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晚清国家与社会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2307438
  • 作      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政治史研究室,苏州大学社会学院编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7
收藏
作者简介
    中国近代政治史研究室正式组建于1978年,其前身为著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刘大年所主持的“中国近代史组”,主要任务是研究晚清和民国初年(1840~1919)的中国社会与中国政治。1999年,因学科调整,原中国通史研究室并入,本研究室的研究范围亦相应有所扩大,即包含了整个明清史(主要是清史)在内,但重点仍在晚清和民初。2002年,本室确立以晚清史为主要研究方向,并拟易名为晚清史研究室。
    本研究室干相关研究领域在国内长期处于领先水平,在海外也有一定的影响。在刘大年、罗尔纲、张海鹏等知名学者的带领下,每年均有一批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研究论著问世,研究领域主要有中国近代政治史理论与方法、太平天国、清末新政、边疆治理、人口与社会结构、晚清著名政治人物与政治集团、满族史及满汉关系等,已经发表了一批影响深远的研究成果,久为国内外同行所注日。本研究室有研究人员12人,其中研究员7人(博士生导师3人),副研究员3人,助理研究员1人,研究实习员1人,学术梯次合理。现任主任为姜涛研究员。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是该校最早建立的院系之一,它的前身可以追到东吴大学历史学系和社会学系。学院办学层次齐全,现有历史学、社会学等7个本科专业,中国占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专门史等1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和历史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中国近现代史博士点。其中中国近现代史为江苏省重点学科,历史学为江苏省品牌专业。学院下设历史学系、社会学系等5个系,吴文化国际研究中心、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历史研究所等9个校级院级科研机构。学院具有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共有在职教师83人,其中教授21人,副教授17人,博士24人,硕士36人。长期以来,学院立足苏南,面向全国,在学科建设、教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服务地方等方面均取得长足发展,形成了江南社会经济史、吴文化研究、红十字运动史等特色研究领域。现任院长为王卫平教授。
展开
内容介绍
    1840~1911年的晚清史,是中国历史上千古未见之大变局时代。它既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王朝走向崩溃的时代,也是中国开始从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的时代。本书是2006年8月25~27日在苏州召开的首届“晚清国家与社会”国际学术讨论会的论文集,书中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层面,具体揭示了在晚清71年里中国国家和社会所发生的剧变及其动因,对于我们更好认识晚清中国历史发展脉络及其复杂性,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
展开
目录
前言
晚清社会
太平天国战争与晚清人口
关于上海外滩公园的历史记忆
晚清政府对民间秘密宗教的治理——以末后一着教案为例
太平天国时期国家、地方与会党的关系——以天地会起义为例
太平天国时期中国人口损失问题
太平天国奠都之初的妇女问题
李提摩太在“丁戊奇荒”时期的赈灾活动及其影响散论
地方社会与国家的跨地方互补——光绪十三年黄河郑州决口与晚清义赈的新发展
殖民主义影响下的上海公墓变迁
晚清大众传媒的社会导向——以《点石斋画报》中“祥异事件”为对象的分析
国家与地方关系中的士绅家族:以晚清江南减赋为中心
清同光年间江宁府城隍庙告示碑考释——兼论城隍庙的教化功能
官、民、洋三元互动格局中的商会与中美工约
交涉及抵制美货运动
清末新式学务团体和教育界的形成:以江苏省为中心
晚清政局
再谈洪秀全与太平天国的评价问题——为金田起义155周年而作
盖棺论定论难定:张之洞之死的舆论反应
时人日记中的光绪皇帝、慈禧太后之死
从三份历史文件看庚子之战的性质与起因
晚清满汉官僚与满汉民族意识简论
立宪派、地方督抚与清廷之间的互动关系——围绕国会请愿与责任内阁制问题的探讨
立宪运动及立宪派与民初议会制的建立
北洋集团对清室军权的侵夺及对清末政局的影响
刘丽川上太平天国天王奏折考
吴棠在清淮
美国政府对辛亥革命态度的再考察
晚清制度
历代“政府”考
清代中缅宗藩关系论纲
清末督抚衙门的改幕为职
晚清预备立宪与司法“独立”
试论晚清漕运官制变革
“常”与“变”:光绪前期清理州县积亏及制度因革
晚清外国传教士的中国法律观
乔治·托马斯·斯当东眼中的《大清律例》
晚清经济
洋务运动时期中外贸易状况变化的几个问题
盛宣怀与轮船招商局的改制
张之洞与沪宁铁路
对抗与妥协间的游移——探析晚清铁路商办历程中的官商关系
甲午战争之前官方对待民办实业态度的再认识
晚清同光年间松江的土地买卖交易形式变化——上海市档案馆藏松江土地买卖契约文书研究之一
晚清思想文化
南洋归来知识分子与晚清国家和社会——以辜鸿铭、李登辉和伍连德为例
嘉道经世思潮与晚清社会的近代转型
道光朝经世实学的复兴与黄河文化的流变
近代中国启蒙者的悲剧——以湖南时务学堂为中心的探讨
晚清史学的发展与变革
论张穆《蒙古游牧记》的史学价值
有限自由  服从法律——清末两位有识之士对自由与法律的关系之认识
王韬、容闳的个人经历与近代西学东渐中知识分子的境遇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