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像自由一样美丽:犹太人集中营遗存的儿童画作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8027191
  • 作      者:
    林达著
  • 出 版 社 :
    三联书店
  • 出版日期:
    2007
收藏
编辑推荐
    《像自由一样美丽:犹太人集中营遗存的儿童画作》中,林达不再教你带一本书展开一段知性的旅途,这一次,“审美”作家林达这次不再“审美”,而以数十幅“二战”中犹太集中营被害儿童的幸存画作为主,围绕在苦难中坚守人的尊严、坚持美的创造和智慧的思考这一核心内容,讲述相关背景和有记载的人物及故事,直面犹太家庭中的生死际遇,表现出作者深重的人文关怀。
展开
内容介绍
    《像自由一样美丽:犹太人集中营遗存的儿童画作》讲述作者以数十幅“二战”中犹太人集中营被害儿童的幸存画作为主,围绕在苦难中坚守人的尊严、坚持美的创造和智慧的思考这一核心内容,讲述相关背景和有记载的人物及故事,内容涉及普通的犹太家庭、犹太儿童、犹太艺术家等大批浩劫受难者的遭遇和他们不懈的精神追求。六十年前,这些孩子们的老师,想尽办法艰难地把孩子们的诗和画保存下来,是为了让今天的我们,有那么一个片刻停下来,去了解——人们曾经有过这样一段真实经历。也让我们有哪怕是一小段的静默时间,去想一想,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些和今天的儿童们一样的孩子,有了一个非常不同的、被突然中断的童年。这些孩子,成千上万的孩子,再也没有能够长大。可是,这些诗和画的存在,给我们讲述了那个令我们无法回避的、真实的故事。
展开
精彩书摘
    一
    故事发生一个叫做特莱津的捷克小镇。可是,故事的源头,却是在德国。
    一九三三年,希特勒在德国上台了,一上来就咄咄逼人,势不可挡。
    希特勒很早宣称:“要对法国来一次最后的总算账……目的是在将来能为我国人民在其他地方进行扩张。”“德国必须在东方进行扩张——主要牺牲俄国。”“不能用和平方式取得的东西,就用拳头来取。”
    为了给侵略铺路,他试图让德国人相信,世界上只有德国的白人,日耳曼人,才是强者,而“强者必须统治弱者,不能与弱者混杂,从而影响了自己的伟大。……只有天生的弱种才会认为这是残酷的。”希特勒宣扬这样的说法:奴役和践踏他人,是维持自己“民族优越”的方式。
    希特勒追求全世界对德国的服从,追求德国对“领袖”的服从,也就是对他的服从。所以,希特勒一向说,德国是不要“民主这样无聊的玩意儿的”。很快,德国街头到处都是纳粹的冲锋队员,横冲直撞。
    希特勒利用了人的弱点。这就是大多数人会有自私的想法,会愿意相信自己比他人更优秀。在遇到经济困难这样的灾难时,人们会愿意找到一些替罪羊,会不由自主地相信,罪责都是他人的,而不是自己有什么责任。当自己属于一个“强大的多数”时,会忽略甚至欺负弱小的、无力反抗的少数。希特勒激励德国人民,使他们相信,善良、同情心只是弱者的感情,这种感情对改造国家不利,要让这个国家强大,德国人民需要的只是“钢铁一般的意志”。
    德国有着优秀的文化传统,是伟大音乐巨匠贝多芬的故乡。即便在希特勒的统治下,也有许多人良心未泯,他们知道这是错的。然而希特勒在上台之后,立即控制了所有的报纸和杂志。并且非法地逮捕那些持有不同意见的德国人。他们只能在家里,悄悄地把不赞同的想法告诉自己的孩子。可是,希特勒最容易控制的就是青少年了。因为他们还没有成年,往往没有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们非常容易受到学校和老师教育的影响、也非常容易盲目相信和崇拜强权与领袖。
