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古以来,把历史的记述看得比祖宗家法还重,每朝没代都设史官 ,纵使在战乱之中也不废记史。即便是最残暴的皇帝,若还有点荣辱心,在无理的兵伐之后也还心存惧意,怕在历史上留下耻辱的一笔。正直的大臣进谏聪明又厉害的一招便是:您要主义后代史书的记载啊!历代史官简直在对帝王将相履行“旧闻”监督之职。因此中国的学问,向来有两类最为显著:一是文学,一是历史,并有文史不分家之说。文学的辉煌自不待言自先秦至明清,以至当代,江山代有人才出。历史被称为显学,却须稍有国学功底者才认识得到。传统古籍分为四部:经、史子、集,史部书占了相当重要的分量。煌煌二十五史,纪录了古今兴亡多少事。
这些都是官修正史。其实,不仅是政府朝廷重视修史,私人著史之风也是由来已久并代代相传。举个极端的例子明朝浙江海宁有个叫谈迁的秀才,不知为什么,29岁时迷上了编史,又穷得不行。看书基本靠讨,资料基本靠靠抄,历时27年,六易其稿,终成大作。不幸的实际,巨著脯成,尚未流传,竟被人偷去了。谈迁痛哭一场后,又埋头十年,再次成稿。这简直是有些令人悲伤的黑色幽默。国人有这种与生俱来的修史热情,难怪野史异乎寻常的发达。
其实应该说史在民间。不论杂繁华的都市,还是在偏僻的乡村,历史都在活生生地流淌着。都市的勾栏酒肆乡村的茶棚谷场,或听客满座,或三五成群,在那里津津有味地讲史听史。宋时期兴起的说唱文学直到上个世纪末还在绵绵不绝。民间说书艺人靠着一面鼓和一副快板走村串户。网络兴起之后,历史知识的流传变得方便快捷了,不在靠原来的口耳相传。因为发表渠道的畅通,民间的写手格外多起来。
天涯社区“煮酒论史”自2003年6月12日开版,仅仅三年时间便已成长为网络上人气一流的历史论坛。它荟萃了各路英杰,大有气吞万里如虎之势。像其他一些成熟的论坛一样,它也到了水到渠成结集出版的时候了,主编从论坛历年网友原创精品帖子中精心挑选近60篇汇集成册,按文章内容分为四类。她们虽不是大学教授的高头讲章,却也是玲珑剔透的历史小品,内容充实,粲然可观。
草根读史也有非同一般的趣味。首先是立意的高下。任何事一旦成为专业常常不可救药地变得面目可憎起来,而作为业余活动便别有一番乐趣。比如我们日常打乒乓觉得好玩,但一旦进行专业训练,天天不打不行,立马就会生厌。网络文章的协作一般不以治史为专业,不发表为目的,自然少了功利色彩,而纯粹来自于作者日常读史的所四所得所感。其次是写法的自由灵活。行文活泼跳跃,既不像学校历史教材那样的枯燥乏味,也不像学术论文那样晦涩难懂。文中常有些时髦的网络语言;如称“我”为“偶”呼美女为 MM等,使原本森然可畏的历史变得亲切可感了。
民间写手的文章在专业性上自然要受到怀疑。但是,细读之下可发现很多文章竟是相当的扎实。许多作者都下了真功夫翻检史书,这些可都不是业余的做法了,令人钦佩。
人人皆可读史,这也是一本人人可读的历史书。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