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凭什么让学生服你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0675204
  • 作      者:
    关承华著
  • 出 版 社 :
    中国青年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7
收藏
编辑推荐
  ◎ 师生关系最彻底、最细腻的解读
  ◎ 从教近40年的教育专家倾情支招
  ◎ 用“脑”去思考教育,提高自己的教育深度、教育内涵、教育水平,达到让学生佩服的境界。
  ◎ 用“心”去理解学生,你给予他们平等与真诚,才会赢得他们不设防的信服;不带有伤害的教育手段,必定会让孩子折服。
  ◎ 用“情”去温暖和滋润还不够茁壮的小苗,他们并不是铁石心肠,心被焐热了,也会用真情来回应。
  ◎ 让学生信服、佩服、折服、心服口服,何愁教育不成功
  ◎ 《中国教育报》“2009年影响教师的100本图书”之《别和青春期的孩子较劲》姊妹篇
展开
作者简介

  关承华,北京市海淀区育英中学高级教师,海淀区优秀班主任,师德标兵,海淀区班主任学科带头人。从教32年,担任班主任、年级组长27年。曾获得北京市“紫禁杯”优秀班主任。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青春期教育等方面的实践与研究,形成了一系列有特色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曾多次接受中国青年报、腾讯网站等多家媒体的访谈,在中学生和家长中很有影响力。作品《别和青春期的孩子较劲》获得《中国教育报》“2009年影响教师的100本图书”奖。

展开
内容介绍

  “亲其师,信其道。”作为一名中学教师,凭什么让学生对你亲近有加?凭什么让学生信你所传之“道”?怎样才能收服每一个或多愁善感、或叛逆,或懵懂莽撞、或桀骜不驯的学生的心?怎样才能真正获得学生的佩服、信服、折服、心服口服?
  在《凭什么让学生服你(增订版)》一书中,作者用最平实的语言,最丰富的案例,讲述着作为一名时时处处关心,爱护着学生的普通教师,如何用心,用脑,用情去打动孩子的心,收获学生的爱。
  作者提出了很多全新的观点。《凭什么让学生服你(增订版)》一百多个教育实例就是一百多个饶有趣味的小故事,穿插在每个章节之中,展现了一位名师的教育艺术,机智幽默的对白,独具匠心的设计,妙趣横生的情境,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了作者育人的热情,也领悟到了教育的真谛。

展开
精彩书评
  我们是否付出真情与理解,让学生发自内心的信服?我们的教育方法是否得当、高明,使学生心悦诚服?我们是否用爱温暖和滋润了孩子的心,使学生绽放出最美丽的心花……如果没有,我们又凭什么让学生服你,又何来理由数落学生的不是呢?读了《凭什么让学生服你》这本书,我受益匪浅。
  ——扬州一中方老师

  教育是一门艺术,我会用我的心、我的情、我的思想、我的理念去为这门艺术而奋斗。虽然,我离关承华老师所说的境界还有很大的距离,但是目标已经确立,我将以不懈的努力来投入我的教学生涯。
  ——河北唐山年轻教师

