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白话史记读本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01055749
  • 作      者:
    [(西汉)司马迁著]
  • 出 版 社 :
    天津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7
收藏
编辑推荐
    司马迁的《史记》贯穿经传,整理诸子百家,纂述了三代而下以至其当代的史事,为中华民族保存了纪元前千余年的历史文化,这一巨著,是先秦所有典籍无可相比的。作为一个中国人,要了解自家的历史文化,必读《史记》。惟有透过《史记》的认识,才能真正找出中国人!本书是“白话国学经典”系列之一的“白话史记读本”分册。
展开
内容介绍
    《史记》为我国最伟大的史学和文学著作,对后世影响深巨,作为中国人不可不读。但原文卷绎浩繁,语言艰深,普通读者难以通读和领会。《白话史记读本》弥补了这一不足,该书编选者有着深厚的文学功底,所选部分皆为原著中的精华佳作,注释和译文均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阅读该书,既使人得到历史知识,也获得了美文的熏陶。
    《白话史记读本》精选《史记》一百三十篇,每篇均为不可不读的精品,注释简洁而详实,译文通俗而流畅,文前的评论短小精辟,言简意赅,较为准确地传达了司马迁原著的风采和神韵,所以该书出版以后一直备受读者欢迎。
展开
精彩书摘
    一、五帝本纪赞
    【评】我国古书难读,而舍古书,则又无所依据。欲于古书中,采可信者连缀为文,煞是不易。是文欲明采择者之可信,故婉转曲折言之。意多词简,摆落千端,于诸赞中,尤为高筒。
    太史公①日:学者多称五帝,尚矣②。然《尚书》独载尧以来,而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⑤,荐绅④先生难言之。孔子所传宰予⑤问《五帝德》,及《帝系姓》⑥,儒者或不传。余尝西至崆峒⑦,北过涿鹿⑧,东渐⑨于海,南浮江淮矣,至长老皆各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风教固殊焉,总之不离古文者近是。予观《春秋》、《国语》,其发明《五帝德》、《帝系姓》章⑩矣,顾弟11弗深考,其所表见皆不虚。《书》缺有间12矣,其轶13乃时时见于他说。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余并论次,择其言尤雅者,故著为本纪书首。
    ——节《五帝本纪》
    【注释】
    1太史公:司马迁自谓也。迁世官太史,属于天官。古主天官者皆上公,故自称太史公。2五帝,尚矣: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也。尚,上也,言久远也。3雅驯:驯,顺也。谓雅而顺理也。或日驯,训也,谓百家之言,皆非典雅之训。4荐绅:即缙绅也。荐,缙,古字假借。5宰予:孔子弟子,姓宰,名予,字子我,鲁人,利口辩辞,故多问。6《五帝德》,及《帝系姓》:皆《大戴礼》及《孔子家语》篇名。二书非正经,故儒者不甚传信。7崆峒:山名。黄帝问道于广成子处,在今甘肃平凉县西。8涿鹿:山名。在今河北涿鹿县东南,黄帝曾诛蚩尤于其地。9渐:流入也。言东流而入于海也。10章:言章明较著也。11弟:但也。
    ……
展开
目录
一、五帝本纪赞
二、周室之兴(节《周本纪》)
三、古公迂岐(节《周本纪》)
四、缪公赦食马之报(节《秦本纪》)
五、报觳之役(节《秦本纪》)
六、缪公霸西戎(节《秦本纪》)
七、秦废封建为郡县(节《秦始皇本纪》)
八、秦始皇焚书(节《秦始皇本纪》)
九、项羽初起(节《项羽本纪》)
一○、项羽夺宋义军救赵(节《项羽本纪》)
一一、鸿门之宴(节《项羽本纪》)
一二、垓下之困(节《项羽本纪》)
一三、项羽本纪
一四、高祖初起异征(节《高祖本纪》)
一五、沛公先入关(节《高祖本纪》)
一六、汉高还沛置酒(节《高祖本纪》)
一七、除诽谤之禁(节《文帝本纪》)
一八、除肉刑诏(节《文帝本纪》)
一九、六国表序
二○、秦楚之际月表序
二一、汉兴以来诸侯年表序
