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五经”、诸子百家,经典的价值和魅力在流光岁影里永不褪色,先贤圣哲的智慧光芒照耀着我们的现代生活。为在古代经典与现代经验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我书局推出“中华经典藏书书系”。
《中华经典藏书》系定位为传统文化经典的普及本,遴选中华文化中的经典书目,加以注释、翻译,引领大家阅读古代文化经典。在编写中体现家庭藏书计划的理念,依据市场需求分批出版,所推书目遵循从“基础”到“拓展”的延伸,体现层级深入的理念,展现家庭藏书的层次。内容遵从经典,约请国内古代文史哲领域的专家把关,具有权威性;形式追求现代,采用双色印制;全面照应“经典藏书”理念。
祭公谏穆王征犬戎
本文记载了祭公劝谏周穆王不要伐犬戎的话。文中提出了“耀德不观兵”的思想,反对穷兵黩武。祭公认为,统治者应该体恤百姓的痛苦而为其除害,对远方之人,应以感召为主,“增修于德而无勤民于远”,这样就能做到“近无不听,远无不服”。后来孔子提出“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就是对这一思想的发展。周穆王不听劝告,最终导致了远人的叛离。
穆王将征犬戎①,祭公谋父谏日②:“不可。先王耀德不观兵③。夫兵戢而时动④,动则威⑤,观则玩⑥,玩则无震⑦。是故周文公之颂日⑧:‘载戢干戈⑨,载橐弓矢⑩。我求懿德11,肆于时夏12,允王保之13。’先王之于民也,懋正其德而厚其性14,阜其财求而利其器用15,明利害之乡16,以文修之17,使务利而避害,怀德而畏威,故能保世以滋大18。
注释:
①穆王:即周穆王,周康王之孙、昭王之子,姓姬名满。犬戎:西北游牧民族,又称西戎。
②祭(zhai)公谋父:祭国国君,谋父是其字。祭,西周王畿内的小国,是周公之后。祭公世世做周朝的卿士。
③耀德:宣明德化。观兵:显示武力。
④戢:聚。时动:按照时令而动,指春夏秋三季务农,冬季讲武。
⑤威:畏,使人畏惧。
⑥玩:黩,轻慢。
⑦震:震恐,畏惧。
⑧周文公之颂:指《诗经?周颂?时迈》。相传这是周公在武王伐纣后所作。周文公:即周公,姓姬名旦,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
⑨载:则,就。戢:收藏。
⑩囊(gao):盛弓矢的袋。这里是装进袋子的意思。
11懿德:美德。
12肆:陈设施行。时:是,此。夏:指中国。
13允:信,确实。
14懋:勉,努力。性:情性。
15阜:大,增加。器用:指武器和农具。
16乡:通“向”,方向。
17文:指礼法。
18保:守。滋:多。
译文:
周穆王将要征伐犬戎,祭公谋父劝谏他说:“不可以。先王宣明德化而不显示武力。武力聚藏起来,按照时令而动,动就使人畏惧,显示武力别人就会轻慢,轻慢就不会畏惧。因此周公的《颂》诗说:‘就把干戈藏起来,就把弓箭装起来,我追求美德,施行于中国,王确实能保有它。’先王对于百姓,努力使他们德行纯正,情性笃厚,增加他们的财用而改善他们的器具,明确利害的方向,用礼法来修饰,使他们从事有利的事情而避免祸患,心怀感激而畏惧威严,因此就能保有国家而越来越壮大。
“昔我先王世后稷①,以服事虞、夏②。及夏之衰也,弃稷不务③,我先王不窑用失其官④,而自窜于戎、狄之间⑤,不敢怠业,时序其德,纂修其绪⑥,修其训典⑦,朝夕恪勤⑧,守以敦笃,奉以忠信,奕世载德⑨,不忝前人⑩。至于文王、武王,昭前之光明而加之以慈和,事神保民11,莫弗欣喜。商王帝辛12,大恶于民⑩。庶民不忍,欣戴武王14,以致戎于商牧15。是先王非务武也,勤恤民隐而除其害也16。
注释:
①后稷:农官。
