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故事——《匈奴列传》
自三代以来,匈奴常为中国患害;欲知强弱之时,设备征讨,作《匈奴列传》第五十。(《史记·太史公自序》)
人类历史总的说是从野蛮走向文明,但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文明不一定战胜野蛮。匈奴给中国人上了印象深刻的一课,后来的蒙古灭宋、大清灭明,再次证明了这一点。打仗靠智慧,更靠拳头。武器先进与否,士气旺盛与否,直接影响着战争的最终结果。
匈奴当时在政治上,看不出腐败;在战争“装备”上,是当时最先进的,匈奴是骑兵,中原多为步兵,且匈奴的战马品种要好于中原,匈奴送给汉朝的礼物多是马匹,文帝时期有一次匈奴给汉朝的礼物是骆驼一匹,战马二匹,驾车之马八匹,汉朝回敬的礼物是皇帝穿戴的绣袷绮衣、绣袷长襦、锦袷袍各一件,比余(金制的似梳的发饰)一个,黄金装饰的衣带一件,黄金带钩一件,绣花绸十匹,锦缎三十匹,赤绨和绿缯各四十匹,可见匈奴的马匹对于汉朝是多么宝贵。武帝时期借助边境贸易,利用聂翁壹等商人进行交易,主要目标就是匈奴马匹。
从社会风气上看,匈奴尚武,而中原尚礼。匈奴“贵壮健,贼老弱”,肥美的食品给体格健壮的人吃,老人只能吃点残茶剩饭。这与中原大相径庭,孟子的理想社会是“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孟子·梁惠王上》)。国家维护的是上下尊卑,年纪大的人不能劳作打仗,但受到比青壮年更优厚的待遇。
在古代,人口就是生产力,就是战斗力。《周礼·地官·媒氏》规定:“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不用令者,罚之。”后来形成了节日,叫“上巳节”,“上巳”就是三月份天干第一次出现“巳”的日子。到了这一天,人们要到野外郊游踏青,青年男女在这一天得到了彻底的解放,可以不受礼教约束,自由交往,无故不出门的还得受罚。秦朝时,“上巳节”的活动被正式定在三月初三这一天。到唐代,这种风气还一直流传着,甚至连皇家戒备森严的宫廷也敞开了大门,让嫔妃宫女到郊外欢度一日。诗圣杜甫有诗云:“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描写的就是玄宗宠妃杨玉环及其姐妹到长安城外郊游时的情景。还有一种说法,说“上巳节”就是“上子节”,因为篆书里“子”与“巳”的写法是一样的。“上子”的意思就是“怀上孩子”,不管是“上巳”还是“上子”,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促进人口的增长。
匈奴的人物中最杰出也最有传奇性的是冒顿单于(音“墨毒蝉于”)。他是匈奴头曼单于的长子,已经被立为单于接班人了,但后来头曼单于宠爱美女阏氏,想立阏氏之子为继承人,这与刘邦晚年的情况一模一样。不同的是,刘邦更爱江山,头曼单于更爱美人。头曼设“借刀杀人”的毒计,将冒顿送往另一个匈奴部落月氏做人质,然后发兵攻击月氏,想假月氏之手杀死冒顿。但是,冒顿精明强悍,他盗取月氏国的宝马,孤身单骑越过大漠,回到头曼单于那里。头曼大惊,以为神,便给了他一万人马。这一万人马成为冒顿的原始资本,他将这一万人训练成为唯他冒顿之命是从的杀人机器,最终杀死了头曼单于,自己登上了王位。
冒顿的训练方法很有意思,他发明了一种“鸣镝”,就是带响的箭,带在自己身边,这支箭射向哪里,随从就要射向哪里,不射者,斩!他用箭射宝马,射爱妻,最后这支鸣镝射向了头曼,随从也毫不犹豫地跟射,头曼就这样死在乱箭之下。
冒顿的时代是个英雄时代。事实证明,冒顿确实是个做单于的材料,他眼里只有王权和土地,没有亲情,他甚至能拿射杀自己的妻子这样的事情来试验部下的忠诚。当上单于之后,外族来索要良马,他给;来要美女,他给;来要土地,他勃然大怒。同时他也是智慧的,刘邦被困白登山,就是冒顿单于设下的圈套。要不是反叛汉朝的韩王韩信的军队没有及时赶到,要不是刘邦成功地走了“美女路线”,中国的历史很可能会改写。
汉朝初期对匈奴非常头痛,匈奴出则为兵,入则为牧,生活状态与打仗状态相同,可以说是随时随地都在练兵;当时骑兵是战斗力最强的兵种,而匈奴本身就是一个马背上的民族,在草原上像鸟一样来去自由,与农耕民族相比有着天然优势。后来刘敬提出了“和亲”政策。在当时,和亲是个好政策,它通过婚姻关系把匈奴与汉朝融合起来,匈奴王的下一代也是汉朝皇帝的下一代,这一代可能翻脸,下一代外甥好意思打舅舅?再下一代就是“世代友好”了,战争就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避免。
