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也是为了防守,从府署后十三门起经龙埂上北固的后峰,下山沿江至运河口,转南至西城外,筑一道新城。明清两代城池都未到江边,西城墙仅至今烈士路一线向西。明清镇江城因是因河沿山建城,整个城墙是不规则的。这在中国古代城池中是不多见的。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镇江被辟为通商口岸,租界的划定、外国航运业的进入、沿江栈桥码头的建造和沿岸洋行的设立,使镇江成为重要的商品转运口岸。及至近代民族工业兴起,城西马路的兴筑、沪宁铁路的通车,镇江城外,即现在的城西地区很快兴旺繁荣起来。镇江城的中心跨过城墙的范围由东向西转移。
随着长江的淤塞、码头的搬迁、公路运输的发达、沪宁铁路线与车站南移,一度繁华的镇江城西地区在20世纪末又衰败下来,城市中心开始向东、向南转移。而且从20世纪50年代起,大运河入江口东移谏壁,镇江城的变迁也不再局限在老港区沿江十里江岸线上,开始向东发展,造电厂、修船闸、建大港,实现大幅度的城市东移。后来,在东移的同时,又在城西建汽渡码头、龙门港、船厂、高资港和润扬长江公路大桥,进行西扩。进入新世纪后,城南南徐路的修筑,更将形似弓状的镇江城的一道外弦拉长,城市开始南扩。镇江城进一步做大、做强!
回溯镇江的历史,人们可能得出这么一个结论:镇江是一个沿江依河不断西移东迁,在反复的变化摆动中发展扩大的城市。这个一直紧紧依偎着长江、大运河发育长大起来的城市,必将在新的沿江开发战略实施中激发新的活力,铸塑新的形象,成为江苏沿江城市中一颗璀灿明珠!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