二二、高祖功臣年表序
二三、礼书(节)
二四、李少君却老方(节《封禅书》)
二五、郑国渠(节《河渠书》)
二六、汉武瓠子决(节《河渠书》)
二七、卜式输财(节《平准书》)
二八、季札使诸侯(节《吴伯世家》)
二九、齐恒公称霸(节《齐世家》)
三○、燕哙让国(节《燕世家》)
三一、宋襄公伐郑(节《宋世家》)
三二、骊姬杀申生(节《晋世家》)
三三、晋灵不君(节《晋世家》)
三四、张仪说楚绝齐(节《楚世家》)
三五、朱公救中男(节《越世家》)
三六、程婴存孤(节《赵世家》)
三七、触龙说赵太后(节《赵世家》)
三八、信陵君谏伐韩(节《赵世家》)
三九、陈轸诳韩绝秦(节《韩世家》)
四○、威王治齐(节《田敬仲完世家》)
四一、驺忌事威王(节《田敬仲完世家》)
四二、夹谷之会(节《孔_了世家》)
四三、孔子陈蔡之阨节《孔子世家》)
四四、孔子世家赞
四五、陈涉太息垄上(节《陈涉世家》)
四六、窦太后幸遇(节《外戚世家》)
四七、田生为营陵侯划策(节《荆燕世家》)
四八、朱侯行酒(节《齐悼惠王世家》)
四九、高祖封功臣(节《萧相国世家》)
五○、召平吊萧相国(节《萧相国世家》)
五一、曹参入相(节《曹参世家》)
五二、留侯遇圯上老人(节《留侯世家》)
五三、留侯辅翼太子(节《留侯世家》)
五四、留侯赞(节《留侯世家》)
五五、陈平微(节《陈丞相世家》)
五六、陈平解荥阳围(节《陈丞相世家》)
五七、陈平计擒韩信(节《陈丞相世家》)
五八、汉文帝细柳劳军(节《绛侯世家》)
五九、梁孝王世家(全)
六○、伯夷列传(全)
六一、管子列传
六二、晏子列传
六三、老子列传
六四、庄子列传
六五、伍胥出亡(节《伍子胥列传》)
六六、伍胥借吴报怨(节《伍子胥列传》)
六七、伍胥谏毋轻越(节《伍子胥列传》)
六八、子贡列传(节《仲尼弟子列传》)
六九、子游为武城宰(节《仲尼弟子列传》)
七○、商鞅变法(节《商君列传》)
七一、赵良谏商君(节《商君列传》)
七二、苏秦说齐归燕十城(节《苏秦列传》)
七三、苏秦感怒张仪(节《张仪歹○传》)
七四、孟子列传
七五、荀卿列传
七六、孟尝君立薛(节《孟尝君列传》)
七七、孟尝君好客(节《孟尝君列传》)
七八、冯骓客孟尝君(节《孟尝君列传》)
七九、平原君杀笑蹙者(节《平原君列传》)
八○、毛遂自荐(节《平原君列传》)
八一、虞卿说赵王(一)(节《虞卿列传》)
八二、虞卿说赵王(二)(节《虞卿列传》)
八三、信陵君列传(上)
八四、信陵君列传(中)
八五、信陵君列传(下)
八六、春申公说秦昭王(节《春申君列传》)
八七、春申君归楚太子(节《春申君列传》)
八八、范雎相秦(节《范雎列传》)
八九、翻如完璧归赵(节《廉蔺列传》)
九○、蔺相如权制秦王廉颇(节《廉蔺列传》)
九一、李牧破匈奴(节《李牧列传》)
九二、田单列传
九三、屈原列传
九四、曹沫劫齐桓公(节《刺客列传》)
九五、聂政列传(节《刺客列传》)
九六、高渐离以筑击秦王(节《刺客列传》)
九七、李斯列传论
九八、养卒说燕归赵王(节《耳余列传》)
九九、贯高白张王不反(节《耳余列传》)
一○○、随何说英布归汉(节《黥布列传》)
一○一、韩信拜将(节《淮阴侯列传》)
一○二、韩信背水陈(节《淮阴候列传》)
一○三、蒯通说韩信自王(节《淮阴侯列传》)
一○四、韩信之族灭(节《淮阴侯列传》)
一○五、淮阴侯赞传
一○六、卢绾得幸于汉王(节《卢绾列传》)
一○七、田横义烈(节《田儋列传》)
一○八、刘敬测匈奴(节《刘敬列传》)
一○九、叔孙通定朝仪(节《叔孙通列传》)
一一○、季布列传
一一一、栾布列传
一一二、张释之不拜上林啬夫(节《张释之列传》)
一一三、张延尉持平决狱(节《张释之列传》)
一一四、冯唐列传
一一五、扁鹊见齐恒侯(节《扁鹊仓公列传》)
一一六、魏其侯列传
一一七、武安侯列传
一一八、灌将军歹U传(上)
一一九、灌将军列传(下附赞)
一二○、李将军列传(节)
一二一、冒顿弑父击胡(节《匈奴列传》)
一二二、汲黯矫诏发仓粟(节《汲郑列传》)
一二三、酷吏列传(序)
一二四、郅都谏贾姬(节《酷吏列传》)
一二五、张骞使西域(节《大宛列传》)
一二六、游侠列传序
一二七、优孟传(节《滑稽列传》)
一二八、优旃传(节《滑稽列传》)
一二九、货殖列传(序)
一三○、货殖列传(概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