    那些智慧和善良的父母,很快就不敢再对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因为孩子还不懂事,他们对教师的尊敬,对学校的服从,对国家和领袖的热爱,都是可能被利用的。他们可能在学校揭发自己的父母,而学校和政府鼓励他们这样做。在一个排斥人性的法西斯国家,统治者会鼓励不懂事的孩子,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出卖自己的父母。当时德国的教育让孩子相信,假如他们的父母反对国家元首,就是反对国家,就是德国人民的敌人。所以,孩子们以为,他们虽然背叛了父母,却是在忠于自己的国家和人民,是在做一件“好事”。在德国,一些有良知的父母,就在自己孩子天真的揭发下,被抓进监狱,受到严厉惩罚,一些人甚至因此而被杀害。
    纳粹在其统治期间,始终严厉镇压少数的雅利安德国人中的反对者。例如,一九四三年,一些在纳粹上台时还是少男少女的中学生,在进入慕尼黑大学之后开始觉醒,试图表达自己对纳粹的反对,结果,他们和支持他们的教授,全部被慕尼黑的法院判处了死刑。
    在如此严酷的镇压下,很快,德国社会就很难再找到什么人,敢于公开站出来反对希特勒。而报纸、广播和所有的宣传工具,都在宣传着同样的思想。希特勒又是一个非常善于煽动民众的政治领袖。在德国居于少数地位的德国犹太人,很快就失去了大多数骄傲的雅利安德国人的同情。处于多数地位的雅利安民众,在希特勒的煽动下,把德国的一切困境,归于他们的“敌人”——犹太民族。在“善”离开之后,他们心中只剩下“恨”,而“仇恨”很容易地就把“恶”塞满他们的胸膛。
    在希特勒的统治下,最糟糕的事情发生了。法律不再是一个人向社会寻求保护的“自由保障”,而是希特勒施加迫害的工具。法律失去了灵魂,失去了善的支撑,空余一个黑色恐吓的躯壳。在纳粹德国,希特勒的意志就是法律。 
    希特勒为了宣扬弱肉强食的理论,煽动仇视其他民族,甚至把一些科学领域正常的探索研究,引向了一条可怕的社会改造的道路。
    在一八九○年左右,许多科学家进入了对人类自身的研究,研究人的进化和遗传疾病等等。这个研究在世界各地都有,在德国也做得非常深入和广泛。德国科学家们收集了大量不同的人种资料,出版了许多相关的书籍。他们还举行了展览会、讲座,张贴宣传广告,这些宣传也进入学校的教育。宣传的目的是为了从遗传的角度,达到“优生”。在当时,被称为是“德国优生运动”。可是,在这个宣传过程中,也使得人种差异、遗传差异等一些明确的知识和所谓“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模糊说法,逐渐在德国深入人心。
    希特勒是“聪明”的。他在利用人类认知上的一些弱点:利用人们对于“科学”二字的盲目追随,也利用了人们对于“绝对理性”的崇尚。他夸大和强调了人类思想中科学、理性的那一面,而有意抹去人类文化来自另一个方向的、同样重要的感情和思想资源,抹去人的善良、同情心和良知。
    于是,在希特勒上台之后的德国,人开始变得冷酷。一些优秀的科学家们,开始接受排斥了人性的“科学、理性”的思路。有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既然那些精神不健全的人、残疾的人,对社会和我们的国家没有什么“好处”,我们就可以“合理”地“除掉”他们,这是“人种的卫生”。从逻辑推论上,似乎找不到这样的思路有什么问题,他们独独忘记了:人之所以是人,要有“人性”要有对弱者的爱和同情。而在扫除人性之后,“科学和理性”,有可能成为非常可怕的罪恶的借口。
