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创新教育:中国教育范式的转型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532843246
  • 作      者:
    张志勇著
  • 出 版 社 :
    山东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4
收藏
作者简介
    张志勇,山东省东平县人,1963年9月19日生。1985年曲阜师范大学毕业。先后任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实习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副所长,中国教育电视台山东台、山东教育电视台副台长兼总编室主任、研究员。现任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研究员,兼任国家督学,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副理事长兼目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1986年始从事目标教学研究,共同创建了影响广泛的目标教学流派,被誉为“当代教学实验的四大家族”之一。《义务教育教学新体系》(合著)系目标教学代表性著作。1989年,针对中小学理性教育至上、道德教育弱化的倾向,提出了“还人类教育的另一半——情感教育”这一重要思想。1993年国内第一部从教育学、教学论角度论述情感教育问题的专著——《情感教育论》,被誉为“为中国教育学科的情感教育研究做了重要的、系统的开拓性工作”,“是当代中国教育理论园地一本不可多得的研究性著作。凡欲涉足情感教育领域的人,
展开
内容介绍
    《创新教育中国教育范式的转型》以山东教育的创新改革经验总结为实例,从我国教育的现状、世界的发展、我国教育未来的趋向和出路等方面分析研究了创新教育的必要性,从教育多方面内容来得出教育改革进行创新教育的实践活动:学校教育将由“接受性教育”向“创新性教育”转变。
展开
目录
总序  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教育
引论  中国教育范式的转型
时代呼唤:中国教育转型
道路抉择:对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超越
创新教育:基于实践的理论建构
范式转型:从“接受教育”走向“创新教育”

第一章  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奠基
中国的辉煌与衰落
辉煌——农业文明的领跑者
衰落——工业文明的落伍者
奋起——机遇不可再次丧失
中国的发展与挑战
经济全球化并未给所有国家带来福音
中国发展面临的挑战
教育是国家竞争力之母
中国教育的百年探索与历史抉择
20世纪我国教育发展的三个阶段
教育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战略地位的确立
我国教育的危机与反思
历史性的抉择:从“接受教育”走向“创新教育”

第二章  以培养创新性人才为基本价值取向
创新:时代的最强音
创新概念的提出及其发展
创新的内涵
创新的教育学意义
创新与教育的关系
对创新教育本质的认识和探索
从创新、教育创新到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的本质
创新教育与有关概念的关系
创新教育的特征
社会基础:未来社会的知识经济
教育目标:以能力为本
理论基础:人脑的“潜能开发理论”
实践模式:多维互动教育教学模式
评价模式:多元评价与管理模式

第三章  创新发展是人的本质发展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提高民族创新能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
创新思想为创新教育提供了方法论
创新素质是教育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创新思想指明了创新人才成长的规律
主体性活动:创新人才成长的关键
影响创新人才发展的内在因素——素质
影响创新人才发展的外在因素——环境
影响创新人才发展的活动因素——主体性活动
创造性:人的全面发展的集中体现
创造性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之一
脑科学为培养人的创新素质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
心理科学揭示了人的创造力的本质及其培养规律
多元智力:人的创造力的解放
加德纳和他的“多元智力理论”
多元智力理论对传统智力理论的新发展
多元智力理论对创新教育的启示
建构主义:把人的发展置于主体性之上
建构主义的认识论
建构主义的学习论
建构主义的教学论

第四章  创新教育思想:向传统的“三中心”告别
教育的物质贫困与精神贫困
教育的精神贫困比物质贫困更可怕
教育思想创新的历史使命——向传统的“三中心”告别
教育主体观的创新:从“教师中心”走向“学生为本”
教师与学生关系的历史沿革
教育主体观的抉择:“教师中心”还是“学生为本”
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主体观的基本主张
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教育教学创新的核心
教育质量观的创新:从“知识中心”走向“能力为本”
新旧教育质量观的冲突:教育到底应该给予学生什么
教育质量观的抉择:“知识中心”还是“能力为本”
以能力为本的教育质量观的基本主张
学生发展观的创新:从“课堂讲授中心”走向“活动建构为本”
传统课堂教学的三种模式及其弊端
活动、活动教学与学生的发展
学生发展观的抉择:“课堂讲授中心”还是“活动建构为本”

第五章  创新教育培养目标的多维视野
科技革命与“新基础观”
科技革命对我国“双基”教学观的四个挑战
对传统基础观的五点反思
“新基础观”的基本内涵
可持续发展与“新文明人观”
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观的确立
可持续发展观对当代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新文明人观”的基本内涵
诚信经济与“新德育观”
市场经济对“诚信经济”的呼唤
由“诚信经济”看我国传统德育存在的三大弊端
“新德育观”的基本内涵
能力社会与“新能力观”
从“知识社会”走向“能力社会”
从“认知的能力观”走向“实践的能力观”
“新能力观”的基本内涵
国际化社会与“新素质观”
我们正在走进国际化社会
国际化社会与教育改革的国际化
“新素质观”的基本内涵

