主心与小肠,关部主肝与胆;右手的寸部主肺与大肠,关部主脾与胃,而两手尺部均主肾与膀胱。从此,脉诊不仅统一了部位,也因解决了脉诊与中医人体学核心结构--五脏六腑的对应关系,从而极大地推进了脉诊的临床实用发展。
    (2)归纳出了24种脉象。魏晋以前的医学著作中记载的脉象名称种类十分繁多,据有关学者统计,《脉经》之前的脉象种类多达80余种。王叔和经过认真比对,规范为24种脉象,即浮、芤、洪、滑、数、促、弦、紧、沉、伏、革、实、微、涩、细、软、弱、虚、散、缓、迟、结、代、动等,对各种脉象的指感进行了详细描述,并对相近脉象提出了实用的鉴别方法,如“浮脉,举之有余,按之不足”,“弱脉,极软而沉细,按之欲绝于指下”等,从而使脉学的脉名与脉象达到了统一和标准化。
    (3)强调脉诊与其他诊断方法的密切结合,重在实际应用。王叔和的《脉经》不是孤立论脉,更不主张单凭脉象来诊断病证。他在阐述脉象理论的过程中,紧密联系临床实际,将脉、证、治三位一体地做了通盘论述,例如“寸口脉迟,上焦有寒,心痛,咽酸,吐酸水。宜服附子汤、生姜汤、茱萸丸,调和饮食以暖之”,“关脉缓,其人不欲食,此胃气不调,脾气不足。宜服平胃丸、补脾汤,针章门,补之”等。此外,王叔和还对危重病证出现的“怪脉”或“败脉”进行了非常形象的描述,如“三部脉累累如贯珠,长病得之,死”,“三部脉如屋漏,长病十日死”,“三部脉如雀啄,长病七日死”,“三部脉如釜中汤沸,朝得暮死,半夜得日中死,日中得夜半死”等,十分便于临床医生的理解与掌握。
    ……
展开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人类早期的医药文明
第一节 医药文明的萌生
第二节 文明古国早期的经验医学
第三节 中国早期经验医学

第二章 中西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第一节 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
第二节 西方古典医学的奠基
第三节 西方古典医学的发展

第三章 医学的成长
第一节 中医学各科的充分发展
第二节 欧洲古典医学文化的衰落与阿拉伯医学的兴起

第四章 中医学的繁荣与西医学建制化的开端
第一节 中医学的繁荣
第二节 西医学建制化的开端

第五章 中医学的总结与西医学的革命
第一节 明清时期中医学的总结
第二节 中国其他民族医学
第三节 西医学的革命

第六章 生物医学体系的建立与中西医学的冲突
第一节 生物医学体系的建立
第二节 中西医学的冲突

第七章 现代医学的重大成就与中医学的新发展
第一节 现代医学的重大成就
第二节 当代中医学的新发展

第八章 当代医学发展的特点、趋势与挑战
第一节 当代医学发展的特点与趋势
第二节 传统医学在当代医疗保健中的地位与价值
第三节 当代医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附录一 医学发展大事年表
附录二 医学发展示意图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