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先秦儒家的荣辱观
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提出了以“仁”、“义,,为标准的荣辱观,与当时的社会风尚有别,但其强调荣辱的自我感悟、自我评价思想,闪烁着真理性的理论光芒。在数千年历史长河中,先秦儒家的荣辱观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尤其是个体注重道德人格的养成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儒学的创始人孔子十分重视人生的荣誉追求。孔子曾经讲过:“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一个人怎样才能被世人传颂?在孔子看来,关键是一个人应去追寻什么样的荣誉。孔子认为人追求荣誉应当坚持“仁”和“义”的标准。“仁”是孔子君子人格的伦理结构和思想品德的永恒内涵。“仁”的内容很广泛,但其基本宗旨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认为人追寻荣誉“义以为上”。打开一部《论语》,孔子与弟子对话最精彩、最深刻、最集中的部分,就是如何做人的道理。仅是对于知耻,前后就论及13处之多,比如开篇的《学而篇》:“恭近于礼,远耻辱也。”是说行为只要恭敬合乎礼节,就能够免遭耻辱,因为“敬人者,人恒敬之。”《泰伯篇》:66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是说国家繁荣昌盛,你却不思进取,流于贫困,那是一种耻辱。如果国家动荡不安,你却聚财自富,贪图享乐,那也是一种耻辱。①可见,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就是君子所应履行的道德义务,也就是行为的当然之则。
孟子明确提出“仁则荣,不仁则辱。”这不仅是孟子向当时的封建君主提出的施政要求,同时也是孟子荣辱观的标准。在孟子看来,一国之君应能施仁政、爱人、亲民,“博施于民而能救众”。做到这一点,就是最大的荣誉;违背这一点,就是莫大的耻辱。而对于一个具有德性的人来说,仁就是应以天下之任为己任,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一个人一生之中做到了仁,他就获得了荣誉,反之,就是耻辱。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