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上古汉语同源词意义系统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100052947
  • 作      者:
    黄易青著
  • 出 版 社 :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日期:
    2007
收藏
内容介绍
    《上古汉语同源词意义系统研究》论证了上古汉语意义系统中视觉范畴内形态、质量、量变和组构四部分内部以及四部分之间各种意义的有系统、有规律的相通关系,从而证明其为一个各种意义可以相通的关系网络。全书分5章,具体内容包括词源意义系统研究、同源词组织关系的三个层次、源义素的实质与意象对事物特征的理解、认识对运动特征理解的概括性与意象的概括性、训诂学的比较互证法及其对现代词源学的启示等。
展开
目录
序<br>序二<br>例言<br>绪论 词源意义系统研究:从训诂学到词汇语义学的艰难跨越<br>一、前人同源词研究的发展方向及其留给当代的课题<br>二、词源意义系统研究的时代意义<br>三、词源意义系统研究的思路<br>第一章 上古汉语同源词<br>第一节 同源词的组织关系<br>一、同源词组织关系的三个层次<br>二、词族的谱系形式<br>第二节 同源词的声音关系<br>一、确定声音关系的主要根据和标准<br>二、确定古音字词古音地位的原则和视角<br>三、音近音转的原因<br>第三节 同源词的意义关系<br>一、词源意义与词汇意义的不同<br>二、同源词意义关系的两种性质<br>三、词源意义关系的类型和层次<br>第二章 词源意义<br>第一节 词源意义归纳与分析的方法——义素分析法<br>一、词源意义的发掘与揭示<br>二、同源词义素分析法<br>第二节 源义素的实质与意象对事物特征的理解<br>一、源义素的实质——意象<br>二、意象:认识对运动特征的理解<br>三、认识对运动特征理解的概括性与意象的概括性<br>第三章 词源意义的变化发展与意义系统的结构<br>第一节 观察词源意义变化发展的方法——比较互证法<br>一、训诂学的比较互证法及其对现代词源学的启示<br>二、古代训诂实践中的训释原理<br>三、运用训诂以求义通的义例<br>第二节 词源意义的变化发展<br>一、词义的引申——词源意义变化发展的表现形式<br>二、词源意义的变化发展<br>三、词源意义变化发展的原理<br>第三节 词源意义系统的结构主义阐释<br>一、词源意义系统结构的理论阐释<br>二、词源意义系统的“转换规律”<br>三、词源意义系统的个性<br>四、词源意义系统的共性<br>第四章 上古汉语同源词意义系统的元素及其组织结构<br>第一节 意义系统元素的分析归整<br>一、构建意义系统的材料及其义蕴<br>二、古代训诂对词源意义、意义关系及意义内涵的揭示<br>三、意义系统的元素——源义类的归整<br>第二节 意义系统的元素及其组织结构关系<br>一、叙例<br>二、共性意义系统的源义类及结构关系表<br>第五章 上古汉语同源词的义通关系<br>第一节 同源词义通关系的证明程式<br>一、同源词义通关系的证明方式<br>二、同源词义通关系的证明程式<br>三、同源词义通关系的证明次序<br>第二节 视觉范畴中形态范畴的义通关系<br>一、动态子范畴的义通关系<br>二、形状子范畴的义通关系<br>三、动态与形状子范畴之间的义通关系<br>四、感觉范畴同族词义通判断标准、证明模式及同源结构<br>第三节 视听触味嗅五种感觉范畴之间的义通关系<br>一、视听触味嗅之间的意义相通关系<br>二、通感反映的词义运动规律<br>第四节 心智范畴与感觉范畴的意义关系<br>一、心智范畴的义类<br>二、心智范畴中各义类之间的关系<br>三、心智范畴与感觉范畴之间的意义关系<br>四、共性意义系统结构和义通关系在证明同族关系中的运用<br>结语<br>主要参考文献<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