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运”辨义
[提要]漕运是我国古代社会一个独特的经济现象,与历代王朝(尤其是统一王朝)相始终,是朝廷的重要经济支柱,古代朝野人士曾有过大量的记载和论述。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对中国历史上的漕运似无一个清晰的认识,或曰对漕运涵义的理解过于简单,故此,漕运研究受到了较大的局限,深度和广度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拓展,这也是漕运研究没有受到重视和难以受到重视的重要原因。基于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中国历史上的漕运涵义进行基本的阐释和辨析。漕运应该具有三个层面的含义。
(一)“漕运”的字词本意
许慎的《说文解字》诠释:“漕,水转谷也。一日:人之所乘及船也。”司马贞的《史记索隐》则日:“车运日转,水运日漕。”由此可见,“漕运”的本意是指水运,尤指水运谷物。从这个意义上说,自从人类社会出现了水上运粮的活动,便有了漕运。著名历史文献学家张舜徽先生在《说文解字约注》“漕”字中按:“《汉书·赵光国传》:‘臣前部士人山伐材木,大小六万枚,皆在水次,冰解漕下。’颜注云:‘漕下,出水运木而下也。’是漕之为用,不专于转谷矣。《玉篇》云:‘漕,水转运也。’于义较妥。”确实,漕运“不专于转谷”,历朝历代无不如此。但是,“漕运”的主要含义是指“水转谷”,这是十分明确的事实。
(二)漕运的原始意义
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中国历史上的漕运活动有其特殊的含义,即指古代各王朝通过水道将各地的粮食等物运至京城(或其他地点),以满足官俸、军饷和宫廷的消费。所谓漕运的原始意义,实指统治者设置漕运的初衷。这里有几点需要明确:第一,漕运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水转谷”或“水转运”,而是特指朝廷的水上转运,即“官家水道之运输”;第二,漕运是朝廷通过行政手段自上而下的粮物征调,而非各地自下而上的粮物朝贡,这与先秦时期有着明显的区别;第三,漕运是统一王朝的粮物运输,只有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方可确保这种大规模的、有组织的常年物质运输,也只有庞大的中央集权政权才需要这种大量的、源源不断的粮食供应。
历代漕运都是以京城为中心,都是为了满足京城的需要,保证京城用粮的相对稳定。故而,古人将漕粮视为“天庾正供”,一致认为国家不可一日无漕。应该指出的是,隋唐以前北方的农业生产尚属发达,所产粮食足可维持京城的粮食供应,故而早期统一王朝多就近取粮,而少有隋唐以后那种大规模的“南粮北运”活动。另一方面,隋唐以前军事行动较多,对于粮食的需求甚大,所以早期漕运的军事性质较浓,但这仅是统治者利用漕运加强集权的一种手段,漕运始终是为中央政权服务的。
今人研究漕运多持此义,在概念和研究范围上鲜有突破。
(三)漕运的社会意义
对于中国历史上的漕运,仅有上面的认识是远远不够的。漕运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粮食运输活动,年复一年地向京城输送官粮等物质。正因为如此,人们历来多注重漕运本身的诸多问题,而忽视了与漕运相关联的其他问题和现象。事实上,漕运自产生之日起,便是一项社会性很强的经济活动,触及到社会的许多领域,诸如国家的政局的稳定、战争的成败、农业经济的发展、商业经济的繁荣、交通运输的畅达、区域社会的开发、社会生活的安定等等。尤其是唐宋以后,漕运发挥着越来越广泛的社会功能,粮食的运输仅只是漕运的一种形式,漕运实则已经转变为统治者手中的调节器,对社会进行广泛的调控,对于许多不安定的社会因素和失衡的社会现象,统治者都借助和倚重漕运(或漕粮)来达到平息和制衡的目的。此外,漕运还起着一些不属于王朝中央调控范围、客观上却十分积极的社会作用,诸如促进商品的流通、刺激商业城市的繁荣、促动商业性农业的发展,加强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等。这些都是我们在研究漕运、探讨中国古代经济以及其他一些课题时尤应多加注重的问题。
综上所述,漕运的涵义指述应该是:漕运是历代王朝通过水道转运官粮等物质的一种形式;漕运主要运往京师,以满足京城宫廷、官兵及百姓的用粮需求;漕运与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具有广泛的社会功能。
漕运的历史演进与阶段特征
