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的话<br>序言<br>本书主要参与者<br>第一章 蛋白质组学的基本概念<br> 前言<br> 经典和功能蛋白质组学中的蛋白质组操作方法<br> 蛋白质纯化<br> 二维电泳的蛋白质分离<br> 蛋白质加工<br> 蛋白质鉴定<br> 蛋白质组学当前面临的挑战<br> 参考文献<br>第二章 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绘图<br> 前言<br> 方法说明<br> 实验设计<br> 结论<br> 参考文献<br>第三章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质谱分析磷酸化位点<br> 前言<br> 实验<br> 结果<br> 结论<br> 致谢<br> 参考文献<br>第四章 高通量晶体学方法与计算机方法用于基于结构的药物设计.<br> 引言<br> 高通量构建体的选择、克隆和微量筛选<br> 蛋白质表达<br> 高通量机器人纳量体积的结晶和成像<br> 高通量X射线数据收集<br> 结构测定和优化<br> 数据追踪<br> 结构分析<br> 对接<br> 药物设计<br> 结构预测<br> 组织蛋白酶B(cathepsin B)抑制剂的设计一<br> 参考文献<br>第五章 氢/氘交换质谱在高通量蛋白质结构分析中的应用<br> 前言<br> 蛋白质结构和动力学分析中的氢/氘交换理论<br> 氢/氘交换技术综述<br> 氢/氘交换结合裂解分析方法的应用<br> 结论<br> 参考文献<br>第六章 蛋白质组学技术用于蛋白质药靶的识别与鉴定<br> 引言<br> 用于药靶发现的工具<br> 验证<br> 信息学<br> 结论<br> 参考文献<br>第七章 应用蛋白质组学方法发掘生物标志物<br> 前言<br> 基于质谱的蛋白质组学方法<br> 磷酸化蛋白质组分析<br> 蛋白质复合体和信号通路<br> 基于亲和标记的质谱方法<br> 定量蛋白质组学<br> 疾病机制与疾病诊断学<br> 生物标志物在新药研发中的应用<br> 总结<br> 参考文献<br>第八章 工业化规模人血浆的蛋白质组学分析<br> 前言<br> 工业化规模的定义<br> 样本的选择、收集和随机混合<br> 高丰度蛋白质的去除<br> 低分子质量蛋白质和高分子质量蛋白质<br> 基于凝胶的蛋白质分离<br> 整体蛋白和肽段的分离<br> 质谱<br> 生物信息学<br> 结论<br> 致谢<br> 参考文献<br>第九章 化学基因组学:靶标展示<br> 简介:化学遗传学和化学基因组学<br> 化学基因组学技术<br> 讨论和结论<br> 参考文献<br>第十章 蛋白质组生物信息学<br> 引言<br> 从基因组到蛋白质组——数据复杂性增加所引发的挑战<br> 复杂混合物和质谱分析——数据<br> 自动化和高通量<br> 蛋白质序列数据库:全面陸和冗余性<br> 减少样品和数据复杂性的策略<br> 促进大规模功能蛋白质组学分析的数据仓库整合策略<br> 架起实验结果和生物信息学之间的桥梁<br> 蛋白质组学数据的交换<br> 总结和展望<br> 致谢<br> 参考文献<br>第十一章 蛋白质芯片<br> 引言<br> 芯片的配置<br> 固相芯片与液相芯片<br> 蛋白质固定表面的优化<br> 点样技术<br> 检测技术<br> 内容物<br> 表达谱<br> 总结和展望<br> 参考文献<br>索引<br>彩版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