②虞:指虞舜。夏:指夏启。周人的祖先弃在舜时为后稷,不窗在夏启时为后稷。
③弃稷不务:指夏启之子太康废除后稷之官,不复务农。
④用:因。
⑤自窜于戎、狄之间:指不窗失去后稷之官,迁至西北,与戎狄邻近。
⑥纂:继承。绪:事业。
⑦训:训教。典:法典。
⑧恪勤:恭敬勤勉。
⑨奕世:累世,一代接一代。载德:成德。
⑩忝:辱。
11保民:养民。
12商王帝辛:即商纣王,名帝辛。
13恶于民:被民所厌恶。
14戴:拥戴。
15致戎:兴兵。商牧:商朝的城郊牧野。
16恤:体恤。隐:痛苦。
译文:
“当初我们的先王世世做农官,为虞舜和夏朝效劳。等到夏朝衰败的时候,废弃农官,不再劝民务农,我们的先王不窑因而失去官职,自己迁徙到戎狄中去,不敢荒怠旧业,时时称述祖德,继承修习其业,奉行其教训和法度,早晚恭敬勤勉,敦厚诚笃地去遵守,忠实诚信地去奉行,一代接一代地培养德行,不辱没前人。到了文王、武王,发扬前代的光明而更加慈爱温和,敬神爱民,百姓无不欣喜。商纣王帝辛,被百姓深恶痛绝,百姓不能忍受,高兴地拥戴武王,兴兵于商郊牧野。这是先王不从事于武力,而是勤勤恳恳地体恤百姓的痛苦而为之除害。
“夫先王之制,邦内甸服①,邦外侯服②,侯、卫宾服④,蛮、夷要服④,戎、狄荒服⑤。甸服者祭⑥,侯服者祀⑦,宾服者享⑧,要服者贡⑨,荒服者王⑩。日祭、月祀、时享、岁贡、终王11,先王之训也。有不祭则修意12,有不祀则修言13,有不享则修文14,有不贡则修名15,有不王则修德,序成而有不至则修刑16。于是乎有刑不祭,伐不祀,征不享,让不贡17,告不王18。于是乎有刑罚之辟19,有攻伐之兵,有征讨之备20,有威让之令,有文告之辞。布令陈辞而又不至,则增修于德而无勤民于远21,是以近无不听,远无不服。
注释:
①邦内:指王畿之内千里之地。甸服:周代制度,将王畿外围按远近每五百里划分成一个区域,称为甸服、侯服、绥服、要服、荒服等,各书记载略有差异。这里的甸服指王畿之内。《礼记?王制》:“千里之内曰甸。”服,指服事天子。
②侯服:指王畿之外五百里范围。
③侯、卫:指《周书?康诰》所说的侯、甸、男、采、卫五服之内的诸侯。宾服:诸侯常以宾客身份向周天子纳贡,故称宾服。
④蛮夷:指侯卫以外的区域,离王城三千五百里至四千五百 里。要(vao)服:指蛮夷与周朝要约盟好,服从周
朝。
⑤戎、狄:离王城四千五百里以外的地区。荒服:指极其荒远之地。荒,远。
⑥祭:向天子纳贡,供给日常祭祀之需。
⑦祀:向天子纳贡,供给每月祭祀之需。
⑧享:向天子纳贡,供给四季祭祀之需。这里指祭祀时的献礼。
⑨贡:供给天子岁贡,要服者每六年朝见一次天子。
⑩王:远方蕃国尊奉周天子为王,执其礼来朝见。
11终王:指一个蕃国之君对每位天子只来朝见一次。终,指终其世,周朝嗣王或蕃国之君即位才来相见,故称终。
12意:志意。指畿内有不供日祭的人,则天子修其志意以自责,使其感化。
13言:指号令。
14文:指训典礼法。
15名:指尊卑职贡等名号。
16序成:指上述五种情况依次完成。修刑:使用刑罚。
17让:谴责。
18告:用辞令告晓。
19辟:刑辟。
20备:武备。
21勤民:劳民。
译文:
“先王的制度:王畿之内称作甸服,王畿之外称作侯服,侯、甸、男、采、卫五服之内的诸侯称作宾服,蛮、夷称作要服,戎、狄称作荒服。甸服内的诸侯向天子供给日祭之需,侯服内的诸侯向天子供给月祀之需,宾服内的诸侯向天子供给时享之需,要服的蛮夷向天子供给岁贡,荒服的戎狄尊奉天子为王,携带礼物来朝见。诸侯有的供给日常祭祀,有的供给每月、每季的祭祀,蛮夷每年来纳贡,戎狄终世来朝见,这是先王的训典。有不来供日祭的,天子就修其志意以自责,有不来供月祀的,天子就修其号令,有不来供时享的,天子就修其典法,有不来供给岁贡的,天子就修其名号,有不尊奉天子为王的,天子就修其文德。五种事情依次完成还有不来的,就动用刑戮。于是就有诛罚不供日祭的,攻伐不供月祀的,征讨不供时享的,责让不来岁贡的,喻告不来朝见的。于是就有了刑辟诛罚,有了攻伐的军队,有了征讨的武备,有了威责的命令,有了文告的辞令。发布命令陈说辞令还不来,就进一步修德而不劳民去远方征伐,因此,近处的人没有不听命的,远方的人没有不服从的。
