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家庭会伤人:自我重生的新契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1436738
  • 作      者:
    约翰.布雷萧(John Bradshaw)著
  • 出 版 社 :
    四川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7
收藏
编辑推荐
  本书谈的是家庭——我们一生的起点和最深的梦乡。出人意料的是,本书既不温馨也不甜美,而是充满了真实的痛楚。作者道尽了家庭带给人们负面影响的可能性,详细叙述了人格在家庭系统中扭伤的心理历程,邀请读者用真实的勇气去阅读,以便发现自己身上可能携有的伤痕和偏差的来源,从而找回健康的自我。
展开
内容介绍
  家,可以是温馨的避风港,也可以是折磨人的伤心处!本书让你看清整个家庭背后的来龙去脉,同时学会如何走出家庭阴影,不再自伤、伤人。
  这本书谈的是家庭,我们一生的起点和最深的梦乡。出人意料的是,这本书既不温馨也不甜美,而是充满了痛楚。作者道尽了家庭带给人们负面影响的可能性,邀请读者用真实的勇气去阅读,以便发现自己身上可能携有的伤痕和偏差的来源,从而找回健康的自我。
展开
精彩书摘
    羞愧感与健康的羞愧 “羞愧感”不同于“健康的羞愧”。健康的羞愧是“我做错了”,而 羞愧感是“我是个有问题的人”;健康的羞愧是“我犯了一个错误”,而 羞愧感是“我本身就是一个错误”;健康的羞愧是“我的行为不太好”, 而羞愧感是“我不好”,两者大不相同。 在过去的150年中,我们教育子女的方式没有多大改变,反观社会上逐 渐上升的离婚率、青少年问题、药物滥用、近亲乱伦、饮食无度以及身体 虐待等,逐渐显示出问题的严重性。这些现象在告诉我们,旧有的养育方 式已经不适用了。遗弃导致羞愧 有的父母在教养孩子时,基本上是用各种遗弃的方法来控制他们,而 孩子从中学到羞愧。父母遗弃孩子有以下多种方式: 1.放弃抚育孩子。 2.以不妥当的情绪示范,教导孩子如何表达情感。 3.对于孩子的情绪表达不给予回馈。 4.不满足孩子发展中的依赖需求。 5.对孩子施以身体、情绪、精神以及性方面的虐待。 6.利用孩子满足父母自身的依赖需求。 7.利用孩子维持或挽救婚姻。 8.父母企图对外界隐瞒或否认他们见不得人的秘密,以至于孩子为了 维持家庭的稳定而奋力保密。 9.不陪伴、关心及指引孩子。 . 10.父母的品行不端,使孩子蒙羞。 儿童期的孩子对父母的关怀需求是永远不会满足的。没有任何一个5岁 的孩子,能够独立离家去自创前途。通常孩子到15岁以后,才会有离开家 庭及父母的欲望,在这之前,他们一直都需要父母的照顾。 然而,父母的遗弃扭转了大自然的秩序,孩子不但得不到关怀,而且 必须要去照顾父母。他们变得孤独和疏离,因为他们失去了每个孩子都该 享有的珍贵、独特的童年。父母的遗弃也因而造成孩子羞愧、自卑的内心 。假我出现 一旦内心有了羞愧的声音,面对自己便成为一种痛苦的经验。基于补 偿心理,人会创造出一个虚假的自我,以便让自己生存下去。 “假我”可以保护自己不去面对真实自我的痛苦及内心的寂寞。在伪 装多年之后,个人的真我将变得麻木,再也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假我所带来的危机远超乎人的想象,因为许多为人父母者也隐藏着充 满羞愧的内在,不敢面对真正的自我,而且他们也曾被自己的父母遗弃过 。成千上万的成人,说话及衣着看似成人,但事实上都只是个“大”孩子 。这些表面长大而内心不成熟的人管理着我们的学校、教堂,甚至政府, 而且他们一个个也都成了家。本书所要讨论的就是今日家庭的危机——这 些不成熟的人所教养的孩子,将来也会成为不成熟的成人。