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盛世元音<br> 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继魏晋南北朝分裂割据之后再度出现的大一统时代,是中国古代文明史上最为光辉灿烂的鼎盛阶段。隋唐两代,尤其唐朝是当时东亚乃至世界的强国。她气度恢宏,疆域辽阔,四夷宾服,威名远播。经济的繁荣与国力的强盛促进了文化艺术之花的争奇斗艳,而西域各国文化的输入则进一步促进了音乐文化的全面繁荣。隋时已有的七部乐、九部乐,至唐太宗时则扩充为十部乐,即燕乐、清商乐、西凉乐、天竺乐、高丽乐、龟兹乐、安国乐、疏勒乐、康国乐和高昌乐。玄宗时又分坐立部伎,舞蹈艺术在此时亦有长足进展,九部乐、十部乐都是曲舞并行。隋代分文舞和武舞两种,唐朝则分健舞和软舞,健舞舞步雄健,舞曲有《剑器》、《胡旋》、《胡腾》等;软舞舞姿柔婉,舞曲有《凉州》、《回波乐》、《乌夜啼》等。唐代乐舞中最负盛名的当属《霓裳羽衣舞》。此舞原名《婆罗门》,为印度舞曲,由西域传人中原后经艺人改编,又经唐玄宗亲自润色,演出阵容“皆执幡节,被羽服,飘然有翔云飞鹤之势”①。隋唐时期高度发达的音乐文化,不仅对吾国本土音乐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之影响,形成雅、胡、俗并行不悖且又相互影响的音乐文化发展格局,进一步促成了中国音乐文化中雅俗分流格局的确立。隋唐盛世中的大乐元音流播海外,声名远扬,对高丽(今朝鲜)、日本、东南亚和西域诸国的音乐文化也发生过相当影响,成为中外文化交流史上浓墨重彩的华章,可谓广开一代之风气,独领世界之风骚。下面,就让我们循着这盛世元音的历史轨迹,从“开皇乐议”开始我们本章的奇幻之旅吧。<br> 第一节竞为异议,各立朋党—开皇乐议中的是非曲直与万宝常的生不逢时隋初开皇年间的“开皇乐议”,是中国历史上一场统治阶级内部高层次多角度的雅乐制度与乐律问题的专题讨论,前后持续长达十三载之久。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