  学会做一块“磁铁”,把学生吸引到你的身边,聚集在你的周围,送出你的真心,给出你的真情,发挥你的人格魅力,用爱与学生去交流,真正用好脑、心、情这三个字,拉近与孩子们之间的距离。
  ——热心读者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教师的人格魅力——让学生佩服
  “亲其师,信其道。”这里的“亲”不是指亲情、亲近、亲爱,学生对老师的“亲”更多的是一种由衷的佩服。而真正赢得学生佩服的,是老师深刻的文化底蕴和人格魅力——它需要我们在学习中不断积累,在实践中不断修炼。
  用人格魅力去征服学生
  当今青少年热衷于一些港台的影视歌明星,这种现象往往被成年人嗤之以鼻。但我在与学生的长期接触中却总是隐隐约约地感到这并不是事物的本质,在这些现象背后有一些孩子们心灵深处的东西可能我们没有发现。后来的一项调查印证了我的想法:我请一部分高一学生回答:你心中最崇拜的歌星与一位十分优秀的老师相比,你更喜欢哪一位?学生的回答大体归纳为:1.没有可比性;2. 喜欢歌星是暂时的,崇拜老师是永远的;3.让我们崇拜的老师太少了。这一调查使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第一,学生并没有真正丢失对事物的正确评价标准;第二,学生对老师的评价标准提高了,而这种评价标准的提高是时代发展赋予他们的,作为教师,我们不能要求学生去降低标准,而只能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从提高自身素质做起,把更多的学生吸引到我们身边来。
  老师吸引学生有着一个极有利的客观条件,即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和学生朝夕相处,老师良好的思想品质,渊博的知识,宽厚的胸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无时无刻不对学生有一种潜在的影响;老师的仪表、工作作风、工作能力、工作方法都会引来学生的评议;甚至老师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会给学生带来意想不到的“感觉”,这就要求为人师者努力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和感染学生,不仅仅局限于“为人师表”,而更应该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记得去年新高一军训时,中途下起了雨,孩子们在雨中继续操练,这时候班主任们由于没什么工作,去避避雨本是无可非议的,而我毅然走到雨中陪着学生们淋雨,心中似乎有一种更踏实的感觉。同学们纷纷被感动了,一再要求“老师您去避避雨吧,我们一定好好练”。事后学生们反映:“军训时还不熟悉您,但看到您作为岁数最大的一位班主任这样做,让我们一下子就了解了您,贴近了您。”
  前不久,年轻班主任杨洪杰老师遇到一个难题:一位同学在为集体去买奖品时自行车被盗,而且家长表示家庭生活不富裕。怎么办?不赔,于心不忍;赔,该由谁来赔?小杨老师求教于我,我首先提醒她,不要用“赔”这种说法,因为谁也不是直接责任人;作为班主任你首先拿出一点儿钱,在班里发出号召:“某某某同学是在为班集体做好事时把车丢了,她家庭生活比较困难,大家用自己的零花钱帮助她一把,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我首先带头捐出第一笔钱。”很快同学们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将近200元钱带着师生们的情意送到了那位同学手中。我把它归纳为一举多得:1. 受损失的同学得到了补偿;2. 启发和调动了同学们的爱心;3.增强了集体凝聚力,更重要的是杨老师的人格魅力得到了回报——在同学们中的威信和号召力进一步提高了。
  第二章 平等、真诚与理解——让学生信服
  “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凭什么信你所传之道?为什么同样的“道”有些却不被学生所接受?因为他们是孩子,孩子的特点是“先信其人,后信其道”,只有他感受到了老师的真诚与理解,才会对你所传之道有发自内心的信服。
  迟到的道歉
  郝齐,初中三年确实是个“双差生”(真的不愿这样评价他,但从品质到学业确实糟糕到了极点)。但我从没有放弃过他,谈话、家访、建立联系本等等,我使出了浑身的解数,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但是由于成绩太差,初三毕业时学校没有给他毕业证。离开学校前夕,由于冒领同学的30元钱,我又批评了他。毕业离校那一天,他在教室黑板上留下了一行大字:关老师是王八蛋。我委屈,也有愤怒,但是我坚信有一天他会自责的。没过多久,他找工作需要初中毕业证,我毫无怨言地到学校教务处为他说情,把毕业证交到他手里。不出我所料,一年以后,他醒悟了,明白了,到家里来看望我,表达了深深的歉意。虽然这是迟到的理解,但我认为够了,因为这既是理解也是一种安慰。
  日久见人心
  郭滔,一个个性非常强的男孩,什么事总是有自己独到(但不一定正确)的见解,尤其爱关注社会阴暗面,继而发表一些偏执的言论。高中三年里我没少为他操心,可是总感觉得不到他的理解,甚至在同学们赞扬我时,他却用“虚伪”二字来形容和评价我。我苦恼过,但我不服输、不甘心,不相信用自己的真情感化不了他。于是借一次聊天没聊完的机会,下午放学后我跟他一起回了家(他自己住一套房子),那可真是彻夜长谈,我们聊国家、聊社会、聊学校生活、聊个人意志,互相交流对对方的看法,直到后半夜三点,稍稍休息了一会儿后,我们又一块儿来到学校上班、上学。就从那天起,郭滔变了,理解了老师的苦心,修正了自己的行为表现,顺利考上了大学。大学毕业后见到我,十分动情地表示:工作后的第一个月工资我要给您花。我十分欣慰,因为此时他对我的理解是理性的,是最深刻的,最真挚的,因为他长大了;而在我们师生交往和互动的过程中,学生对老师的不理解是暂时的、是表面的,甚至是没有理可以讲的,因为他们毕竟是孩子。
  自从确立了“理解时间差”这种观念后,我感觉做学生工作更得心应手,更乐于投入,更增强自信了,而且每每在理解、换位思考的前期准备中就会萌发出许多解决问题的新办法,甚至“绝招”,不会再为跟学生较劲而钻入死胡同,免去了很多烦恼。因为我的理解、宽容或早或晚总会得到学生的理解和回报。
