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历代民族史.秦汉民族史.The ethnic history of Qin and Han Dynasty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2304246
  • 作      者:
    田继周著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7
收藏
内容介绍
    中华民族是中国各民族的总称。中国历史是中国各民族的历史。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历史考古研究系列·中国历代民族史:先秦民族史》以考古发现、文献记载、神话传说等材料为依据,通过对“五帝三皇”时期直到秦朝统一中国以前中华文明的演进历程的追寻,揭示了中国大地上不同区域文化类型的人们共同体相互交融分合、兼并发展,直至形成中华民族的主体——华夏族的历程,同时阐述了先后登上历史舞台的东方九夷、南方苗蛮、西方氐羌、北方戎狄等少数民族群体通过经济往来、文化交流、战争兼并等方式,与华夏族关系日益密切的情况,反映了各民族群体由分散逐步趋向统一的发展过程,全面、深入、准确地论述了先秦时期我国多民族发展的历史,突出了各民族共同创造祖国光辉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事实。
展开
精彩书摘
    我国猿人、古人、新人化石以及他们活动遗址的大量和广泛的存在,充分说明了我国领域内是早期人类活动的重要地区,也经历了从猿人、古人进化为新人的过程。这就否定了个别人类学家的所谓蒙古种人(即黄种人)是在亚洲中部干燥草原的沙漠地带形成,然后在旧石器时代末期才向外分布的观点。那种认为现代人(智人)只是在地中海东部沿岸包括东南欧、东北非和西南亚在内的地区形成、然后再分布到欧亚非大陆其他地区的观点,就更为陈腐荒谬和站不住脚了。
    过去,还有一种比较流行的看法,认为我国腹部的人类是自北迁来的蒙古种人和由南迁来的马来种人的混合。这种看法的主要根据是北京猿人和爪哇猿人的发现,并认为北京猿人和爪哇猿人是当时这带地区人类的两个发源地,前者发展为蒙古种人,后者发展为马来种人,二者又向南和向北迁徙,便形成了我国和整个东亚及东南亚地区的居民。这种观点,新中国成立前比较流行,新中国成立后仍有相当的影响,而具有代表性的著作大概就是吕振羽的《中国民族简史》了。该书写道:“在东方,今日已确知马来与华北蒙古,同是人类起源的‘圣地’。周口店猿人遗骸、河套猿人遗骸都是蒙古人种的祖先。爪哇猿人遗骸是马来人种的祖先。”并认为:“今日中国人种第一个主要成分就是蒙古人种”,把汉族、羌族、藏族以及蒙古语族、满通古斯语族都包括在蒙古人种的成分之内:“中国人种的第二个主要来源是马来人种”,把苗瑶语族和壮侗语族说成是源于马来人种。这种观点,虽然有它产生的历史条件,也对研究我国民族来源问题起过某些推动作用,但随着人类学的进一步发展和我国大量人类化石的发现,却越来越不能使人满意了。
    首先,北京猿人和爪哇猿人各自活动的地区有人类存在,却不能认为这是两个人类起源的“圣地”,也不能认为他们活动以外的地区和这两个地区的广大中间地带是无人活动的“空地”。因为人类化石的发现和其他考古发掘一样,已经发现的并不等于是唯一的,没有发现的也不等于是不存在的。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石器时代我国境内的人类活动和
各种考古文化的分布
第一节 旧石器时代我国境内的人类活动
第二节 我国新石器时代的文化与居民
一 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的文化
二 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文化
三 我国北部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文化
四 我国新石器时代的民族

第二章 我国传说时代的社会制度和民族关系
第一节 关于我国的古代传说
第二节 原始时代传说所反映的社会状况
一 三皇时期的社会状况
二 五帝时期的社会状况
第三节 传说时代的民族和民族关系
一 传说人物的族属问题
二 各民族集团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 夏朝的建立发展及其社会制度与民族
第一节 夏族的起源和建国
一 夏的起源
二 夏族的建国和发展
三 少康中兴和桀之亡国
四 夏国的辖区
第二节 对夏朝社会几个问题的探讨
一 社会生产和土地制度
二 政治制度
三 婚丧和宗教信仰
四 夏是否存在文字
第三节 夏时的民族和民族关系
一 夏民族的形成
二 夏朝的民族关系

第四章 商朝的社会与民族
第一节 商人及其建国
一 商人的起源
二 商朝的建立和发展
第二节 商朝社会的几个方面
一 生产和交换
二 政治和社会组织
三 居住和服饰
四 婚姻丧葬
五 甲骨文
六 宗教信仰
第三节 商代的民族和民族关系
一 夏族或华夏族的发展
二 商代其他民族及其与商朝的关系

第五章 周代民族及其族际关系
第一节 周人的起源和发展
……

再版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