家庭规则 许多教养孩子的规则得到宗教及教育系统的肯定与支持,所以变得有 些神圣而不可侵犯,以至于质疑这些规则仿佛是一种冒犯。这也正是问题 严重的所在。 就像“国王的新衣”这个故事,人民被迫忽视国王没有穿衣服的事实 。今天的家庭问题也有如火灾般严重,但没有人被允许去正视它。大家一 同否认问题,以便遵守我们传统文化中特有的“不多话”这个老规矩。这 个规矩深植于教养子女的法则中,例如,孩子有耳无嘴,孩子要毫无异议 地听话,发出异议就是不乖。这些孩子长大之后仍遵守着上述规则,继续 把这些规则传给第二代、第三代甚至第四代。 最糟的是这些“神圣”规则中,有一条是“不可对规则质疑”,甚至 不能讨论,因为讨论也是对父母不敬。 现在我们没有选择的余地,必须打破禁忌,运用家庭系统的新知识, 重新评估我们的家庭规则,否则危机难以解除。我们必须转换那些家庭规 则,以解决我们的强迫行为。因为现代人众多强迫性上瘾的生活方式,正 是源于羞愧感以及之后伴随而至的孤单和心理麻木。当我们羞愧时,有如 灵魂之杯破了个洞——儿时,欲望未能得到满足的我们,仿佛一个无法装 满的灵魂之杯,这种缺憾无法补偿,因为我们永远无法让童年重新来过, 不管如何努力地想将子女、情人和配偶变成我们的父母,都没有用。无论 多少次,我们努力想装满灵魂之杯,而那个破洞依然存在。 人在羞愧之后产生无法自主的强迫行为,像是时代的黑死病,让我们 不由自主地想要更多的钱、性、食物、毒品、财产、享乐和兴奋,如同永 无休止的怀孕,永远到不了产期。这些永无休止又永不厌倦的做法,会令 自己和他人都受不了。 我们的问题出现在每天的生活里,包括吃什么、喝什么、如何工作、 睡觉、拥有亲密关系、享受性快感、玩……这些事情经常让许多人忙到无 暇感觉自己的伤心和忧愁。然而,我们心灵上的破洞和强迫行为指出:一 个失落的城市——心灵深处——在那儿,有一个孩子在废墟之中。P4-7
展开
目录
译序
楔子悲剧中的悲剧
第一章 绪论
——危机潜藏的家庭
羞愧感:灵魂之病
羞愧感与健康的羞愧
遗弃导致羞愧
假我出现——
家庭规则
强迫性/上瘾行为
害人的毒性教条
孩子的信念
假我的发展
由社会学看毒性教育
难以察觉的“乖顺”
本章摘要
第二章 家庭是一个系统
生命的形成
家庭系统理论
整体论
家人关系
新的信念
家庭规则
满足家庭的需求
不同排行的孩子的特征
家庭催眠状态.
家庭催眠状态之循环作用
第三章 健全家庭之素描
何谓成熟
情绪——行动之下的能量
何谓功能良好的婚姻
谁是健康尽责的父母
五种自由
有效的沟通
功能良好的家庭规则
公平的争吵
良好及有效的家规
家庭责任
第四章 不健全家庭之素描
五代家庭图探讨
一个简单的算术
在权力斗争中力求完整
不准自我陶醉
丧失自由
意志残障
家庭角色
文化及次文化的界限
第五章 上瘾的父母
——家庭中的强迫行为
遗弃

强迫性家庭概说
强迫性/上瘾行为
情绪上瘾
思想偏差
酒瘾(参见图5一1)
饮食失调(参见图5—2)
宗教狂(参见图5—3)
工作狂(参见图5—4)
第六章 家庭的黑暗死角
——性暴力与肢体暴力
解离经验
性侵犯者
乱伦的家庭系统
来自暴力家庭的孩子
受虐者与暴力行为难以割舍
习得的无助感
虐待家庭为封闭系统
第七章 我是坏孩子。
——家庭中的情绪虐待
愤怒、性以及情绪能量
循序渐进地发展
第八章 共依存
——真正的家庭病根
求生存的行为
社会共识中的相互依存观点
第九章 康复第一阶段:重振意志
——寻找一个温馨的家
让残障的意志康复
自我的形式
我的投降和康复
我的新家庭
寻回自己
复原的初期
十二步骤复原计划
第十章 康复第二阶段:寻回自我
——一粉碎原始的咒语
解除咒语
把羞愧具体化
对于治疗的需求
经验的修正
离家
治疗成果的维护
第十一章 康复第三阶段:返璞归真
——走入真我
内在旅程
放松对自己的控制
未完成的自我需求
信念的力量
内在的生命
我的故事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