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理论与方法的择定
第二节 汉语词汇分类理论与实践
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是基于分类的。分类是“广泛规定的分级的科学”,是根据语义将词语进行有序化、系统化的相似特征群组类聚的工作。分类中各词语在相应的等级链中有特定的上下位含义。层次性、等级性是系统的重要特征,而层次是通过语义分类形成的,成功的分类实践本身就是对词汇语义系统性的证明与描写。同时,语义分类是研究语义关系的基础,是有序语义关系的总体形态。对于语义分类,最大的也是最根本的问题是怎样科学地划分类别,如何按层级关系进行大类-小类-实例成员的划分。
一 语义场理论和原型范畴理论的分类观念
传统的语义场理论有自己的分类方法。在某个语义场中,我们看到的是由上到下的层级性,而在确定语义场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从下往上,先建立最小范围的子场,确定它的类属,一般会由这一类属的共同义素来命名上一母场,再往上一层层地推出上一级母场,这样就可以建立语义场的树型结构。这种分类研究的局限之一在于它是基于经典范畴的操作方法,分类时对于兼类等现象会犯“一刀切”的错误或出现无法处理的结果。
认知语义的原型范畴理论可以弥补语义场分类的一些不足。该理论有两个重要的理论基点:一是将范畴的成员分为原型成员、一般成员、边缘成员;二是认为范畴的边界是模糊的,原型范畴显示出家族相似性结构,呈现出一定的梯度。根据原型范畴理论,认知语义学派将语义范畴分为基本范畴、上位范畴和下属范畴,从认知角度先确立基本范畴,然后根据基本范畴来建立相应的上位范畴和下属范畴。它突破了经典范畴理论成员地位平等、靠共同特征武断分类的不足,也突破了语义场分类中的自下而上类聚的单一性,在本研究的法律词义上下义语义模型建构中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