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序——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副总编、中国少年报“知心姐姐”卢 勤
一次,一家单位请我去做家庭报告会,走到会场门口,只见充气的大红拱门上镶了两条飞龙。我忍不住笑了,真是“望子成龙”心切呀!
报告会一开始,我问全场的听众:
“期盼‘望子成龙’的父母请举手!”
场上一半人举起手。
“期盼‘望女成凤’的父母请举手!”
场上另一半人又举起了手。
接着会场上笑声一片,大家都觉得自己很可笑。
等笑声停下来,我说:“是呀,现在我们大多数父母都只有一个孩子,谁不希望自己惟一的儿子、女儿成龙、成凤呀!可是大家想过没有,何为龙?何为凤呀?要知道,传说中的龙生九子,九子也各有不同呀!有的儿子会呼风,有的儿子会换雨:有的儿子会喷水,有的儿子会负重……他们所以都称其为龙,正是因为他们各有各自的本事。如果让会呼风唤雨的儿子去驮石碑,那他一定会压趴下;如果让会负重的儿子去喷水,他恐怕使再多的力气也喷不出水来”。
同样,孩子也是有差异的,孩子也是各有长处的。有的孩子擅长音乐,有的孩子擅长美术,有的孩子乐于计算,有的孩子乐于写作;有的孩子善于思考探究,有的孩子善于组织指挥……让喜爱数学题的孩子去演讲,他可能会犯愁;让喜欢体育的孩子去当翻译,他也可能会很困难……
家庭教育,并不是把孩子培养成相同的人,而是善待每个孩子的个性,开发每个孩子的潜能,让每个孩子充分发挥长处,扬长避短,而不是十全十美,处处和别人攀比。
如果认为,只有考上清华的男生才是龙,考上北大的女孩才是凤,那一定对自己的孩子不满意。处处指责:“你怎么就不如人家呢?!”原本孩子学习成绩还不错,但由于过高的期望,反而让孩子变得无望,开始厌学、逃学、甚至辍学,最终放弃学业,自暴自弃。本来生下来是龙神,最后却变成了跳蚤,谁之错?是谁扼杀了孩子的发展?是谁扼杀了孩子的前途?
是我们教育观念上出现了误区,是我们自己出了问题。
为了孩子,我们必须改变自己,才能走出误区。
聪明的父母,不是不犯错误,而是不犯同样的错误;
智慧的父母,不是没有误区,而是善于反思,及时走出误区。
那么,如何走出误区呢?
今天,我隆重地向你推荐一本好书,德国女记者安德里亚?比朔夫所著的《教育者谬误手册——纠正教育者的谬误,让孩子感受教育是爱》。
这是一本很有价值的书。因为书中的238个教育谬误,不是作者在屋子里杜撰出来的,而是通过认真地调查研究,采访了20多位专业人士,查阅了大量专业书籍,并且加入自己的教子实践与思考后写出来的。所以你阅读时,会有一种和你交谈的亲切感,而且你会觉得她讲的问题,你都经历过,她讲的许多误区,你都有过。正因为她所讲的现象都源于生活,所以你会感觉此书贴近生活,十分实用。
这本书更大的价值还在于,引发人物去思考。作者是用一种科学的态度,告诉天下的父母教子是一门科学,要遵循自己孩子的成长规律,而不是照抄照搬别人的做法。科学在不断地变化,新的认识层出不穷,所以教育孩子不存在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不存在对每个家庭、每个孩子都一样奏效的公理定理。个体之间都是有差异的,因此每个家庭都有适合自身情况的方法。作者希望“面对种种误区,每位父母都能加入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形成自己的观点。”
我十分赞同作者这种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我始终认为,家教没有“百科全书”,天下没有哪条“秘诀”能拯救你的孩子,任何经验“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所以作为父母,读这本书时,要静下心来,面对自己的孩子,想一想,试一试,改一改。
想一想,你是否也进入了误区?
比如:你是否也认为“只有打孩子才是暴力?”过去你传承老祖宗的教子观“不打不成才”,现在你进步了,知道孩子是受《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的,随意打孩子是行不通的。但是,你是否意识到“对孩子不理不睬、侮辱、蔑视,让孩子承受超过他能力的责任和工作、给孩子很大的压力,这是另一种形式的暴力呢”?