“今自大毕、伯士之终也①,犬戎氏以其职来王②。天子日:‘予必以不享征之③,且观之兵。’其无乃废先王之训而王几顿乎④!吾闻夫犬戎树悖⑤,帅旧德而守终纯固⑥,其有以御我矣⑦!”
王不听,遂征之,得四白狼,四白鹿以归。自是荒服者不至。
注释:
①大毕、伯士:犬戎的两个君长。终:去世。
②以其职来王:指犬戎的新君长携带珍宝来朝见周王。职,职分。带珍宝来朝见周天子是犬戎的职分。
③以不享征之:以宾服之礼来责备犬戎未能助天子祭祀之需,兴兵征伐。
④几:危。顿:困败。
⑤树惇:树立淳朴之性。
⑥帅:遵循。守终纯固:生性专一,终身不变。
⑦御:抗拒。
译文:
“如今自从大毕、伯士死后,犬戎的君长来尽职分朝见天子,天子说:‘我一定要因为犬戎不供时享而征伐,并且向他显示武力。,这难道不是废弃了先王的训典而使大王遭遇危败吗?我听说犬戎立性淳朴,遵循其先君的旧德,生性专一,终身不变,他们有办法抗拒我们了!”
穆王不听,于是就征伐犬戎,得到犬戎进献的四只白狼、四只白鹿回来。从此荒服的戎狄不来朝见天子了。
邵公谏厉王弭谤
周厉王时,发生了国人暴动,周厉王被国人流放。事件的起因是周厉王极其暴虐,使国人不堪忍受。本文记载了邵公对厉王的劝谏之辞,其中提出“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观点。邵公主张尊重舆论,让民众充分发表意见,反对厉王用杀人的办法来弭谤。他所列举的天子广开言路,通过不同渠道了解民情的做法,是原始社会中民主制度的遗存,也是西周初年出现的民本思想在国家政治中的体现。西周中期以后,统治者改变了这些做法,周朝就逐渐衰败了。
厉王虐①,国人谤王。邵公告日②:“民不堪命矣③!”王怒,得卫巫④,使监谤者⑤,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⑥。王喜,告邵公日:“吾能弭谤矣⑦,乃不敢言。”邵公日:“是障之也⑧。防民之口,甚于防川⑨。川壅而溃⑩,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11,为民者宣之使言12。故天子听政13,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14,瞽献曲15,史献书16,师箴17,瞍赋18,矇诵19。百工谏20,庶人传语21,近臣尽规22,亲戚补察23,瞽、史教诲24,耆、艾修之25,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26。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27;犹其原隰之有衍沃也28,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29,行善而备败30,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31。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32,胡可壅也33?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34?”王不听,于是国莫敢出言35,三年,乃流王于彘36。
注释:
①厉王:周厉王姬胡,周夷王之子。
②邵公:即邵穆公虎,是周朝的卿士。
