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在古越地民众心底深处,它是一个没有固定偶像的崇信对像,如浙江原有的“龙圣”信仰。中国越地农村遗存有以“龙圣”祈龙求雨的崇信,其中的“龙圣”与学人一般的想像大为不同,往往只是一些普通的水生物,甚至还可以是昆虫。由这一事实而参之以上古文献,可知,在中国先民的心中,有统一的龙的理念,却并没有统一的龙的图像。这种无一定之形、无一定之性的龙,其实正是中国龙的原型所在。
所谓“龙圣”,即是越地农村求雨中被祈祀的一种活的龙体。现实中就是越地农村常见的以水生物为主的小动物,在祈雨意识中充当龙的角色,受人顶礼膜拜。
在中国,提起龙,似乎没有人不知道。对于它的尊容,又似乎无人不晓。自唐宋,特別是明清以来,由于封建统治者思想的影响,帝王宫殿、服饰中,那种“龙,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①的黄色金龙,时常出现在人们眼前,为人所熟识。但是从中国龙形像的历史角度看,这一形像其实是后起的,是唐以后才逐步形成的,中间受到了印度龙王——那伽——实译为蛇王形像的渗透和影响。②而在越地民间稻农的心目中,这种龙形也仅仅是龙所表现出的一种形态。龙在他们神圣的求雨祭祀里,存在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如黄鳝、水蛇、青蛙、蛤蟆、鱼、虾、龟、蟹等等。
这与自古以来,传统文献中所载的龙形,大相径庭。对习惯于故纸堆里探究龙的学者来说,恐怕对此也闻所未闻。
龙形像的原形的多样性,不少学者都已经注意到了,并有过许多这方面的论述。而越地农民求雨的祈祀的对像龙圣各种形态,它不用说,名不见经传,而且,其状貌,更难于与我们一般人心目中的龙形像发生什么关联。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