再比如:你是否也认为“再多的表扬也不过分”?有的妈妈读了我写的《告诉孩子,你真棒》一书后,对我说,我整天对孩子说‘你真棒’,他怎么就‘棒’不起来呢?我问她,你说他‘棒’有具体的事情和理由吗?她说:“没什么理由,我说他‘棒’是希望他更‘棒’。”问题就出在这里。我十分赞同作者的观点,“最美好的体验并不是得到表扬,而是真正完成了一件事情。对于孩子来说,没有什么比他做成一件事情的喜悦以及体会到自己是有用的,更能促进儿童性格的发展了。”让孩子棒起来,不是空洞地说他棒,而是给他机会让他做事,让他切身体会自己有多棒!正像德国诗人和教育家让?保罗说的:“孩子和闹钟一样,不能一味地给他上弦,必须给他机会让他自己走。”自己走出的路,才是最值得自豪的。
试一试,这些方法对我的孩子灵不灵?
别人的做法不一定合适你的孩子,适合不适合,要亲自试一试才知道,道理像买鞋一样。
比如:怎样让孩子听话?
在孩子不听话的时候,你可能打过、骂过、罚过、可效果却不好,那应该怎么做呢?是不是可以“不去惩罚孩子,而是让他去感受并觉察自己行为所带来的后果?”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自作自受,让他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那么孩子就会从自身的经历中体会到“听话”会比“不听话”要好受些。试一试多种方法,就会总结出你的教子经验。
改一改,认识到自己教子观念不正确,就要勇敢改正。
比如:许多父母认为“再苦不能苦孩子”,所以“替孩子把一切想好”。大量的事实证明,父母替孩子做的事情越多,孩子能力越差;父母越怕孩子吃苦,孩子离开父母吃的苦就会越大;父母越是希望给孩子更多的快乐,孩子越是不快乐。因为父母的这种做法,剥夺了孩子独立思考的机会,无法享受自己独立来做决定的快乐。
一个二年级的上海男孩,在家什么事都由妈妈替他干。暑假,他参加了“知心姐姐”组织的“革命发现之旅”夏令营,和我们一起去了内蒙古大草原。160多个孩子中他最小,每天他都自己提着行李上车下车,今天住宾馆,明天住草原蒙古包,和大孩子一样跑来跑去,从不喊苦。回到上海,妈妈陪他去学琴,妈妈说琴很沉要替他拎着,他拒绝了:“不用,我能行,这琴一点也不重,比我的书包轻多了。知心姐姐说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妈妈眼泪都流出来了:“儿子,你长大了!”
父母要希望孩子喊出“我能行”,自己一定要放手。父母只要做小小的改变,孩子就会有大大的改变。
读别人的书,想自己的事。真心希望每一位爱孩子的父母都能和孩子一起成长,为了孩子,改变自己的世界。
“世界上本来没有路,走多了就有了路”。
教育孩子,也没有现成的路,自己要走出自己的路。
人的一生都在路上。父母和孩子是同路人,一边走,一边寻,走错了,再回来。请记住: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前言
在第一个孩子出生不久,我们得到了一条受益终生的建议。当时,一个已为人父的朋友来拜访我们,他惊奇地发现,我们夫妻二人说话时声音轻得几乎成了耳语,在房间中走动时也总是踮着脚尖,不敢发出一点声音,这样做只是因为宝宝正在睡觉。“你们啊,根本是自作自受,”我的朋友说,“如果小孩开始就习惯了在绝对安静的环境中睡觉,以后只要有一点动静,他就睡不踏实了。”多亏了朋友的建议,后来,尽管我们和平时一样大声地说话大笑,宝宝依然在小床上睡得安安稳稳的。
后来我又把这个建议转告了很多父母。有孩子的人总是会得到各种各样的育儿建议,我自己也乐于此道:我喜欢听别人的经验,喜欢人们相互帮助,生活因此可以变得更加简单。有人认为,很多建议都非常有用,但不是全都有效。这种说法当然是正确的。很多年轻的母亲会发现,到处都有热心人乐于向她们传授带孩子的经验或窍门,各种信息纷至沓来、塞满大脑,建议者原本一片好心,结果却让人如坠迷雾,更加糊涂。自己的母亲,婆婆,邻居,朋友以及熟人:每个人都向你提供各种带孩子和教育孩子的建议,大家各言其是,言之凿凿。你本想博取众家之长,结果到了最后往往会感到自己画虎类犬,不能让任何一方满意。你心怀歉疚,感到自己付出的努力和心血似乎远远不够。
父母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关心儿童教育问题。但是今天的家长却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的家长更感到不确定和恐惧。建立一个家庭不再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而成为众多生活方式中的一种。选择这种生活方式就意味着,父母对期待孩子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同时也为实现这一目标而给自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很多以往的教育模式现在已经失效。今天的孩子得到的比以往更多更好,但是他们看起来越发不容易满足而且要求更多。于是家长们扪心自问:“是我做错了什么吗?”“我还能做什么才能让孩子更加快乐呢?”