    今天,在我们回顾历史的时候,打开书本,我们会看到一些照片,惊讶地发现,照片上那些“文明的”、衣冠楚楚、受过良好教育的德国科学家们,自觉地参与了成批谋杀精神病人、残疾人的行动。在一些弱智儿童的保育院里,家长把孩子交给那里的医生和保育员,是相信自己的孩子因此能够得到更好的照顾和治疗。可是,他们万万不会想到,孩子在那里被医生有计划地集体毒杀。
    在阅读这些资料的时候,我们的一个德国朋友卡琳来我们家。她最近在以自己的家族历史为蓝本,写一本小说,为此作了很多调查。谈到这些话题的时候,她打开总是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给我们看一张照片,那是一个普通的德国女子,穿着长裙。那是她的姨婆,因为忧郁症住院,在“人种卫生”运动中,被纳粹杀死在医院里。看到书本上的历史,就这样活生生地发生在自己朋友家里,我们真是感觉很不一样。
    卡琳告诉我们,听到这个家族故事,还不是她感到最震惊的时刻,不久前她回德国,向她的姨母了解姨婆被杀害的情况,她表达了自己的愤怒心情。可是,她那个受着纳粹教育长大的姨母,完全不以为然。她对卡琳说,那有什么,这些人反正是“没有用”了。卡琳说,在那一刻,看到自己姨母的平静和冷峻,才是她真正感到可怕的时候。
    在科学、理性的旗帜下,希特勒把“人种卫生”推向“种族理想主义”。希特勒告诉德国人,德国的大多数民众所属的“雅利安人种”,是一种最高贵的种族。他们的遗传基因最优秀,身体最健康,智力最高。而其他种族,都是相对低劣的种族。希特勒得到一些德国科学家的配合,使得当时大多数的德国人相信,犹太人在“人种学”的“科学角度”来看,是一种最低劣的、甚至是罪恶的种族,整个犹太民族是德国经济灾难、政治灾难的根源。
    当时在德国的电影院,播放着这样的“科学教育片”。在影片中,一群肮脏的老鼠在乱蹿,一边有这样的旁白:“这些老鼠在大自然里到处传播着病菌和疾病”。接下来,就是犹太人在街头行走的镜头,影片的旁白是:“犹太人就像人类中的老鼠一样,也在污染着人类。”我们是最近才看到这段影片,这才开始理解,为什么大多数德国人民会逐渐开始相信,为了国家的利益,他们要有一个如此残酷的“雅利安种族的纯化运动”。
    一九三三年以后,德国犹太人在自己的德国同胞面前,已经成了待宰的羔羊。
    没有人敢反对,希特勒的纳粹德国,就变得疯狂而嚣张。犹太人已经事实上被划出德国公民的范围,因为他们不再享有公民权利。一九三五年的纽伦堡法律,干脆宣布剥夺所有犹太人的德国公民权利。在“法律”外衣之下,他们失去工作,失去财产,孩子失去上学的机会,在街上被公开殴打和谋杀。他们得不到国际社会的帮助,因为希特勒宣称,这是他们的“内政”,德国人在他们自己的国家里,他们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情,他们可以殴打、杀害自己的国民,任何外人都不得干涉。
    在迫害犹太人的过程中,最残忍的任务,往往是交给年轻人去做的。因为年轻人的激情最容易在挑唆之下转为仇恨。德国的大多数孩子们相信了希特勒的话,把“人性”看作是“软弱”而扫除了,这些年轻人开始变得暴戾起来。
    德国孩子们,从六岁开始,就被要求加入“少先队”,“希特勒青年团”等纳粹儿童和青少年组织,那些阻挡他们加入的家长要被判刑,甚至国家有权夺走他们的孩子。这些雅利安种族的孩子们本来还来不及形成自己的独立思想,又渴望着被接纳为一个“光荣集体”的一员。所以,很容易失去自己独立思考的习惯。
