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是“文如其人,人如其名。”对于她而言,用“名如其歌,歌如其人”来概括和总结似乎更为贴切和恰当。
她来自经典民歌《龙船调》、《幸福歌》的故乡——湖北,她的歌声甜美、纯净、自然、真诚。包括我在内的许多朋友,都是通过她那情感真挚的歌声,认识她并走进了亦真亦幻、如梦如歌的民歌世界中。她就是总政歌舞团著名歌唱家梦鸽。
梦鸽是湖北沙市人,唱湖北民歌自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用方言演唱地方民歌感觉味道很纯正、很地道。从小就跟随母亲学习演唱民歌的梦鸽深知,一个优秀的民族声乐艺术家。不仅要具备与生俱来的优秀嗓音条件和科学的发声方法,还必须了解华夏民族的历史背景、地域风情、文化习俗以及包括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在内的各民族音乐文化知识。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她汲取了不同地域原生态民歌的精华,并糅入美声唱法的发声、气息、共鸣等技巧,同时又悉心研究中国戏曲和民族唱法的润腔、吐字等演唱方法,她的演唱以情代声,以声传情,声情并茂,极富艺术感染力。
说起家乡湖北,更是梦鸽的骄傲。近年来,梦鸽用她那甜美、自然、亲切、舒展的歌声,为家乡湖北插上了歌声的翅膀。由她演唱的《龙船调》、《幸福歌》、《黄四姐》、《小女婿》等湖北民歌,深受群众的喜爱。梦鸽说,她从小就喜欢唱民歌,而且不仅是唱自己家乡的民歌,还要博采众长唱其他地方的民歌。学习各地的方言。在这方面,她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我觉得不同地域的歌曲,最重要的就是要唱出当地的味道。不同的地方风格自然各有不同,但最重要的区别是语言。语言不同,民歌的音色和音调也就会随着语言的变化而变化。在唱歌时,个人情感的表达要根据歌曲内容和表演形式的不同来区别抒发,不能用声音来主宰情感,而应该用情感来主宰音色。因此,用准确的语言演绎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歌曲就显得特别重要。”
梦鸽的民歌情结源于她的母亲。自幼受楚声楚韵和长江两岸风土民俗的熏陶和浸润,4岁开始跟母亲学习唱民歌。11岁开始登台演出。聪明好学的梦鸽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顺利地考入了沙市歌舞团。在她儿时的记忆里,印象最为深刻的一首歌就是由原大连歌舞团团长郑建春编曲填词的东北民歌《摇篮曲》。《摇篮曲》所传达的是浓浓的母爱,它不仅是梦鸽童年记忆里的歌谣,更像是一条在母亲心底里缓缓流淌着的温情的溪流。在这条溪流里,她曾枕着妈妈那双柔软的手臂,度过了一个个仲夏的夜晚和严冬的黄昏。也许是从小听着妈妈的《摇篮曲》长大的原因,梦鸽十分偏爱这首歌。其演绎也十分到位。她不仅将其收录到自己的个人唱片专辑中,还特意为这首经典民歌拍摄了场景温馨、唯美又不失浪漫气息的音乐电视。现在,她又将这首歌轻轻哼唱给自己聪明又乖巧的宝贝儿子。
学生时代,为了让梦鸽学好在湖北省广为传唱的民歌小调《幸福歌》,母亲曾跑了大老远的路,买回了胶木唱片给她听。这张由湖北民歌演唱家蒋桂英灌录于1950年的老唱片,至今还完好地保存在梦鸽身边。是《幸福歌》让梦鸽首次登上了中央电视台的舞台,梦鸽也将《幸福歌》当做自己的保留曲目经常演唱。至今,梦鸽已经连续13年参加了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1989年,梦鸽作为湖北演员的一名代表,首次参加了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演唱了湖北天门民歌《幸福歌》。回忆起当年的情景,梦鸽感慨万千:“我觉得特别幸运。因为我作为一名湖北代表、一名歌手,能够在中央电视台这样一个电视媒体的最高殿堂上,来展示我们湖北的民歌,不仅我自己感到很光荣,我们湖北的观众们、老乡们,他们也都觉得这是一种骄傲,继承民歌是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的义务和责任。好的传统民间音乐,我们应该把它保留下来,应该让后代继续传唱下去。”
梦鸽对演唱艺术的追求并不局限于民歌,她吸收了中国民歌演唱艺术的丰富营养和底蕴,并将其融入她的民族唱法中,形成了清纯、甘甜、丰厚的民族音韵,由她演唱的《边疆的泉水清又纯》、《相思树》、《祖国,永远祝福你》等歌曲,情真意切、甜绵醉人,在中国民族歌坛上独具风姿。作为一名军旅歌手,她对人民军队有着深厚的感情。梦鸽动情地讲述了前段时间在海南岛拍摄《军民团结一家亲》音乐电视的感悟:“尽管我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但是我通过音乐了解了那个时代,也认识了那段历史。我只是作为一名演员,扮演了吴琼花这个角色,再现了当年红色娘子军的风采,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尝试,当年红色娘子军战斗过的地方,叫做琼海。所有摄制组的工作人员和导演,都觉得我们必须要到当年战斗的现场去拍。与我们合作的许多群众演员里,有好几位七八十岁的大娘,都是当年曾在那里战斗过的红色娘子军中的队员。这首经典的电影歌曲,无论从拍摄形式、场面,还是每个演员内心的表达方面,都是非常优秀的。”
梦鸽对于《新·民歌》,有着自己的认识:新,首先要突出现代意识。过去的传统民歌,都有着非常浓厚的地域风情,《新·民歌》其实就是在传统民歌原有的基础上,从音乐形式、内容中传达出更新、更现代的一种意识。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