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廓初现:疆域拓展与西北著作出现<br> 清初文人学者的笔下,常常写到西北,他们喜欢讨论“控制西北”、“西北水利”之类的话题,他们中间也有人“出入西北塞外”、“至以宁夏为家”,或是“遍历河西地”。可他们所说所游的西北或近在关中秦地,或远至宁夏河西,并不出玉门关外。后人所说的北逾大漠、西出阳交的西北地区,尚在清初人们所说的西北之外。对西北之外的地区,清初士人知之甚少。<br> 清人对于漠北塞外之地的最初认识是在历史事件与现实遭遇中建立起来的。历史上惊心动魄的土木堡之变,让汉族士人在此后二百余年间一直惊悸于蒙古人的军事力量;现实地经历了明清易代之殇后,清初士人不只看到满人的兵威,还不得不面对着北方少数民族内徙的事实。可他们舆地研究的视野仍集中在内地十八行省,对于塞北漠南、流沙瀚海的确切地理位他们并不清楚。<br> 康熙二十七年(1688)前后,就在这些士人极为陌生的边疆地带,出现了一系列的摩擦、冲突甚至战争,威胁来自准噶尔的崛起与俄罗斯的东侵。此时,舆地学家刘献廷意识到“今日之要务,孰有更过于此者”,从边事处理的重要性中,他洞悉出舆地之学转向边疆研究的新方向。<br>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