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岑仲勉中外史地
考证的学术风格
“匹夫而为百世师”的韩愈,在其名文《答刘正夫书》中,以斩钉截铁的语气指出学术史上“功”与“名”、“立”与“传”的因果关系:“用功深者,其收名也远;若皆与世沉浮,不自树立,虽不为当时所怪,亦必无后世之传也。”
谢世将近半个世纪的岑仲勉先生,以其刻苦自励的学术生涯和博大精深的学术成果,为上述精神生产的历史经验提供了新的具体例证。作为“中国出版集团学术著作出版资助项目”,中华书局于2004年影印出版了《岑仲勉著作集》15种17册,“以应急需”。这种“后世之传”的方式,颇具现实意义,既使“坐冷板凳”者深受鼓舞,同时也足以令“文化快餐”失色。
岑著的知识覆盖面极广,诚如中华书局出版说明所言:“在隋唐史、先秦史、古代文献学、中西交通和民族关系、史地考证等方面,均卓有建树,为国内外史学界所推重。”我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曾忝列门墙,选修过岑仲勉先生的《隋唐史》。尽管聆教一年,但对其精微之处,领会甚浅,无传承之可言。下面仅就中外史地考证方面,略说仲勉先生的成就和风格,不贤识小,聊寄对一代宗师的感念之情,并借以自我鞭策,如此而已。
(一)一位“半路出家”的大家岑仲勉先生的学术道路,带有朴实无华的平民色彩,与士大夫式的精神贵族大异其趣。他生于清末顺德一个商人家庭,先辈经营粮米生意,虽通翰墨,但并非严格意义的书香门第。岑氏本人考史、校史、证史的深厚学养,也不是从学院式的人文教育中取得的,可说与所谓“科班出身”无缘。因此,直到晚年,岑先生仍毫不讳言地夫子自道:“仲勉早岁学识荒落,中年稍振刷,视苏老泉已瞠乎其后”。甚至在生徒面前,也乐于暴露而不是“包装”,往往戏称自己是“半路出家”。这当然是谦词,其实大可移作对仲勉先生的赞语,因为,他一“出家”就成家,很快就名动京师,被陈寅恪先生视为“南学”的代表了。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