③不堪命:不堪忍受厉王的政令。命,令。
④卫巫:卫地之巫。
⑤监:察。相传巫的神灵,能知道何人谤王。
⑥道路以目,在路上相遇,不敢说话,以目示意。
⑦弭:止。
⑧障:堵塞。
⑨防:河堤。这里作动词用,是堵塞的意思。
⑩雍:堵塞。溃:决口。
11为川者:治理河流的人。决:疏浚。导:畅通。
12宣:开导,使他们发表意见。
13听政:处理政事。
14列士:各等的士。周朝的士分为上士、中士、下士三等。献诗:指进献能反映民情的诗歌。下句的“献曲”意同。
15瞽(g):无目的盲人。这里指乐师。
16史:即外史,其职责是掌管历史文献。
17师:即小师,掌管音乐之宫。箴:讲述有规诫意义的言辞。
18瞍(sou):无眼珠的盲人。赋:不歌而诵。这里是指赋公卿列士所献之诗。
19礞:有眼珠的盲人。《周礼》:“矇主弦歌讽诵。”诵:即讽诵那些箴谏之语。
20百工:为天子服务的各种工匠。谏:指百工通过他们的工作巧妙地向天子进谏。
21庶人:平民。传语:传播有关时政得失的言论,使天子知道。
22近臣:天子身边的侍臣。尽规:尽其规谏之责。
23亲戚:指天子的同姓大臣。补察:弥补过失,监察时政。
24瞽、史教诲:瞽和史用他们掌握的天道方面的知识来教导天子。《国语?周语下》:单襄公日:“吾非瞽、史,焉知天道?”韦昭注:“瞽,乐太师,掌知音乐风气,执同律以听军声,而诏吉凶。史,太史,掌抱天时,与太师同车,皆知天道者。”
25耆、艾:天子的师傅及老臣。耆,六十岁的老人。艾,五十岁 的老人。修之:整理瞽史的教诲,上告天子。
26悖:逆,错乱。
27于是乎出:从这里生出来。是,此。
28原:广平的土地。隰(xi):低湿的土地。衍:低下而平的土地。沃:可以灌溉的土地。
29善败:毁誉。善,赞美。败,毁,批评。
30行善而备败:凡是百姓赞美的就实行,百姓批评的就防范。
31阜:增加。
32成而行之:考虑成熟就表达出来。行,指表达。
33胡:何,怎么。
34与:赞同。
35国:国人。公序本“国”字下有“人”字。
36流:流放。彘(zhi):晋地,在今山西霍县境内。
译文:
周厉王暴虐,国人毁谤厉王。邵公对厉王说:“百姓不堪忍受您的政令了!”厉王大怒,找来一个卫国的巫,让他监察毁谤的人,发现之后,报告厉王,厉王就把他杀了。国人于是不敢说话了,走在路上相遇,只能用眼睛示意。厉王大喜,告诉邵公说:“我能止谤,国人不敢讲话了。”邵公说:“这是堵塞百姓之口。堵塞百姓之口,比堵住河流的危害还大。河流壅堵而决口,伤人会更多,百姓也是如此。因此,治理河流的人疏浚它让它通畅,治理百姓的人开导他们让他们讲话。因此天子处理政事,让公卿和各种士献诗,瞽献乐曲,外史献典籍,小师进箴言,瞍赋诗,矇讽诵,百工各以其职事进谏,庶人传播各种议政之语,近臣尽规谏之责,父兄子弟补察缺失,瞽史用天道加以教诲,师傅、老臣加以整理而上达于王,然后王加以斟酌采纳,因此政事得以实行而不错乱。百姓有口,如同土地有山川,财用从那里生出来;如同平原低地上有良田沃土,衣食从那里生出来。嘴用来发表言论,毁誉就从中生出来,实行百姓所赞美的,防范百姓所批评的,这是增加财用、衣食的办法。百姓用心考虑问题用嘴表达出来,考虑成熟就自然表达出来,怎么能堵塞呢?如果堵他们的嘴,还有多少人能拥护您呢?”厉王不昕,于是国人没人敢说话了。过了三年,国人就把厉王流放到彘地去了。
芮良夫论荣夷公专利
本文记载了芮良夫对专利的批评。所谓专利,就是垄断利益。统治者专利,实际上就是与民争利,是把一切好处据为己有。这与爱民的主张是背道而驰的。因此,芮良夫提出,统治者应“导利而布之上下”,只有这样,才能得到臣民的拥护,反之,就会众叛亲离。周厉王不听,重用专利之人,自己最终被国人流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