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我的书架
0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全部
畅想之星
馆藏精品
浙江新华
超星
出版时间 :
搜索
莎士比亚、牛顿和贝多芬:不同的创造模式
¥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ISBN:
9787535718549
作 者:
(美)S. 钱德拉塞卡(S. Chandrasekhar)著
出 版 社 :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7
收藏
加入书架
畅销推荐
自学是门手艺没有自学能力的人没有未来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9
谁说菜鸟不会数据分析(python篇)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9
深入理解python特性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9
scratch编程入门与算法进阶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9
ros机器人编程原理与应用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9
android炫酷应用300例实战篇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9
python数据科学与机器学习从入门到实践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9
python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实战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9
opencv轻松入门面向python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9
python网络爬虫从入门到精通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9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展开
作者简介
S·钱德拉塞卡:美籍印度天体物理学家。因其“对恒星结构和演化过程的研究,特别是对白矮星的结构和变化的精确预言”而获得198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收集了杰出的天体物理学家S·钱德拉塞卡教授的七篇演讲。它们阐述了作者对于科学研究的动机以及科学创造模式的一般观点。钱德拉塞卡认为,追求科学的过程就是追求美。美是各部分之间以及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固有的和谐。他描述了几位杰出的物理学家创造和体验美的经历,如海森堡发现量子理论,爱因斯坦完美其著名的方程式以及魏尔提出引力规范理论等等,它们都涉及到共同的问题:动机、创造和美。
展开
精彩书评
展开
精彩书摘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科学家(1946)
第二章 科学的追求及其动机(1985)
第三章 诺拉和爱德华·赖森讲座莎士比亚、牛顿和贝多芬:不同的创造模式(1975)
第四章 美与科学对美的探求(1979)
第五章 米尔恩讲座爱德华·阿瑟·米尔恩和他在现代天体物理学发展中的地位(1979)
第六章 纪念A.S.爱丁顿诞辰一百周年讲座(1982)
第七章 K·史瓦西讲座的美学基础(1986)
广义相对论的美学基础
附录:寻求秩序——钱德拉塞卡对黑洞、蓝天和科学创造力的思考
译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继续借书
去结算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
3
)
发表书评
取消
发表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省本级
嘉兴市
湖州市
金华市
丽水市
台州市
舟山市
衢州市
温州市
杭州市
宁波市
绍兴市
浙江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登录
没有读者证?
在线办证
新手上路
快速入门
购物指南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支付方式
配送方式
快递送货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特色服务
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