    希特勒一上台就先清洗教育,告诉孩子们,那些不赞同希特勒的作家,都是“人民的敌人”。一九三三年五月十日晚上,希特勒上台只有四个半月,就有成千上万的学生们举着火炬游行,最后,在柏林大学对面的广场上,他们的火炬扔在了一大堆各国著名作家、思想家写的书上。新上任的德国宣传部长戈培尔博士对孩子们说,“在这火光下,不仅一个旧时代结束了,这火光还照亮了一个新时代。”在火光下,失去人道主义思想滋润的德国孩子们,很快就变成了领袖希望他们变成的样子。
    希特勒挑选那些最忠诚于“领袖和国家”的青年,组成了冲锋队,他们把冲锋队的标志SS,经常画成两道闪电,他们如闪电般地袭击他们眼中的所谓“敌人”。希特勒激励这些年轻人的办法,首先是让他们有特别的优越感。
    纳粹党规定,所有冲锋队成员,必须血统纯正。冲锋队员的雅利安人的纯血统,必须追溯到至少一八○○年,也就是至少一百三十年以上,将近四五代人。由于德国一向有教堂、医院认真记载婚姻和出生的传统,所以,这样的“纯种雅利安人”的要求,在德国是不难做到的。在今天的德国,还保存了大量这样的冲锋队员的“纯种”记录卡片。冲锋队员和他们的领袖之间,就有了一种隐隐的感情上的亲密关系。是他们的领袖,使得他们在芸芸众生之中脱颖而出,变得“优秀而优越”,于是他们忠诚于希特勒,愿意为领袖赴汤蹈火,做任何他需要做的事情。
    在德国之外的正常世界,人们当然看到,纳粹德国正在变成一个危险的国家。德国人民在希特勒的愚民政策之下,变得狂妄自大而充满侵略性。善良已经远远地离开了那里。全世界都在忧心而紧张地注视着德国的变化,尤其是它周围的欧洲国家们。因为他们和德国是邻居。假如你有一个狂暴的邻居,成天在你门口操刀弄棒的,你不可能不心惊胆战。可是,面对这样一个由疯狂的希特勒控制的国家,你能够怎么办?
    希特勒和他的冲锋队正在迫害的犹太人,是他们自己国家德国的国民,他们说这是“内政”。来自外国的反对不起作用,而希特勒的侵略性几乎是他疯狂本性的延伸,他又操纵了一个国家。所以,德国将向外侵略,几乎成了大家都能够预见到的未来。可是,和德国做邻居的国家们,不论是国家领袖还是知识分子,都在呼吁“和平”。在一个正常的国家,希望和平是人的本能。只是,向希特勒这样的战争狂人发出“和平呼吁”,实在是文不对题。最终,欧洲的政治家们也终于看到了这一点,但这些政治家们没有联合起来采取主动进攻的勇气,却做了一件令他们以后永远会感到羞愧的事情。
    一九三八年九月三十日,德国、英国、法国和意大利,一起签署了“慕尼黑协定”。这个协定的意思,是把欧洲的一个小国家,捷克斯洛伐克的西部,送给希特勒。就等于是对希特勒说,你不要攻击我们,你去占领捷克斯洛伐克。你去侵略他们的时候,我们不会干涉,我们不管。堂堂的欧洲大国,把自己弱小的邻居,当作兔子,送到了希特勒的鹰爪之下。一年以后,一九三九年八月,苏联也以同样方式,出卖了波兰。他们希望,祸水引向别家,自己就安全了。
    他们纵容了希特勒,最后却并没有保住自己国家的和平,仅仅五个多月,希特勒不仅得到捷克斯洛伐克、攻占波兰,继而把战火几乎燃遍了整个欧洲。引发一场世界大战,这都是后来的事情了。
    就这样,小小的捷克斯洛伐克,成为希特勒侵略战争的第一个牺牲品。
    ……
展开
目录
一、关于纳粹和位于捷克特莱津的犹太人集中营
二、致力于特莱津集中营的作品及其小作者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