  第三章 高明的教育方法——让学生折服
  “亲其师,信其道。”为师者,让学生亲、让学生信,靠的是“内功”,而深厚的内功又一定表现为高明的,为学生所接受的教育方法,方法得当,即使是批评,他们也会心悦诚服。
  给学生一个意料之外
  学校教育是一门艺术,作为班主任,与学生谈话、开家长会、进行家访、处理违纪事件??等等,这些看起来琐碎,甚至让老师头疼的事情,如果在爱与理解的基础上,增加些艺术性,不仅增加事业成功的概率,而且乐在其中。“给孩子一个意料之外”就是一种处理学生问题的方式。
  我只能投降,但我心服口服
  李华,初三女生,性格内向,不合群,看卡通漫画成瘾,所有零花钱都用在买书上,积攒了一大木箱卡通漫画书。上课看是家常便饭,学习成绩全班倒数,前任班主任谈话、批评、没收均无效果。我接班后在即将召开第一次家长会时,她交给我一封千余字的长信,信中痛斥我不懂新文化、新时尚,告诉我看卡通漫画是世界潮流,讥讽我思想意识的落伍。父母亲撕过、烧过她的书,并不止一次地打过她,但她绝不屈服,仍旧要看下去,而且她预言家长会上我一定会给她告状,她等着家庭中一场暴风骤雨的来临,但不会让我看到满意的结果。接到这封信我尤如接到了一道“战表”,周围很多老师看后都被激怒了,我反而冷静了下来,因为我意识到她所谓的“预言”是揣摩了一般老师的心理和做法,她已经领教过了,于是我决定给她一个“意料之外”——家长会后我留下她的家长,并要求家长配合我,按我的方法去做:回家后不生气,不责备,表现出很高兴(这就是第一个“意料之外”);然后告诉她:关老师表扬你了,表扬你爱看书,不追星,这在现在青少年中还是比较少的(第二个“意料之外”);但是老师提出两个问题请你认真考虑一下:第一,你这样没有节制地看,对学习有没有影响?如果觉得没有影响,你的智力和能力不过如此,学习成绩只有这个水平,那关老师支持你继续看下去(第三个“意料之外”);第二,你上课看如果关老师不管,其他同学也上课看关老师该不该管?——家长完全按我的意思做了,没有出现她所预料的“暴风骤雨”,她反而被触动了,经过几乎一夜的思索,第二天她主动要求找我谈谈,我由于当天有别的安排而没有答应她,出乎我的预料的事情发生了:第二天是个星期日,她迫不及待地由父亲陪同,打听着找到我家,再一次要求和我交流,并表示谈好了她立即去理发馆把那很怪异的发型剪掉,要重新做人。这会儿是我被感动了,我让她坐在我身边,揽着她的肩,首先感谢她对我的信任,对昨天没和她谈表示歉意,然后推心置腹谈了很久。第二天的李华,头发剪短了,把一箱子卡通漫画书锁起来了,上课认真听讲了,学习成绩直线上升,期中考试从全班倒数提高到25名,期末又提到22 名。用她的话说:“您的这种对待学生的方式,让我无法再顽抗,我只能投降,但我心服口服。”
  第四章 爱的温暖与滋润——让学生心服
  “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亲其师”是有条件的,那就是首先感受到了师恩、师爱。与伟大的母爱相比,真情的师爱,温暖与滋润的是孩子们的心,而心花绽放才是最美丽的。
  用真情抚平学生受伤的心
  据我了解,目前中小学单亲家庭的孩子占每个教学班的8%左右。这些学生越来越引起学校以及班主任老师的关注与爱护,我们尽量做到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让孩子在平等和谐的环境与氛围中健康成长。但是据我观察,还有一部分学生正处在家庭矛盾的漩涡中,即:父母感情上出现了危机,或吵架或冷战,矛盾与纠纷不断,明明严重影响了孩子正常的学习生活,却又一味地要求孩子专心学习;明明孩子很苦恼,为了面子和自尊,在学校、同学面前还得加以掩饰,形成了强大的心理压力。这些孩子们的内心是很苦的,作为老师如果能够通过种种迹象及时发现并用真情去帮助他们,换来的必定是学生心理的健康和行为表现上的进步。
  王方圆,14岁男孩,初二年级学生。父母感情不合,在离婚的边缘徘徊,矛盾、冲突与分居的情境孩子早已看在眼里恼在心中,产生了极强的逆反心理,情绪低落,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成绩在班级里排在30名以后。期中考试结束后,我一方面做王方圆的心理调整,另一方面做了他爸爸、妈妈、爷爷、姑姑的工作,并求助于体育老师的协助(因为他特别喜欢打篮球)。两个多月的时间过去了,王方圆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状态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习成绩直线上升,期末考试从原来在班里的33名提高到了第12 名,成就感使他走上了一条良性循环的学习之路。
  按道理说老师是不应该介入学生父母的家庭纠纷的,但是对于王方圆——我的学生来说,他是家庭矛盾的受害者,是一个无辜的未成年人,作为老师我有维护他的合法权益的责任与义务。  在我不断地用心、用情去关心、安抚和开导他的过程中,明显感觉到王方圆在发生着变化:懂事了,情绪稳定了,学习努力了,一次次单元测验的成绩在提高。元旦前夕,他送给我的贺卡上写着“离您期盼的25名不远了”。于是我又趁热打铁:“如果你能够再努一把力, 超越25 名,关老师一定个人出资奖励你。”
  期末考试结束了,王方圆的四门主科总成绩在班里排到了第12 名。从期中的33 名到预期的25 名,再到现在的12名,这种学习上的巨大飞跃让我倍感欣慰。我兑现给他的承诺,在主题班会上,我把自己珍藏多年的中国国家足球队队员签名的足球送给了他,同学们热烈鼓掌,王方圆热泪盈眶;这个飞跃让王方圆找回了自信,在以后的学习中他一直在班里处于领先地位;这个飞跃让他的父亲惊喜之余还有满心的感动,在四川出差的他给我打来长途电话,喜极而泣,哽咽着向我表示感谢。
  一个在家庭矛盾漩涡中挣扎的孩子上岸了,当然他还需要我们的继续关心与帮助。而类似王方圆这种境遇的孩子几乎每班都有,他们渴望真情的援助,他们需要爱心的呵护,作为班主任岂能视而不见,怎忍心袖手旁观?
  家长、老师, 尤其是班主任, 不要忽视这小小的弱势群体, 用我们的真情帮他们一把,也许他们的命运就在我们的真情中得以改变。
  ……
展开
目录
再版前言  师德——学生心中的砝码
前言 让学生“服”,老师需要练好内功

