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丘林(1777—1853),1808年1月作为第九届俄罗斯驻华宗教使团团长抵达中国,前后居住北京十三年半之久。在京期间比丘林努力学习汉、满语,努力搜集中国文化典籍,并加以翻译。回国后他撰写了近百种有关中国古代历史、当代社会(清代)、中国边疆史地的文章和著作,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俄罗斯汉学从萌芽状态走向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并使之从简单翻译中国典籍转向对中国的全面研究,他本人也因其杰出贡献而享有“俄罗斯第一位大汉学家”、“俄罗斯汉学的奠基人”等美誉。他对中国所有问题的研究都是建立在严格分析、利用他所笃信的中文典籍的基础之上,也因此,他的丰富著述使俄罗斯汉学摆脱了从前翻译和出版欧洲传教士的汉学作品、附和欧洲声音的状况,从而也促进了俄罗斯汉学的民族化,使它在19世纪中期达到了世界汉学的高度。《尼·雅·比丘林及其汉学研究》便是有关其生平、学术以及对汉学研究的情况的介绍书籍。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