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目的的造物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存和生活的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就一般而言,人们对器物的最基本的要求是能够便利生活,同时也要求能够美化和丰富生活,不同的需要导致了人们在造物活动中创造的多元化。人的需要又是不断地发展和变化着的,当原有的需求得到满足后,又会激发出新的需求,不断的需求是人们的造物活动不断发展的动力。在器物的发展史上,早期创造的器物造型和装饰都比较简单,其功能多是兼用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活领域的开拓和人们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化,创造出的器物品类越来越多,器物的功能则有了进一步的完善,器物的造型和装饰也随着人们审美情趣的发展而日益丰富起来。在生活的各个领域里,都有相应的系列器物各尽其能。
早期从事采集活动的经验,使中国人形成了以“质”、求“量”的行为习惯,对后来的生活和造物实践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经久耐用”既是造物的一般要求,也是造物的最高要求,是通过选材、制作、髹饰、使用的过程来实施的。在普通的民家,数代相传的用具俯拾皆是,其浓厚的人情味透过日常生活散发在人们的生活空间里。也正是这些器具,构筑了中华民族物质文化的庞大体系。
中国人很早就对自然界的物产及其材质有所认识。“橘逾淮北而枳,鹞鹆不逾济,貉逾汶则死”,故“郑之刀、宋之斤、鲁之削、吴粤之剑,迁乎其地而弗能良”①。随着人们的造物活动范围的扩大和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入,大自然中的竹、木、柳、藤、草、棉、革、漆、土、玉、石、陶、瓷、金、银、铜、铁、锡等先后成为生产、生活的原料,人们也创造了与这些材质相适应的雕、镂、刻、削、染、编、结、绞、缝、绘、髹、铸、琢、磨等丰富的有着系统规范的工艺”为后来大规模的造物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后,掌握了“工艺”的人们能够更加有效率地对自然进行再创造,通过有目的和有选择的造物来改善和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