第一章 教师的人格魅力——让学生佩服
“亲其师,信其道。”这里的“亲”不是指亲情、亲近、亲爱,学生对老师的“亲”更多的是一种由衷的佩服。而真正赢得学生佩服的,是老师深刻的文化底蕴和人格魅力——它需要我们在学习中不断积累,在实践中不断修炼。
☆ 首先教育好自己 
☆ 德——师之魂
☆ 班主任与班集体
☆ 关注孩子的道德底线
☆ 反思学生们的“不佩服”

第二章 平等、真诚与理解——让学生信服 
“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凭什么信你所传之道?为什么同样的“道”有些却不被学生所接受?因为他们是孩子,孩子的特点是“先信其人,后信其道”,只有他感受到了老师的真诚与理解,才会对你所传之道有发自内心的信服。
☆ 师生间理解的“时间差” 
☆ 瑜珈馆里的“差生” 
☆ 让孩子看一场NBA 总决赛 
☆ 抓住青春期教育的契机
☆ 小题大做与“大题小做” 
☆ 用心写就的学生评语 

第三章 高明的教育方法——让学生折服 
“亲其师,信其道。”为师者,让学生亲、让学生信,靠的是“内功”,而深厚的内功又一定表现为高明的,为学生所接受的教育方法,方法得当,即使是批评,他们也会心悦诚服。
☆ 给学生一个意料之外 
☆ 知耻而后勇 
☆ 响鼓也要重锤敲 
☆ 德育第一课 
☆ 尊重个性,因势利导 
☆ 主题班会上的点睛之笔

第四章 爱的温暖与滋润——让学生心服 
“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亲其师”是有条件的,那就是首先感受到了师恩、师爱。与伟大的母爱相比,真情的师爱,温暖与滋润的是孩子们的心,而心花绽放才是最美丽的。
☆ 用真情抚平学生受伤的心 
☆ 您是母亲 
☆ 为学生找回心理上的平衡 
☆ 一封珍贵的学生来信 

后记 惯性与惰性

附录1  老师,请嘴下留情 
附录2  无德无爱的老师毁了一个好孩子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