[提要]漕运的发展轨迹与整个古代社会经济动向密切相联。秦汉时期,由于政治、经济制度处于起步阶段,漕运体现出无常制、无常时、无常额的特征,漕粮多为军事费用,漕运方向由东至西。唐宋时期是漕运的大发展时期,由于运河的开通以及经济重心的南移,漕运方向由东西向转为东南西北向,漕运渐趋稳定,有相应的成法、固定的职官和额定的年漕量,漕运成为一个较完整的经济体系。元代由于种种原因,主要采用海运的形式运输漕粮,所以这是一个漕运发展中的特殊时期。明清两代是漕运制度的完善时期,由于历代的积累和统治者的重视,此期漕运的组织、机构、政策都十分严密和健全;明清漕运涉及的范围很广,由于社会经济的变化,漕运不断发挥诸多的社会功能;此时,漕运重心已完全落在南方,漕运方向转变为南北向。
漕运始于秦汉。《古今图书集成》按:“前此未有漕运之名也,飞挽始于秦。”秦汉时期,是我国古代统一王朝的初期,各项政治、经济制度和措施都还处于起步和摸索的阶段,因此,漕运也只具雏形,无定制,缺乏统一的组织和计划,没有从其他部门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经济系统。
有关漕运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代的一些著作。秦时,“使天下蜚刍挽粟,起于黄(今为山东黄县)、■(今为山东文登县)、琅■(今山东胶州一带)负海之郡,转输北河,率三十钟而致一石”。其转运的粮食主要用于攻胡掠地。同时,秦南攻越地,在南方开凿运粮渠道,深人越地。汉代,漕运用于战争也颇为频繁。高祖二年,楚、汉两军会战荥阳,萧何转漕饷军,保证了汉军的胜利。武帝时,通西南夷,攻朝鲜,击匈奴,皆“劳中国人,漕中国粟”,“转漕甚远,自山东咸被其劳”。宣帝元康年间,为了远击乌孙,通渠转谷。……从这些文献记载中,我们不难看出,最初的漕运与军事行动紧密相关,而且属于临时性需求,无定时,无定量。其主要原因是:当时京师所在的关中地区尚属富裕之区,对于“凡事草创”、官僚机构还不十分繁冗的秦汉政府来说,其地所产的粮食尚能满足朝廷的需求;而秦汉两代的军事活动极为频繁,需要大量的粮食作为后盾,因此,朝廷把漕粮大量用于军事,这是很自然的事。相对来说,漕粮运于京师,供帝王与百官之用则较少,汉初,运于“中都”之粮仅数十万石,“不啻足矣”。不过,随着经济的恢复、河渠的开凿及政府的重视,元狩四年,河漕达400万石;元封元年,致粟山东一度高至600余万石。这一方面说明汉代的漕运规模和发展程度,“一岁之中,太仓、甘呆仓满”,而“天下用饶”;另一方面表明当时漕运的不稳定性。
秦汉两朝均定鼎西北长安,当时,全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关中和山东最发达,漕粮多半取给于这两个地区,漕运则经由横贯中原的黄河和渭水。因而,漕运方向大致为东西向,即由东向西。这一时期,虽也屡凿河渠,但多利用自然水道,负担馈粮者颇多,加之造船技术低下,漕运经验不足,缺乏统一、严密的组织,因此,漕运费用、损耗极大。秦时,三十钟才得一石;汉时,至少也需十余钟乃至一石。
从以上分析,我们对秦汉漕运可以得出这样几点印象:(1)漕粮多为军事费用;(2)漕运随需而作,属临时性的粮食运输,无常制,无常时,无常额;(3)漕运方向为东西向。
这一时期,由于南方尚未开发,因此,这一地区的漕运活动并不突出。但是,汉代漕运的地域范围已及江南。元鼎二年,汉政府将水潦移址江南,“方下巴蜀之粟,致之江陵”。说明汉统治者已经注意并利用这一地区。《后汉书·张纯传》记载:东汉光武建武二年,朝廷委派大中大夫张纯领颖川突骑,安集于荆、徐、扬,“部督委输”。不过,秦汉统治者对这一地区还不是十分重视,事实上,秦汉两代无力也无需从这一地区转输大量粮食。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重心已出现南移的端倪。就漕运制度而言,这个时期发展甚微。但是,随着南方经济地位的提高,江南已引起了统治者的关注,并进而认识到这一地区的经济作用。西晋时,陈敏奏日:“南方米谷皆积数十年,时将欲腐败,而不漕运以济中州,非所以救患周急也。”因此,一些统治者比较注重沟通南北的水路交通,漕运南方粮食。魏正始二年,开广漕渠,“又通漕运,每东南有事,大军泛舟而下,达于江淮”。广漕渠的开发,沟通了北方与江淮地区的水路联系。江淮地区日受重视。北方政权在两湖一带漕粮的运输途径有二,一是通过江淮达汴(河)、黄(河),一是经由“沔、汉达江陵”,溯汉水,运抵北方。晋时,杜预开杨口,起夏水,达巴陵,千余里水道,“内泻长江之险,外通零、桂之漕”。
南方各政权则就地取材,对本地的漕运工作极为重视。南齐时,萧衍令郑绍叔督江湘粮运,以“汉口路通荆雍,控引秦梁,粮运资储听此气息”。说明江南地区的经济地位日益提高。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