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消逝中的风情:藏地手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6858202
  • 作      者:
    陈丹[著]
  • 出 版 社 :
    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7
收藏
作者简介
    陈丹,从小就酷爱手工酷爱旅行。行走各地买来的要来的捡来的手工艺品足可以塞满三个大衣橱。念大学的同时进八媒体行业工作十年来积累了许多传统手工艺方面的报道及几本关于藏区的著作,因工作需要数次进藏后来强烈爱上西藏到拉萨居住了一年有余。
    在拉萨定居的那段日子里我常常背了包独自到藏区各地游走。
    最喜欢逛寺庙因为西藏最精美最有价值的手工艺术品都集中在那里建筑绘画雕塑都强烈鲜明硬朗地张扬着它们是宗教文化与高原文化结台的硕果;也很爱民间的手工艺品它们质朴实用充满了藏族人的智慧与个性最爱的还是那些手工艺人——那些安安静静聚精凝神的人们内心安然才可以用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去制作一件手工艺品那绚烂的世界就是在他们的手中诞生的。
    但是看到这些手工艺术的珍品和延续千百年的技艺在现代工业和商业的冲击下渐渐消逝我深切地感到心痛和焦虑这些艺术的珍宝是不可复制的如果不及时抢救它们将永远地消失在我们的视线以及记忆中那是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后人感知历史的依据没有了它们我们的子孙对自己民旅的精神依托将不复存在。
    我会为它们做点什么的不只是写作这本书。
展开
内容介绍
    佛教绘画的历史可追溯到释迦牟尼时代。那是一个拈花微笑都会觉悟的时代,所以当画师要为世俗人间留下度化众生的佛陀形象,是对着佛陀在明镜般的水中映下的倒影而描摹的。西藏的每个受过传统训练的画师都会如数家珍一般讲述这美好的传说,包括西藏的第一幅唐卡是吐蕃王松赞干布用自己的鼻血画就的护法女神白拉姆。但是传说通常不足为凭。有人云,唐卡源于吐蕃时的文告和僧人讲经说法时随处悬挂的布画,历史长达1400多年。也有人深信早在更为久远的象雄古国便已出现,用以传播巫术的土著宗教。
    但不论何时,唐卡的形式必定与游牧部族的生活经验相关。西藏人与他们的牲畜在辽阔而荒凉的高地上逐水草而居,裹成一卷的唐卡成为漫漫长途中随身携带的庙宇。唐卡甚至与西藏人的命运有十分隐秘的关系。对于活着的人来说,是为了祈祷、礼拜和观想;而当亲人去世,根据卦算,家人会请一幅具有特殊意义的唐卡,画的是护佑亡者度过中阴阶段的保护神。也有很穷的人家请不起唐卡,但他们对唐卡并不陌生,因为每一座寺院都高悬唐卡,伴随着他们获得慰藉的一生。
    西藏人把唐卡画师统称为“拉日巴”,意思是画佛或神的人。仿佛芸芸众生中,有一些被选中的人接受了描摹某种永恒的任务,他们往往是寺院的僧侣或民间的祖传世家。一幅唐卡的绘制,也就是一次神佛重现的过程,自有一份代代相传的范本,须得遵循。而范本往往隐匿于密乘的经典之中,记载着至少8种成套的造像尺度,无论是姿态庄严的静相神佛还是神情威猛的怒相神佛,所有的造像都有相应的比例,不得修改。
展开
目录
总序 江山多娇 魂脉永系

第1章:方寸之中的佛国——擦擦
第2章:果果的陶罐
第3章:浓墨重彩的宗教艺术——唐卡
第4章:寻找易贡彩虹刀
第5章:鬼神的具象面扎
第6章:记录在木板上的信仰
第7章:泥塑——用“心”从泥里“请”佛
第8章:藏地铜器和“云南制造”
第9章:闪耀在藏区的云南银器
第10章:尼西黑陶——黑如漆光如玉
第11章:织得天上一段锦
第12章:一沙一世界一石一天堂
第13章:铺天盖地的绚烂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