我写这本书的目的就是为了鼓励家长——继续相信自己和您孩子的感受。因此,我总是先仔细琢磨那些耳熟能详的育儿经验,然后向相关专家提问:“真的是这样吗?”渐渐地我发现,很多众所周知的育儿建议实际上有失偏颇。有些干脆就是信口开河,有些不但没有帮助,反而会使儿童教育复杂化。在调查研究中我还发现,一些流行的教育方法其实是认识的误区;而一些谚语和口诀根本是无稽之谈。有时我会发现,明明很简单的事情,在人们的想象中却又很复杂。同时,由于太想要把每一个环节都做到最好,很多父母往往弄巧成拙,适得其反。完美主义、自以为是和畏首畏尾都会破坏和孩子相处本应有的轻松和愉快。无怪乎著名诗人和教育学家让?保罗在两百年前就说过:“孩子和闹钟一样,不能一味地给他上弦,必须给他机会让他自己走。”
我既不是教育家,也不是儿科医生,我是一名记者。在职业生涯中,我学到了一个重要的工作方法,那就是提问。一路下来,我采访过二十多位专业人士,查阅了大量专业书籍,并且不断加入自己的思考。让我感到非常有用、重要亦或颠覆原有观念的令人惊讶的信息,最终都被我收集到了这本书中。另外,我总是不断地用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问题去纠缠我的朋友、熟人以及其他无辜的人们;我总是坚持着让我认识的母亲、父亲、孩子、保育员或教师等人给我讲述他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通过他们的讲述,我掌握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他们经常能找到一些让人吃惊的解决之道。这本书不是一部学术研究著作,它是一本帮助人们在纷杂的育儿建议中找到一些简单而正确方法的实用指南。书中绝大部分的话题都有更加精彩而深入的论著,每个话题下所注明的出处也有助于读者去进一步阅读与本话题相关的其他著作。
发现认识的误区并不是什么难事,只需要拥有健全的理智和些许记者职业所具备的敏锐嗅觉即可。真正的困难是如何在澄清错误之后找到正确的观点。在伦理教育的问题上,争议从未停止过。专家与专家意见相左也屡见不鲜。特别是,很多时候教育首先体现了一种经验和观念。因此,在本书中我经常针对同一话题列举出各种不同的观点。这样做,不是左右逢源的精明,而是希望能够提供给父母更多的可能性,让他们可以加入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形成自己的观点。毕竟我所总结出来的方法,决计不是面对每个具体问题一锤定音的最后解决方案。科学在不断变化,新的认识层出不穷,因此也许在某个问题上,今天认为是对的,几年或几十年后就会有新的看法。而且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不存在什么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不存在对每个家庭每个孩子都一样奏效的公理定理。个体之间都是有差异的,因此每个家庭都应找出适合自身状况的方法。对甲很合适的方法,到了乙那里也许会适得其反。因此,我始终强调,家长不要尝试那些感觉不好或无法承担后果的方法。当遇到难题的时候,应该主动到专业人士,例如儿科医生那里获取一些专业的建议。
这本书专门写给那些善于转换角度思考问题的家长。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引起读者对一些传统育儿方式的深入思考和反省,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能够多一些自然,少一些刻意。教育孩子无疑是非常让人劳累的,孩子们总是不断地要这要那,很少乖乖听话。于是很多当代的父母感到自己似乎渐渐成了孩子的奴仆,听任他摆布,时间一长他们甚至会觉得:这孩子天生就是来找我麻烦的。不!孩子只是要和你一起成长!孩子最深切的愿望就是得到父母的喜爱和承认。如果我们能够把孩子的优点和缺点一并宽容地接受下来,那将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最大保证,因为他就是他,这就是他本来的样子啊!
