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教育史》笔记和习题详解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2293762
  • 作      者:
    金圣才主编
  • 出 版 社 :
    中国石化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7
收藏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中国教育史》的配套辅导书,配套教材有:《中国教育史(修订本)》(孙培青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简明中国教育史(修订本)》(王炳照等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基本遵循孙培青主编的《中国教育史》的体系,但为方便学生进行总结和比较学习,对个别章节进行了合并。本书共分11章,每章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复习笔记,总结本章的重难点内容;第二部分是课后习题详解,主要对孙培青主编的《中国教育史》的课后思考题进行了详细解答;第三部分是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精选部分名校近年考研真题和相关习题,并提供了详细的答案。
  本书特别适合各大院校学习中国教育史的师生以及在高校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参加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科目的考生使用。对于参加教育学专业职称考试和教育学相关科目考试的考生来说,本书也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教育史》笔记和习题详解》是《中国教育史》的配套辅导书,配套教材有:《中国教育史(修订本)》(孙培青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简明中国教育史(修订本)》(王炳照等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教育史》笔记和习题详解》基本遵循孙培青主编的《中国教育史》的体系,但为方便学生进行总结和比较学习,对个别章节进行了合并。《《中国教育史》笔记和习题详解》共分11章,每章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复习笔记,总结本章的重难点内容;第二部分是课后习题详解,主要对孙培青主编的《中国教育史》的课后思考题进行了详细解答;第三部分是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精选部分名校近年考研真题和相关习题,并提供了详细的答案。
  《《中国教育史》笔记和习题详解》特别适合各大院校学习中国教育史的师生以及在高校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参加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科目的考生使用。对于参加教育学专业职称考试和教育学相关科目考试的考生来说,《《中国教育史》笔记和习题详解》也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展开
精彩书摘
  1.1 复习笔记
  一、教育的起源和古代学校的萌芽
  1.原始社会生活与教育的起源
  教育是和人类社会同时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人的生产劳动、社会生活的需要和人类自身身心发展的需要。
  在原始社会,教育不是专门的社会活动,还没有从具体的生产部门中脱离出来;教育具有社会性和无阶级性,面向全体社会成员;其教育内容十分简单,目的在于传授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以及社会生活常识,包括生活习俗教育、原始宗教教育(对自然、图腾、鬼神、祖先的崇拜)、原始艺术教育(歌唱、舞蹈、绘饰、雕刻等)、体格武力训练等;主要途径是通过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实践来进行,没有专门人员和专门机构,教育手段是语言,口耳相传,观察模仿。
  对教育的起源,曾经有不同的观点,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提出过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美国心理学家孟禄提出过“模仿起源说”。前苏联教育界依据恩格斯思想提出教育的“劳动起源说”,从20世纪50年代起一直为我国教育理论界所赞同和接受。80年代开始,我国学者对其提出不同看法,虽然未取得共识,但是对进一步认识问题是很有益处的。
  2.古代学校的萌芽
  学校是人类社会和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学校大概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或奴隶社会初期。学校萌芽的主要原因有:①青铜器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劳动生产有了剩余,贫富差别、脑力劳动分工初步出现,使一部分人得以脱离生产劳动专门办教育;②社会事务日渐复杂,需要培养专门人员进行管理——社会需要;③文字的产生为日益繁复的社会知识和自然知识的积累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同时也造成了产生学校的现实需要。
  古籍所记载的最早的学校有两种:一是“成均”,我国唐虞以前的五帝时代(前2700)已有大学,名叫“成均”。成均是全体氏族成员聚会、娱乐、举行某种规模较大的宗教祭祀活动,或向氏族成员宣告氏族首领教令及决定的场所,“成均”的教育内容,以乐教为主。二是“庠”,传说中虞舜时代的学校,兼有养老、藏米之所,并且已有大学、小学之分。养老的场所逐渐成为传授生产、生活经验和知识的学校。氏族社会末期,已有最初的等级,老人有国老、庶老之别,敬养的场所也就有不同,遂形成所谓“上庠”、“下庠”、“米廪”等学校。
展开
目录
第1章 先秦时期的教育
1.1 复习笔记
1.2 课后习题详解
1.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

第2章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
2.1 复习笔记
2.2 课后习题详解
2.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

第3章 隋唐时期的教育
3.1 复习笔记
3.2 课后习题详解
3.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

第4章 宋元时期的教育
4.1 复习笔记
4.2 课后习题详解
4.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

第5章 明朝的教育
5.1 复习笔记
5.2 课后习题详解
5.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

第6章 清初至鸦片战争前的教育
6.1 复习笔记
6.2 课后习题详解
6.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

第7章 鸦片战争时期的教育
7.1 复习笔记
7.2 课后习题详解
7.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

第8章 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
8.1 复习笔记
8.2 课后习题详解
8.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

第9章 维新运动到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
9.1 复习笔记
9.2 课后习题详解
9.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

第10章 辛亥革命到大革命时期的教育
10.1 复习笔记
10.2 课后习题详解
10.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

第11章 国民政府到新中国成立前的教育
11.1 复习笔记
11.2 课后习题详解
11.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
附录:国内外教育学经典教材简评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