阖闾城没有经过正式的考古发掘,它的详细情况还不是十分清楚。20世纪50年代曾经对其进行过考古调查,在城内采集到新石器时代的夹砂陶和红陶片,以及西周至春秋时代流行的几何形印纹陶片,纹样有云雷纹、曲折纹、回纹、方格纹、米筛纹、方格填线纹、菱形填线纹等。在阖阊城遗址及周围太湖水域曾经出土过铜剑、铜矛、铜镞、铜削、铁锛等春秋战国时代的遗物数十件。
阖闾城西城内东南部有一高台,相传为兵器库遗址。西城西部的高地相传为练兵场和点将台。城外东北有一座小山叫胥山,相传是伍子胥屯兵驻守的地方。距城不远有一座峄嶂山,传说是孙武练兵处,山上有方阵里、甲仗坞、校场嘴、扬旗、白旄等与军事有关的地名,相传都是从春秋时代延续下来的。阖闾城位于太湖边上,依山面湖,扼守着太湖边南北交通要道,形势十分险要。这里作为吴国的一处军事要塞,绝对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如果作为吴王阖闾的都城,它的地理位置就很不合适,周围没有发展的空间,面积也实在太小了。
自唐代陆广微的《吴地记》以来,历代方志都认为伍子胥“相土尝水,象天法地”建造的阖闾大城就是后来的苏州城,也就是现在的苏州老城区。宋代朱长文的《吴郡图经续记》甚至斩钉截铁地说:“及阖闾立,乃徙都,即今之州城是也。”“自吴亡(“亡”字有误,当改为“兴”字才对)至今仅(“仅”字改为“近”字似更合适)二千载,更历秦、汉、隋、唐之间,其城域、门名循而不变。”近现代的学者们对此似乎也都没有发生过怀疑,然而在1989年苏州市博物馆馆长钱公麟先生发表了一篇题为《春秋时代吴大城位置考》的论文,认为伍子胥修筑的阖闾大城应该位于木渎一带群山环抱之间的平原上,第二年他又发表了题为《论苏州城最早建于汉代》的论文,进一步论证了阖闾大城并不在今天苏州老城区的位置上,今天的苏州城最早是在汉代建造的。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两篇论文在学术界和社会上都引起了巨大的波澜,人们好奇地问:2500年来苏州城真的一直在现在的位置上没有挪过位吗?伍子胥建造的阖闾大城真的不在现在的苏州老城区而在木渎的灵岩山脚下吗?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