孩子总是试图满足大人的愿望,无论是好是坏。因此对家长而言,最大的挑战就在于,对孩子提出正确的要求,而不是那些空谈高调却难以实现的苛刻要求,应该让孩子不断感受到自信和信任所带来的正面激励。求全责备,结果只可能给孩子心理上带来长期的不安和焦虑感,这是不可取的。家长应该允许自己有时也会犯错,然后能和孩子一起面对错误。
本书中每一个单独的词条之间在内容上没有关联。因此,不必从头到尾逐页阅读本书,建议读者可以随意翻上几页,查找自己感兴趣的条目直接阅读。为了避免冗缀的重复,我在每一个词条下面都标注了与之相关的词条,您或许可以在这些文章中找到相关的例子或更加详细的论述。如果通读全书,读者可能发现有些地方有所重复——这是我刻意的安排,目的是让随意翻阅的读者也能立刻就抓住脉络,便于他们理解。
感谢所有在本书撰写过程中曾提供支持的教育学、心理学家、儿科医生以及其他专家。感谢各位慷慨地拿出时间来解答我的问题。特别需要感谢心理学硕士汉斯?贝尔旺格先生,他的专业经验、清晰的思维以及热情的帮助不仅对本书的写作、同时也给我个人的家庭生活带来了宝贵的支持和启发。真诚感谢多赫?毕茨-弗克默尔对我工作的大力支持,她不仅是我事业上的得力伙伴,更是一位难得的好朋友。所有受过我“刁难”的母亲、父亲以及孩子们,你们热诚的回答启发了我的灵感。在此,还要感谢我的几位女性友人,分别是安哥拉和我的姐姐海克,感谢能和你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和我就孩子的抚养和教育进行有益的讨论。我没有忘记奥力弗?托马斯?多姆扎斯基先生极为费心地为本书的修订和校对做出了大量工作。最后,深切感谢我生活的伴侣,我的丈夫米歇尔和我们的小宝贝们:能和你们在一起是我一生中最大的幸运。
于德国 慕尼黑
书摘1
说谎1
误区:孩子必须永远说实话
孩子在大约六岁或者七岁的时候还不善于区分事实和想象。心理学家将这个年龄阶段称为“魔幻年龄”,因为这时候孩子的想象力是如此强烈,以至于他们会相信自己的想象。如果一个五岁的孩子想象自己家里有一只小狗,那么在他的看来说不定真的存在一只小狗——即使只是在想象中,或者在一本卡通书中。这些虚构出来的东西并不是有意的谎言,而是表达了孩子一种活跃的想象。这种想象会因为孩子的渴望和愿望,恐惧与梦想而出现。
?错误?秘密
217-219
说谎2
误区:说谎应该受到惩罚
相互信任是一个团体正常运作的前提。特别是在朋友和家庭成员之间,我们希望每个人都能够以诚相待。所以,“你不能说谎”就成为教育孩子的最高戒律之一。借口和假话经常比孩子想掩盖的错误本身更让父母感到生气。尽管如此,因为孩子说谎就责骂他,羞辱他或者很严厉地惩罚他都是不正确的。这些做法会挫伤孩子的自信心——并且更坚定了他撒谎的动机。
如果人们能信任自己,就没有必要撒谎和找借口了。要使孩子建立起对自己的信心,必须使孩子有机会认识到自己的能力。这只有通过允许他们尝试——当然要与他们的年龄相符——做出一些决定才可能实现。同是记者和四个孩子母亲的珂赛尼亚?弗兰科尔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受管教过严并且很少有决定机会的孩子比有决定权的孩子撒谎多。
有的父母习惯于整天在孩子耳边唠叨,希望借此让孩子每天都过得顺利,他们的叮嘱中其实包括了很多不必要的指点。如果人们能注意这一点,就会发现孩子们在一天中是可以对很多事情做出决定的:比如早上吃什么样的果酱,是散着头发还是扎起马尾去幼儿园,阴天时是只穿夹克还是带着雨伞,或者蔬菜摊上哪条黄瓜最大应当买回家。如果父母在这时候没有提出异议,孩子就会感到受到了尊重,同时也树立了自信心。(上述方法可以使家人之间互相关心,改善家庭气氛。)
