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br>序言<br>第一章 时枝语法的基本体系<br>1.1 萌芽期<br>1.2 探索期<br>1.3 髟成期<br>1.4 完善期<br>1.4.1 《国语学原论》的理论建构<br>1.4.2 《日本文法 口语篇》的现代日语语法体系<br>1.4.3 《国语学原论 续篇》对《国语学原论》的继承与发展<br>第二章 时枝诚记的语言观——语言过程说<br>2.1 语言过程说产生的历史背景<br>2.1.1 日本本土日语研究的积淀<br>2.1.2 索绪尔结构主义语言理论的出现<br>2.1.3 时枝诚记的个人经历<br>2.2 时枝诚记研究语言的态度与方法<br>2.2.1 语言研究的态度<br>2.2.2 语言研究的对象与方法<br>2.3 时枝诚记的语言观<br>2.3.1 对索绪尔语言理论的批判<br>2.3.1.1 索绪尔的语言理论与国语学<br>2.3.1.2 语言对象的分析与langue概念的成立<br>2.3.1.3 关于“言语”(parole)与“语言”(langue)的关系<br>2.3.1.4 关于作为社会事实(fait social)的“语言”(langue)<br>2.3.2 语言过程说的主要观点<br>2.4 时枝语法的“主体性”回归<br>2.4.1 时枝回归“主体性”的几个方面<br>2.4.2“主体”的多重意义<br>2.4.2.1 行为者<br>2.4.2.1.1 语言行为的行为者<br>2.4.2.1.1.1 表达行为的行为者<br>2.4.2.1.1.2 理解行为的行为者<br>2.4.2.1.2 动作性行为的行为者<br>2.4.2.2 相对于客体的“主体”<br>2.4.2.3 主要构成部分<br>第三章 语言过程说的哲学基础研究<br>3.1 胡塞尔的意向性理论<br>3.2 意向性理论对时枝语法的影响<br>3.2.1 何以说意向性理论帮助时枝理解了语言四种论<br>3.2.2 意向性理论对时枝语言观的影响<br>3.2.3 意向性理论对时枝语法的具体影响<br>3.2.3.1 对单词分类的影响<br>3.2.3.2 意向性理论与对语言的两种角度<br>3.2.3.3 意向性理论与语言存在的条件<br>3.2.3.4 意向性理论与语言过程说<br>3.3 语言过程说的基本特点<br>3.4 反思语言过程说<br>第四章 语言过程说与言语行为理论<br>4.1 奥斯汀的语言观<br>4.1.1 逻辑语义学的基本观点<br>4.1.2 叙述性话语与施为性话语<br>4.1.3 言语行为理论<br>4.2 语言过程说与言语行为理论<br>参考文献<br>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