第六章  创新教育课程:为学生的创新发展搭建教育平台
创新教育的课程理念
从国家课程到学校课程
从必修课程到选修课程
从知识课程到实践课程
从教师课程到学生课程
从预设课程到生成课程
让学生在人文教育中学会做人
人文教育的意义
人文教育存在的问题透视
人文教育课程的改革与创新
让学生在科学教育中学会探究
科学教育的意义
科学教育课程创新的趋势
科学教育创新的构想与实践
让学生在实践教育中学会创新
实践教育的意义
我国实践活动课程的沿革与发展
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让学生在自主教育中学会发展
自主教育的意义
自主教育是国外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
自主教育的实施——学生课程的开发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创新
课程资源开发与创新的原则和要求
课程资源开发与创新的四维空间
课堂教学内容的开发与创新

第七章  让学生在活动建构中自主发展
活动建构教学论的基本主张
因学定教
生活重建
多维互动
活动建构
动态生成
活动建构教学过程的本质
过程本质:“智慧复演”
心理机制:从接受走向发展
基于生命关怀的“全人教育”
基于知识学习的“智慧教学”
活动建构课堂教学的基本阶段
构建动场
自主学习
交流探究
综合建模
活动建构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
以自主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以问题探究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以情境体验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以实践活动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活动建构课堂教学评价的新视角
课堂教学的“效率度”
课堂教学的“开放度”
课堂教学的“新颖度”
课堂教学的“幸福度”

第八章  创新教育策略:让学生经历智慧之旅
课堂教学开放策略
学生心理的开放
教学内容的开放
思维空间的开放
教学结果的开放
挑战性教育策略
鼓励学生向教师挑战
鼓励学生向课本挑战
鼓励学生向权威挑战
个性化教育策略
个性化课程
个性化教学
个性化作业
多元智力开发策略
光谱方案
艺术推进方案
以多种智力为核心的学习中心
实践教育策略
代替即意味着扼杀
重视劳动教育的智慧价值
自然教育——引导学生走向科学好奇的重要途径

第九章  把创新教育建立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平台上
科学技术与人类教育
语言的出现
文字的出现
印刷术的推广应用
电子技术的应用
现代教育技术与当代教育
教育观念
教育制度
教与学的方式
现代教育技术的价值
现代教育技术与创新教育
计算机辅助教学
网络教学
网络学习与研究
现代教育技术对创新教育的意义

第十章  超越自我:创新教育评价的本质
倾斜了的教育评价观
与素质教育理念相背离
阻碍学生的个性发展
评价功能的异化
教育评价的新理念
鼓励学生不断超越自我的教育评价本质观
多元化的教育评价价值观
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评价目的观
反馈矫正为中心的教育评价功能观
教育评价的构想与实践
学校教育质量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学业成绩的多元评价模式
学科教学质量评价的内容和形式
以学习领域为单位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第十一章  创新教育管理:为自主发展提供制度性保障
学校教育管理的新理念
从“管理”到“服务”
从“控制”到“解放”
从“用人工作”到“用工作育人”
从“勤奋优先”到“效率为上”
打造学校生存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从“升学率竞争”走向“人力资源建设”
从“物质化学校”走向“数字化学校”
从“规范化学校”走向“个性化学校”
从“教学型组织”走向“学习型组织”
从“校园文化”走向“学校精神”
制度创新:教育管理创新的关键
自主选课
走班制教学
教学民主
教学资源开发与开放
教学反思
学分制管理
管理机制
建立“教学一科研共同体”
学校教育管理方式的战略性调整
从“科学管理”走向“人本化管理”
从“人治管理”走向“法制化管理”
从“计划管理”走向“市场化管理”
从“行政管理”走向“社会化管理”

第十二章  创新:教师职业生存的新方式
教师的自我观与学生观
走下“神坛”:教师的角色定位
教师要掌握教学的自主权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权利
教师生存方式的新定位
从继承性走向发展性
从教育理论的消费者走向教育理论的创造者
从自我奉献走向与学生共同发展
教师的职业意识
未来意识
生命意识
科学意识
创新意识
终身发展意识
教师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
人文素养
科学素养
教师的实践智慧
多元化的知识结构
教育智慧的自主建构
教育研究能力
后记  理想的追求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