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周思聪:艺术个性的觉醒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4744396
  • 作      者:
    马文蔚著
  • 出 版 社 :
    大象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7
收藏
编辑推荐

  大象人物聚焦书系采用了文图结合,图文并茂的形式,以简洁的文字来阐释图片,以丰富的图片来注解文字。那一帧帧名人的生活存照,那一张张旧时的珍贵老照片,正蕴藏着用再多文字也难以描述的内涵。
  本套书能引起人们对历史的反思,加强对现实的深思,以及对当代知识分子,特别是时代知识精英的关照。

展开
内容介绍

  大象人物聚焦书系包括:《丁聪:画卷就这样展开》、《萧军:自许多情歌慷慨》、《常书鸿:敦煌铸就五字碑》、《宗璞:铁箫声里玉精神》,《孙犁:陋巷里的弦歌》、《余光中:诗意尽在乡愁中》、《傅抱石:落笔世所稀》、《陶行知:捧着心来不带草去》、《黄苗子与郁风:微笑着面对》、《周思聪:艺术个性的觉醒》共10册,书系中的作品并不是完全按照传记的方式来写人物,而是尽量以人物一生为背景,来扫描、来透视作者最感兴趣也最能凸现人物性格和命运的某些片断。
  同时,在正文之外,大象人物聚焦书系还特意以“补白”方式选摘传主的自述、他人的评点等文字。图片的说明也改变通常的模式,尽量使之较为活泼,更具内涵。

展开
精彩书摘

  据南京博物馆藏《陶氏族谱》记载:陶氏祖籍为浙江绍兴府会稽县的陶家堰,后迁徙至安徽西古溪(今休宁县境内),后又迁往歙县西乡黄潭源村。
  黄潭源村被丰乐河环绕,村前竹木葱茏,村后河水清澈,皖南的青山一年四季都是绿的,河水不急不缓,平静地流淌着。陶氏祖先定居黄潭源村时,那儿人烟稀少,陶氏家族定居后,开田地、筑草屋。三间草屋名为“五柳堂”,草屋所在地称“五柳巷”,因陶氏家族居住,一般人称“陶家巷”。
  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农历九十六日(10月18日),歙县西乡的黄潭源村,陶氏家族第十五代的陶位朝家生了一个儿子。这就是陶行知。陶行知出生时,陶家已有两个女儿夭折,鉴于家里人丁不旺,陶父想将儿子寄于沙门,荫佛家而长寿,所以取了“和尚”这样一个乳名,这个孩子小时候一直剃光头,街坊邻里都叫他“小和尚”。
  “小和尚”的父亲陶位朝,号槐卿,字筱山,原在邻县休宁的万安镇经营酱园,破产后将酱园出顶给亲戚,自己回到家乡务农;母亲曹翠仂,除养育孩子、操持家务,也到田里劳动,还为别的人家浆洗缝补,后来到城里耶稣教堂做帮工。
  陶位朝家里也不过一亩多田地,种粮种莱,打柴卖柴,一家人只能躬耕自食,生活窘迫。陶位朝有一定的文化,在耕种之余也读诗书以自娱。
  “小和尚”从小聪慧,4岁时就开始随父亲学识字。5岁时就能照着别人家厅堂的对联,用竹枝在地上描摹。6岁跟大人到旸村玩耍时,旸村蒙童馆我的方庶咸秀才见他聪明好学,劝他到这家私塾读书。陶家贫寒,无钱交学费,方先生便让他免费入学。在方先生的私塾,陶行知受到了最初的教育。
  10岁时,陶父因读书识字,在邻县休宁的万安镇得到一个册书的职务(册书就是掌管田赋契约——本书注)。陶行知就跟随父亲到万安镇,入吴尔宽先生的经馆就读。两年后,父亲失去了职务,陶行知也失学回家。后来经亲友介绍,陶行知又到歙县城上路街程朗斋秀才那里学“四书”。
  歙县有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名叫王藻,是前清贡生。王老先生长期在小南海航埠头曹家坐馆,离陶行知家的黄潭源村有15里。陶行知慕名前去登门求教,以学习经学。这个少年好学的精神感动了王老先生,遂收他为门生。
  15里路虽不算远,但来回30里全靠步行,途中还要翻山越岭,两三天去一次,对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来说还是很不容易的。有时天气不好,不能在开课前赶到曹家,到晚了,逢王先生正在讲课,他就站在门口,等课间休息时才进课堂。
  有人借古人“程门立雪”的故事称陶行知“王门立雪”。
  十多岁的陶行知读书之余常随父亲挑菜进城,顺便看望在耶稣教堂帮工的母亲,也帮母亲做些挑水洗菜的杂活。
  14岁那年,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朝廷废止科举制度,设置新式学堂。陶母工作的教堂也建了一所新式学堂——崇一学堂。校长唐进贤先生见陶行知勤奋好学,免费收他入学。
  15岁,陶行知正式进入崇一学堂。学堂里开设有英语、国文、数学、理化、医药常识等课程,他开始接受现代教育。
  从陶行知出生到进入崇一学堂,这15年里中国社会发生了许多大事: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1895年,中国战败,签订中日《马关条约》,日本占领台湾;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谭嗣同等六君子在北京菜市口就义;
  1900年,发生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入侵;
  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
  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两个觊觎中国土地的国家在中国的领土上打了起来。第二年沙皇俄国战败。
  为为挽救灭亡颓势,清王朝不得不实行有限的改革,废止科举就是其中之一。也因此让许多像陶行知一样的青少年受到了现代教育。
  陶行知出身于贫民家庭,生活艰苦,一直在贫民社会环境中成长,平日接触的大都是劳苦民众,亲民、爱民、为民、救民的思想自幼便萌生。
  进入城市后,又见到城市劳动大众也同样生活艰难,还更多地看到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苦难。看到民众的无知蒙昧,青年陶行知认识到:“我们生在此时有一定的历史使命,这使命就是运用我们全副精神来挽回国家厄运,井创造一个可以安居乐业的社会交与后代。”
  他说当时的中国“病症千千万万,医病之方术亦千千万万,必先选择个别之药以治疗个别之病’.”各人所处地位不同,爱国的方法也不能尽同”。他使选择了教育这个良方.他认为,人民多识字,多读书,“对于人类和国家应尽之责任.应享之权利.可以多明白些“,他还说:“如果我们家家读书,人人明理.外国也要恭敬我们了。”
  陶行知对平民教育的作用充满了信心,认为平民教育不但能唤醒人民、挽救国家,而且能改良社会,早在1920年,他就对朋友说自己的志愿是:“要通过四通八达的教育来创造一个四通八达的社会。”“深信教育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
  陶行知青少年时就立下了远大的理想。把教育作为自己一生的事业“中国四万万人之中的二万万人都是我们平民教育应当为他们负责的,这二万万人不会读书看报,就是我们有一份责任未尽”。
  ……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