如果孩子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那么当他被问到“你为什么这样做?”的时候,孩子们通常会用沉默、眼泪、跑开——或者说谎来回答。他已经感觉到了藏在问题背后的批评,这让孩子不知如何是好。珂赛尼亚?弗兰科尔建议,这时不要从谎言入手,而要从实际情况入手:“你吃了雷奥尼的复活节巧克力兔子,现在你觉得自己做的不对。所以你就说你没有吃,对不对?”这样不至于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他就会解释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他也更容易面对自己的错误。因为他发现:我的父母不是因为要骂我才要知道事实,而是因为他们在乎我。
如果孩子在同样的情况下一再撒谎,如果孩子因为自己的谎言陷入困境,或如果孩子说谎时伴随着不寻常的行为如站起来,虐待小动物,打别人或伤害自己,这时父母应该去找专家如儿童医生或到教育咨询处寻求帮助,以便了解孩子可能遇到了什么问题,应该怎样帮助他们。(?咨询)
家长应该允许孩子知道即使是大人也不是一直说实话,比如社交中的客套话——但是也应该知道,即便是这样的不会伤害别人的“紧急情况下的谎言”也应该适可而止,否则就是在拿自己的可信度开玩笑了。与很多事情一样,父母的榜样作用这里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经常做一些类似逃票或旷工的事情,那么当他们发现孩子说谎时就不应该生气了。如果要求孩子一定不能说谎话,那么自己就应该同样说实话。
学前的儿童经常会幻想,这与撒谎无关。(?说谎1)在小学阶段,孩子就应该能分清楚事实和谎言了。如果他们撒谎,一般是有意的——大多是为了避免受到严厉的批评。
稍微大一些的孩子说谎大多是为了博得他人的好感而有意夸大自己的经历。如果孩子得到了足够的承认和重视,有成功的经历,就不需要再炫耀一些虚构的事情了。孩子们的爱好,孩子做的好事——例如参加环保小组——或者体育都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并帮助孩子更好的认识自己。
书摘2
34-35
奖励1
误区:孩子做家务应给予物质奖励。
孩子小时候都喜欢帮助大人干活。两岁左右的儿童会帮大人晒衣服或收拾碗筷;一年级的孩子会在周日早上起来翻遍整个冰箱给父母做一顿早饭,给他们一个惊喜。希望自己的孩子到十三四岁仍然能帮忙做家务的家长,要注意避免犯这样的错误:为鼓励孩子参加家务劳动而给予他们物质奖励。
奖励和赞美对于塑造孩子的行为有着重要作用。但是教育专家认为,过度频繁的奖励会起消极的作用,对孩子的成长不利。(?惩罚)它体现了父母对孩子的忽视以及一种高高在上的大家长作风。
要使孩子作为家庭中平等的一员并且健康成长,父母应注意让孩子承担一些他们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使他们能够努力协助父母塑造和谐的家庭生活(?义务)。一个六岁的孩子为家人买面包,这并不意味着家长需要买糖果来奖励他。 同样,家长也不需要承诺买雪糕来激励四岁的小孩饭后把碗筷收拾到厨房。
孩子所做的一切并不是为了获得物质奖励,他们希望参与到家庭生活中,像大人一样为家庭做出贡献。如果他们感到自己所有的努力都仅仅是为了获得一些奖励,他们如何能够产生集体意识和归属感呢?他们会感觉到自己是多余的人。如果家长坚持这种错误的教育观念,孩子就很容易变得看重物质利益,自私自利。他们会在心中树立一种错误的价值观,他们会时常问自己:“这样做我能得到什么好处呢?”(?表扬)
