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十一五”全国规划教材·高等美术院校教学推荐教材:浮雕课堂教程》是以泥塑浮雕基础教学为主的,它简单地分为概述、简史、构成要素、技法和浮雕欣赏等几个部分。涉及创作和设计方面内容不多。并且由于编写过程中,因时间的关系和篇幅的限定,简史部分只将中外浮雕史上重点的、有影响的部分时期和作品加以简单的介绍,而未作介绍的时期和作品,或略之、或以图片的形式摘选于欣赏章节内。尽管如此,还远远达不到重点作品的全部,因此还只算是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吧。
浮雕根据空间起伏的程度不同,以及局部的透空处理,又分为高浮雕、浅浮雕和镂空浮雕。
高浮雕形体压缩比例小,起伏较大。因此,在形体塑造上更接近圆雕,甚至于某些局部的形体完全采用圆雕的方法处理。例如:法国著名的凯旋门建筑装饰浮雕《马赛曲》(图1-9),就是高浮雕的成功之作。雕塑家将高浮雕当成圆雕来处理,通过上下两部分人物的紧密呼应和丰富的起伏变化,以及相互交错关系,体现了严整的韵律,给人以强烈的动势感和立体美的艺术享受。又如位于美国布莱克山拉什穆尔峰的《美国国家纪念碑》(图1-10),雕塑家加特森·博格伦姆也是采用近乎圆雕的处理手法,将四位在美国历史上作出重要贡献的总统形象刻于山上;巨大的形象写实逼真,气魄宏大,雄伟豪迈,气壮山河。由于这里地势高耸,光线充足,因而形成了很好的视觉效果。虽然这些高浮雕近似圆雕,甚至局部采用圆雕的手法塑造,但从视觉角度和它们所依附的建筑物以及山体的整体上看,仍然是二维的,所以它们还都属于浮雕的范围。
浅浮雕起伏较小,平面性较强,形体压缩也比较大,在塑造特征上更接近绘画,并且在空间表现上,也不是依靠实体,而更多的是靠透视和错觉。例如:以长城为设计图案的《钱币》(图1-11)和南斯拉夫木雕《射手》(图1-12)等。都是很好地运用了浅浮雕的手法,在有限的塑造空间里,表现了丰富的形象内容以及多层次的人物和空间关系。
……
前言
第一章 浮雕概述
一、浮雕的定义和特点
二、浮雕的种类
三、浮雕的形式
四、浮雕的表现样式及功能
第二章 浮雕艺术的发展简史
一、外国浮雕艺术发展简史
二、中国浮雕艺术发展简史
第三章 浮雕的基本构成要素
一、光在浮雕中的作用
二、浮雕中的轮廓线与“起位”
三、浮雕的形体压缩
四、浮雕的形体透视
第四章 浮雕的表现方法
一、比例压缩法
二、错觉法
三、起位法
四、其他方法
第五章 浮雕设计的基本要点
一、浮雕的构图形式
二、浮雕的厚度
第六章 浮雕技法
一、临摹
二、石膏像压缩练习
三、浮雕头像写生
四、浮雕人体写生
第七章 浮雕的翻制
一、石膏翻制
二、玻璃钢翻制
三、表面效果及材质的仿制
四、锻铜
第八章 作品欣赏
后记
参考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