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建军:十年夹缝筑“长城”<br> 作为一家十几年来坚持自主造车,第一家境外上市的民营汽车企业,对于长城来说,已经殊为不易。但魏建军还有更大的梦想:什么时候,世界各地的人们也能像我们喝着可口可乐、穿着意大利服装、喷着法国香水、开着宝马车那样,享受着中国制、造的“长城”汽车带给他们的快乐?什么时候,一提到中国汽车,人们就会想到河北保定的长城汽车?什么时候,“中国制造”也能在全球增值的大蛋糕上分得较大的那一份?<br> 如果不是因为上市,魏建军这个名字还不会出现在公众视线中。<br> 从2002年入世引发的火暴车市让内地一夜间成为全球最后的暴利市场。时至2003年岁末,重组并购、合纵连横的车业已不容许任何迟缓者有喘息的机会。以民营企业为背景的长城汽车,以在港上市的崭新姿态开始重新发力车业。在这个以融资为主要目标的上市背后,39岁一向低调的魏建军开始成为数万股民注目的焦点。<br> 偏门里干出大事业<br> 从1996年至今,魏建军已经换了4辆车:奔驰、凌志、丰田以及现在的宝马7系,“玩够了就卖掉”。对汽车如此狂热的魏建军学的并非汽车专业,最早从事的工作也并非汽车行业。<br> 1990年,保定市南大园乡的一家乡镇企业——长城汽车工业公司因经营不善亏损近200万元人民币,为救活这个濒临破产的企业,南大园乡决定将公司承包出去。年仅26岁、时任保定市一家水泵厂厂长的魏建军最终签下转让合同,在经过几次股权转让后,1997年,魏建军全权掌控长城汽车。<br> 长城到底应该如何发展,市场定位在哪里,成了摆在魏建军面前最大的难题。<br> 1995年,魏建军正好有机会去美国、泰国等地考察,也正是这次出行,让魏建军找到了长城的最终发展方向。<br> “我们发现当时生产皮卡车的厂家很多,但竞争对手基本是国有企业,开放度不高,机制僵化,营销理念落后。我们列出一些主要竞争对手的数字,分析的结果给了我很大信心。我觉得市场具有很大潜力,竞争对手较弱,这个车型我们又有现成的资源。”魏建军觉得,做皮卡对长城汽车来说能扬长避短。“实际上皮卡是一种非常适合中国国情的车”,魏建军这样认为。<br> 最终,魏建军把实用性皮卡DEER(迪尔)价格定位在6万至7万元人民币,比当时流行的10万元豪华皮卡要便宜,一下子就有了批量,成本也下来了。<br>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