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列宾与拜纳忒庄园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7371830
  • 作      者:
    张福生著
  • 出 版 社 :
    山东友谊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7
收藏
内容介绍
  《俄罗斯文化名人庄园丛书:列宾与释纳忒庄园》不是一般的风景名胜导游图,而是从独特的角度切入,既写出画家列宾如何在美好的庄园环境和文化氛围中成长,如何在思想和品格上受到影响,形成优良的精神素养,从而揭示列宾的文化创作得以成功之所以然,又写他如何看待庄园和描述庄园,如何以它为素材和题材进行创作,把它体现在作品之中,从而创造出文化硕果,为庄园带来荣誉,使它的名声传之久远。总之,从新的角度切入,反映新的文化层面,展示庄园新的文化内涵。
展开
精彩书摘
  彼得大帝在北方战争中打败了瑞典人,夺得了波罗的海的出海口,于1703年5月下令在涅瓦河口兴建彼得保罗要塞。在奠定未来首都圣彼得堡基石的同时,他注意到芬兰湾两岸是片美丽富饶的宝地,于是,又在1709年下令在芬兰湾南岸的密林深处大兴土木,建造彼得宫城(又称夏宫)。两年后,1810年,在靠海更近的地方,又有一座大型皇家宫廷园林——罗蒙诺索夫城拔地而起。
  与此同时,在覆盖着茂密森林的北岸,和彼得城、罗蒙诺索夫城遥遥相对的地方,一些豪商巨贾、名流显士也在圈地,营造自己的休闲别墅。
  很快,一座座外形奇异、色彩艳丽的木结构小屋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渐渐连成一片,形成了一处处度假避暑的村落。
  尤其是1870年,铺设了从圣彼得堡至现在俄芬边界的古城维堡的铁路之后,沿路村落很快发达起来。距圣彼得堡40公里的古镇库奥卡拉(今名列宾诺)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宜人的风光景色,成了圣彼得堡人最近便的休闲胜地。
  1899年5月15日,库奥卡拉镇成交了一笔土地买卖。买主是位海军将军的女儿,名叫娜塔莉娅·博里索夫娜‘诺尔德曼,她付了一万卢布,买下了叶莲娜·列波的一座面积为8687平方米的庄园。当时,这片庄园里只有‘座两层的木结构房了,周围大部分是未曾开垦的半沼泽湿地和茂密的自然生长林。很快,这座庄园正面的木板栅栏门上挂出了一块牌子,上面用罗马文写着“VillaPenates”。这是古罗马神话中住宅守护神的名字,它通常被供奉在每家每户的炉灶旁,所以又称“家神”、“护家之神”,后来又有了“家园”、“故乡”的转意。为自己的庄园挂牌命名,这在当地是一种风俗习惯,如“瓦利亚楼”、“尼娜阁”、“燕宅”等等,五花八门,无奇不有,所以,挂出用古罗马文字写的“拜纳忒”这样的牌子并不稀奇,没有引起别人特别的目光。
  起初,这座庄园只是娜塔莉娅·诺尔德曼一个人出入。但很快,人们惊奇地发现与这位新庄园主出入这座庄园的又多了一位年过半百的男人,这就是当时已大名鼎鼎的俄罗斯画家伊利亚·叶菲莫维奇·列宾。
  列宾当时已满55岁,他的名字早为整个俄罗斯知晓。十几年前,他创作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库尔斯克的宗教队伍》、《意外归来》、《伊凡雷帝杀子》、《在波罗什人给土耳其的苏丹写信》等油画已名扬四海,每一幅都给列宾的名字增添了无限耀眼的光芒。
  列宾迁到库奥卡拉镇的消息不胫而走,很快便传扬开来。人们争相传送:“我们时代的英雄来这里住了!”但有一点任何人都不知道,甚至连列宾最亲近的家人、最要好的朋友也不清楚,买下“拜纳忒”庄园的不是诺尔德曼,而是列宾。多少年之后,列宾在给朋友的一封信中谈到这座庄园时说:“她(指诺尔德曼)担心我死后,继承不了我的遗产,所以,我在购买这座庄园时用了她的名字。”此时,列宾已与自己的结发妻子薇拉·阿·谢夫佐娃分居十余年。薇拉‘阿‘谢夫佐娃是当年,也就是1863年列宾初到彼得堡投考美术学院时的保护人谢夫佐夫的女儿,她小列宾十岁,和列宾共同生活了15年,为列宾生了三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大女儿的名字与母亲的一样,叫薇拉;二女儿叫娜杰日达;第三个是儿子尤里;最小的还是女儿,叫塔季扬娜。这段生活给列宾留下的欢乐与痛苦是后人无法评说的。
  列宾于1844年7月24日出生在哈尔科夫省(今乌克兰境内)丘古耶夫镇上一军屯户人家。所谓军屯户,是1810年至1857年沙俄政府为减少军费开支而设立的一种使服兵役同农业耕作相结合的特殊军队的组织形式。军屯户人家的子弟从8岁起编入军队,一切按军队士兵的军规行事,一点小小的过失都会遭到严厉的惩罚。列宾的家乡丘古耶夫镇曾于1819年爆发过震惊整个俄罗斯的大暴动,在历史上称丘古耶夫军屯户起义。丘古耶夫镇及其附近的居民大都是17世纪以后迁居过来的哥萨克,到了建立军屯制度时,当地的生活习俗仍保留着自由哥萨克的古风。列宾的父亲叶菲莫·瓦西里耶维奇·列宾是军屯户的士乓,从事过贩马。列宾自小身体瘦弱,10岁那年进入军事测绘学校。这种学校是专门从事测量和绘制地图的军校,人员来自各军屯世袭兵营的优秀学生。
  列宾一家是当地的富裕人家,不仅开有工厂,还经营着一家客栈,来往的商人常在这里歇脚。列宾的父亲和叔叔做过贩卖的营生。在列宾的记忆中,哥萨克人、加尔梅克人以及他们的生活和顿河的自然风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他目睹过军屯户民由于某种过失,而受到残酷的鞭挞惩罚时的情景,这使列宾从小就对沙皇的制度产生了不可磨灭的仇恨。
  在军事测绘学校里,列宾开始接触到水彩颜料,水彩颜料在当时是十分昂贵的物品,同时这段生活也开阔了他的眼界。列宾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写道:“墙上挂着巨幅地图,分成两半球的地球全图、俄罗斯帝国全图、西伯利亚图,以及欧洲一些国家的国别图。我特别喜欢那张德意志联邦和意大利合绘在一起的地图。但我最喜欢的还是摆在许多碟盘里的大方块形的鲜艳颜料。它们看上去十分柔软,像是能自动浮游到画笔上去似的。”在军事测绘学校学习了三年之后,列宾有了相当坚实的绘画基础,于1857年转到丘古耶夫军屯著名的圣像画师伊万·米哈伊洛维奇·布纳科夫门下,开始学习绘制圣像。列宾绘画的天赋很高,学习十分刻苦,很快就得到了师傅们的赏识,甚至一个叫连尼克的德国人对他也称赞不已,请他到波尔塔瓦去帮忙绘画。在丘古耶夫画室,列宾已经成了独立的画师,有时还到一二百俄里以外的地方去作外活。当时在乌克兰地区,教堂画和圣幛画十分流行。在这期间,列宾还临摹了许多大师的作品。
  ……
展开
目录
列宾的家庭
彼得堡美术学院
享有盛誉
庄园的日子(上)
庄园的日子(中)
庄园的日子(下)
结局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