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戏剧「怎是」讲演录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5553645
  • 作      者:
    邹元江著
  • 出 版 社 :
    湖南敎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7
收藏
作者简介
    邹元江,哲学博士,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艺术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省美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古代戏曲学会理事,中国曹禺研究会理事,中国戏曲学会汤显祖研究会副会长。在《哲学研究》、《文艺研究》、《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研究》、《光明日报.理论版》、《学术月刊》、《文艺理论研究》、《戏剧》、《戏剧艺术》、《中华戏曲》、《孔子研究》、《周易研究》、《厦门大学学报》、《武汉大学学报》、台湾《哲学与文化》、《中国文化月刊》等报刊发表了百余篇论文,出版了《汤显祖的情与梦》、《汤显祖新论》、《行走在审美与艺术之途》等专著,主持了两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一项教育部社科规划项目研究,曾获湖北省优秀博士论文奖,湖北省优秀文艺论文一等奖,“田汉戏剧奖”一等奖,中国艺术研究院优秀论文一等奖等,曾应邀到德国特列尔大学和波恩大学讲学。
展开
内容介绍
    这本“讲演录”是近十年来作者教授研究生“戏剧美学”这门课程所不断累积的成果的一个并不完善、也不完整的记录。内容包括声腔与曲词的矛盾、真实与假定的矛盾、实景与虚景的矛盾、写意与写实的矛盾、关于思维方法问题、形式何以可能的探索等。<br>    在戏剧艺术“怎是”这个大框架里,我想讲一些问题。所以,我这个课不是一种历史的爬梳叙述,而是从基本的历史现象出发,从本质上,从艺术本体论的角度来看,戏剧究竟“怎是”,即来探讨戏剧艺术的审美本质问题。<br>    所谓“怎是”就不是“是什么”——也即,就不是表象,而是“为什么”。这个差异非常大,一个是表象,一个是根本。“老师,你说戏剧是什么呢?”同学们经常这样问。我说我不知道,我只追问他“怎是”。就是在这个意义上说的。“怎是”就不是“是什么”,而是“为什么”。它“为什么”是这样。再推一步,所谓“为什么”也就是旨在求得界说最后或者最初的一个“为什么”,这就指明了一个原因或原理。所以亚里士多德把这个意义上的原因称做“本因”。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讲:声腔与曲词的矛盾 <br>    我们一些戏剧史的专著对《江姐》有过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评价。王新民在《中国当代戏剧史纲》中是这么说的,此剧“意高辞美”。各位,你们再回顾一下看,这个评价到位吗?它的“意”高不高?革命英雄主义,当然高。如果说“意高”的评价还到位的话,那么它的辞呢?美不美?它的辞大概我们比较熟悉就是它的主题曲《红梅赞》,对吗?“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封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要说“辞美”,这几句话还算辞美,对吗?我今天把这个歌剧本带来了,上面盖着“湖北省歌剧舞剧院资料室”的章,时间注明是“2000年排演本”,这确确实实是湖北省歌舞剧院的演出本。我们随便从里面抽几句唱词,看它的辞美不美。这是哪了?这可能是最后一场了,江姐说:“同志们哪,……”然后唱: <br>    不要用哭声告别 <br>    不要把眼泪轻抛 <br>    青山到处埋忠骨 <br>    天涯何处无芳草 <br>    黎明之前身死去 <br>    脸不变色心不跳 <br>    漫天朝霞照着我 <br>    胸中万竿红旗飘 <br>    回首平生无憾事 <br>    只恨不能亲手把新社会来建造 <br>    到明天…… <br>    如何如何,辞美不美呀?这个“辞美”是在什么意义上讲的呢?我敢负责地告诉大家,如果你们在整个剧里,除了可以找到“红岩上红梅开”等这极少数的几段唱词还能算是所谓的“辞美”的唱词,其他的唱词并不具有所谓“辞美”的诗意,也不具有我们平时所强调的“文学性”,绝大多数唱词甚至还都很俗、很水、革命化、口号化。如第七场,在江姐的一个核心唱段里,她唱到:“我的心永远和战友在一道,我祝同志们身体永远健康。”这辞美吗?其实,《江姐》全剧都充斥着这样所谓的“辞美”唱词。那么,我们的评沦家们怎么会有“辞美”之说呢?这不是睁着眼说瞎话吗? <br>    很有意思的是,过去科技不发达,我们看戏的时候,不知道她唱的什么。可现在不同了,现在我们有电子字幕了,对吧?我这次感受特别强烈的就是字幕带来的负面效应。过去没有电子字幕,我们也不觉得这些词有多么水、多么俗、多么口号化,也没太多关注其唱词是何意,而是非常喜欢其优美的声腔。回顾我们进剧场的感觉,那种激动兴奋的时候,我们是因为对江姐的唱词而感兴趣呢?还是因为别的原因让我们感兴趣呢?我们那个时候,看戏的时候是不是以辞美的标准来要求这个剧呢?究竟是什么东西让我产生一种审美的愉悦和期待呢?显然,是悦耳动听的声腔。大家知道,  “看”是赤裸裸的感觉,而“听”只是一种模糊的感觉。可现在如此醒目地让你“看”唱词是什么,反觉与优美的声腔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和矛盾。
展开
目录
导言<br>第一讲:声腔与曲词的矛盾<br>第二讲:真实与假定的矛盾<br>第三讲:实景与虚景的矛盾<br>第四讲:写意与写实的矛盾<br>第五讲:关于思维方法问题<br>第六讲:形式何以可能的探索<br>第七讲:对戏剧“怎是”的思考<br>第八讲:戏曲“怎是”的西方视野<br>第九讲:一个戏剧“怎是”的参照<br>第十讲:戏曲“怎是”的个案研究<br>附录<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