“我们使用奖励的方式来鼓励孩子做家务活,这是一个错误,我们拒绝了孩子对生活最基本的要求,”一位名叫鲁道夫?德莱克尔斯的作家这样认为。真正能够帮助孩子树立团队意识和责任感,使孩子感到自信的不是那些奖励,而是对孩子的赞扬、信任和要求。奖励可以带给他们暂时的快乐,但是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感到自己的价值,这能带来长时间的满足感和自豪感。(?帮忙做家务)如果孩子做了自己义务以外的事情,比如说帮助照顾弟弟妹妹,那么他们应该获得额外的奖励。(?兄弟姐妹3)
?奖励3?义务
来源:鲁道夫?德莱克尔斯,维奇?索尔茨《孩子带来挑战。现在我们该如何教育他们?》柯莱特-柯塔出版社,斯图加特,1997/哈里斯?克莱门斯,莱诺德?比恩《自我意识的孩子》莱贝克出版社,汉堡,1994/达尼埃拉?李毕希:《家庭团队》奥博斯特布林克出版社,1999
35-36
奖励2
误区:奖励是多余的
对于好的行为给予奖励是一种有效的儿童教育手段。就像我们通过合理的批评(?惩罚)可以让孩子分清是非一样。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孩子表现不错,我们只要表扬就够了。如果孩子把房间布置得非常漂亮,我们也不必专门买来糖果作为奖赏,只需要赞赏地拍拍他的肩膀,同时夸奖他就可以了。孩子在游戏中表现出色,我们竖起的大拇指和赞许的目光就可以带给他满足感。
家长不要总看到孩子的缺点,而要努力寻找孩子的长处。我们不应该总对孩子说:“不要动那个”,“你怎么又这样”,而应该常说“你做的很好”。
礼物或者电影票之类的物质奖励,家长应该谨慎使用,同时不要让孩子认为表现好获得奖励是理所当然的。一个奖励体系会比较有效,孩子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分次一步步获得奖励。
?奖励3?帮忙做家务?批评?义务?惩罚?零花钱
来源:采访心理学硕士汉斯?贝尔旺格,列息滕菲尔特心里教育咨询中心负责人
36-37
奖励3
误区:只有表现好才能获得奖励
当孩子有什么事情不愿意做的时候,适当的奖励会起到奇妙的效果。这时小礼物不是对孩子的贿赂,而是一种鼓舞,可以帮助他们走上正确的道路。特别是按照奖励体系进行的奖励。比如,一个五岁的孩子不让父母给自己刷牙,当然家长要首先告诉孩子保护牙齿的重要性。需要注意的事,即使孩子不听话,也不要强迫他刷牙。因为如果这样,孩子不仅仅会大哭大闹,他的自尊心也会受到伤害。但另一方面,作为家长,有义务对孩子的健康负责。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可以与孩子达成协议:如果孩子刷牙认真,就可以得到一张不干胶贴纸。然后把这些贴纸贴在一张画着十个小箱子的纸上,如果贴满了十个小箱子,孩子就可以得到冰淇凌作为奖励。因为经常好好刷牙的人,偶尔吃一些甜食对健康也不会有什么损害。
用同样的办法可以使那些在半夜闹个不停的小讨厌鬼们不再打扰自己父母的休息,当然前提是孩子的年龄足够大,能够执行他们和父母间的约定。用这样的方法也可以使家里的几个孩子和平相处,使家务活和学习显得更加有趣,这对于比较小的孩子常常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一个记录获得奖励情况的小本子可以让孩子们兴奋,因为它把孩子们的注意力从问题本身转移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上了。本子上记满了以后,通常也不需要给予孩子额外奖励,对孩子进行表扬就足够了。有时会遇到比较棘手的问题,如在青春期出现的厌学现象等。遇到这种情况时可以把奖励体系扩展为一个固定的制度,方便孩子在学校可以随时纠正自己的行为。
?冷饮?兄弟姐妹?家庭作业?义务?青春期?学校1?刷牙
来源:采访心理学硕士汉斯?贝尔旺格,列息滕菲尔特心里教育咨询中心负责人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