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新基础教育不是只做课堂教学,除了教学,我们还抓班级建设。这方面我们已经进入到学校的综合研究中,做了6个专题的研究,将来要出6个系列的丛书。<br> 项目选择好了以后就要选择实验学校、实验班级。我们先选择的是愿意做、有需求的学校。我开诚布公地和校长、教师们说:“跟我做不会马上出名,跟我做就只有实实在在地做,把名利先放一边,把学校做好,把孩子的发展做好,让我们的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感到实现了自身的发展,这就是我们的最高价值。”至于等到做好了,大家认同了,更多的学校愿意来仿效了,来向实验学校学习,那只是一个自然的结果,但它不是作为我们的第一目标去追求的。我们的新基础教育实验学校一开始是不挂牌的。第一批实验学校基本上都到了5年以后,我们进入推广阶段的时候,我觉得要对这些学校参与新基础教育研究的历史做一个纪念时,我们才开始挂牌,就是“基础教育始创学校”。但是始创不等于永远都创,如果在发展、扩展阶段这些学校掉队了,比如,现在我抓着精品学校的建设,有些学校也未必就做得好,所以始创也未必就能拿到精品的牌,这动态的、精品的牌是对他们阶段性的历史成绩的肯定。其实这块牌不会有什么名利的含金量,但是有一种事业的含金量,就是你为这个事业奋斗过。我们是事业凝聚的共同体,是相对不重名利的共同体,是事业心比较强的一批人在一起奋斗的团体。我们在闵行区的实验得到了新老教育局长的很。大支持,现在闵行区已经决定,他们的九年义务教育就以新基础教育为重点,整个区已经有70%的学校参与进来。当然各校层次有差异,但有差异不等于做不好。不是一定要选择名牌学校,我们选择各种类型的学校,有城郊结合部的学校,有纯粹农村的学校;有百年老校,也有刚刚建立3年的学校。我想说明一个道理:如果一些基本的理念清晰了,一些基本的思想明白了,我们就可以在不同的学校实现不同的发展。快慢前后可以不一样,但都是朝着这个方向走,各校的强项优势有差异,但是我们的方向是一致的。<br> 班级也是这样,我们找志愿者。在这个方面我的体会还是很深的,新基础教育的转型性改革是一个攻坚战,不仅需要向已经有的传统、习惯挑战,更重要的是参与这个研究的人,要不断地战胜自己。所以只有那些有着强烈发展愿望的人,才能真诚地投入到这个研究中去。无论是怎样的研究,都不太可能一哄而上,而是需要一批开路人,他们学习得多、实践得多,我们也关注得多。我们的新基础教育研究在初始阶段就是人盯人做,只要我觉得这个教师能够发展,哪怕我在外地我也盯着。我去几次就要听她几次课,听完就评。我们不可能让全体教师都来做,但是我们可以为这个学校的各个学科培养出做新基础教育的骨干教师,就通过这样的办法让一批人先发展起来。这样的过程不是通过报告的形式,只听报告是没有用的,教育改革是做出来的。先是点状突破,形成一批骨干力量;经过5年,我们在各个年级的语数外里面都有相对做得比较好的教师,等到我们做精品学校的时候,我就要求全面展开。当然也要一步一步地推进,我们划分第一、第二梯队,不是对人的等级的划分,而是根据他进入改革的状态,分步进入,到做中期评估的时候,就要全校都参与。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