但化敌为亲需要代价,需要皇帝把自己的女儿远嫁到北方荒蛮之地。刘邦决定“和亲”之后,吕后整天哭哭啼啼,最后刘邦也心软了,没有派自己的亲女儿,而是找了一个宫女以大公主的名义嫁到了匈奴。这就从一开始便埋下了不诚信的种子,它必将结出一个恶果。匈奴单于高高兴兴地把汉朝公主娶回家,有一天知道这个女人不是公主,只是一个普通的宫女,会对汉朝怎样?汉朝的东西白送了,因为匈奴单于有足够的借口对汉朝动武,而且想什么时候翻脸什么时候翻脸,永远立于道义的一面,而汉朝则“赔了夫人又折兵”,东西送了不少,却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唐朝与吐蕃的关系则处理得比较得当,文成公主西嫁,那是货真价实的公主,所以其结果也比汉朝的和亲政策效果好得多,当然也与国力有关。清朝皇帝的儿子也多娶蒙古等少数民族女子为妻,民族关系也搞得相当和谐。
刘邦在这件事上做得有点失水准,他对儿女本没有什么浓厚感情,也称不上是合格的父亲,当年逃跑时曾好几次把儿子、女儿踹下车去,要不是“驾驶员”夏侯婴几次下车去救,恐怕儿女早不在人世了,现在用着儿女为国家献身的时候,却又舍不得,以至于匈奴成为汉朝多年的祸患,实在是不该。
刘邦没有送自己的亲女儿和亲,以后的皇帝“援例”也可以选别人的女儿充数。
汉朝与匈奴的和亲政策历代评说不断,最有名的反对意见是唐朝诗人戎昱在《咏史》诗中所说的:“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是的,江山社稷的安危放在女人身上,太让男人们无颜。但一个女人换来了千千万万壮士的头,千千万万个家庭的美满团圆,是好政策还是坏政策?戎昱是站着说话不腰痛,时代变了,情况当然不一样了,不用说大唐盛世,就是和亲政策实行后一百多年,匈奴被汉朝追杀得远遁今天的欧洲了,这时说长志气的话的人也有了,汉元帝时期,有报捷奏书说:“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汉文帝时和亲政策执行得还不错,匈奴来犯,他只守不攻,为的是少给百姓带来劳苦。但他也犯了一个大错误。汉文帝时派去护送公主的宦官名字叫“中行说”,这个人不愿意去,但朝廷硬逼他去,结果他去了之后就投降了匈奴。他是从皇帝身边去的,所以对汉朝的情况了如指掌,他给单于当参谋,每每让汉朝吃苦头。他教匈奴从精神上鄙视汉朝,当时匈奴很喜欢汉朝的物产,将使用汉朝的物品作为时尚,他说如此下去,汉朝用不了十分之二的物产就可以把匈奴买下来,他让匈奴人穿汉朝的丝绸骑马穿林,衣服被划得破破烂烂,然后让匈奴人看,证明汉朝的东西不都是好的。
匈奴“胸怀利器,必生杀心”,和亲没有带来持久的和平。到了汉武帝时期,国力渐强,但对匈奴是打是和,争论还是很大。韩安国的观点是和,因为千里作战成本太大,且“得其地不足以为广,得其众不足以为强”,“击之不便,不如和亲”。汉武帝同意和亲,但又没坚持下来,第二年,汉武帝利用和亲之初匈奴相信汉朝的时机,诱敌深入,在马邑埋伏下三十万大军,等待匈奴钻口袋,结果被匈奴发觉,三十万大军颗粒无收,无功而返,徒耗国力。
但从此和亲的面纱也彻底撕下,武力对抗成为汉匈关系的主流。汉朝因此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有一次卫青和霍去病两支大军出塞前进行了规模宏大的阅兵,当时马匹是十四万,而他们重回塞内时,所剩战马不足三万匹,战士的死伤也可想而知。有时看着匈奴已经奄奄一息,一巴掌就能打倒,可这时自己也没力气了——马匹不足,无法追击。但最终匈奴还是败落了。汉武帝雄才大略,政权稳固。而匈奴则政局动荡,从汉武帝执政到《史记》写成(汉武帝仍然在位),匈奴已经换了五个单于,长的执政十年,短的仅一年。内忧外患,匈奴顶不住了,往北撤退。有几次汉军北出长城千里竟见不到一个匈奴兵。匈奴彻底败落了,它不仅败落在汉武帝手里,更败落在自己的手里。
展开
——郑樵
千古之绝作。
——粱启超
虽背《春秋》之义,固不失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矣。
——鲁迅
时至今日,不可一世的汉武帝,只留得“西风残照,汉家陵阙”,而《史记》则“光芒万丈长”。
——季羡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