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媒介大融合:数字新媒体时代下的媒介融合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6526217
  • 作      者:
    王菲著
  • 出 版 社 :
    南方日报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7
收藏
作者简介
    王菲,1975年生,云南玉溪人。199-_2001年就读于北京广播学院广告学系,获广告学硕士学位。2001年起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广告学专业执教。2002年赴日本电通株式会社研修。2003—2006年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攻读传媒经济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企业整合营销传播、品牌构筑、广告创意与表现、媒介经营、数字媒体及媒介融合等。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国内及国外合作或委托研究项目。为多家企业、媒介进行专项咨询及培训。
展开
内容介绍
    数字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意味着什么?这是数字化大潮滚滚而来,将一个崭新的媒体世界推至到我们眼前时,我们所需要直面的深刻历史命题。《媒介大融合:数字新媒体时代下的媒介融合论》即为揭示了数字技术所赋予媒体世界的深刻含义。“任何人”在“任何地点”和“任何时候”获取“任何想要的东西”,这是所有媒介在数字化时代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和终极目标,由此带来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传统传媒产业和其他产业之间的相互交融,形成了融合化的“大媒体”产业形态。
    《媒介大融合:数字新媒体时代下的媒介融合论》精细剖析了媒介融合形态下媒体世界所发生的深刻变革,通过丰富生动的各式案例,向我们揭示了目前国内外传媒业、电信业、互联网业、IT业、电子业所涌现的各种巨变背后的必然规律和未来走向,清晰的描绘出一幅大传媒产业的发展图景,抽丝剥茧,鞭辟入里,为我们解答了当前传媒产业及相关领域颇为复杂和迷惑的诸多现象和问题,是目前世界领域最前沿、最系统的媒介融合论著,将对变革中的传媒产业产生积极而重大的指导作用。
展开
目录
序一
序二
引子
第一章  “媒介融合”形态的形成
第一节  对“媒介融合”概念的认识
一、几种关于“媒介融合”的概念
二、对产业融合的研究
第二节  “媒介融合”形态形成的诱因
一、技术诱因
二、经济诱因
三、市场诱因
四、媒介融合的形成逻辑
第三节  “媒介融合”的定义及新的研究视角
一、媒介融合的定义
二、“产业链”的研究视角

第二章  “媒介融合”概论
第一节  媒介融合形态
一、媒介融合形态
二、媒介融合动力系统
三、媒介融合集群
四、融合壁垒
五、融合集群中的关联
六、融合对企业个体内部的作用
第二节  媒介融合中的竞争机理
一、媒介融合中的支配性经济原理
二、基于“标准”的竞争
三、媒介融合中的竞争机理
四、媒介融合中行为个体的竞争力

第三章  内容融合
第一节  内容融合的形成
一、内容融合的形成逻辑
二、内容融合的形成条件
三、内容融合的形态
第二节  内容融合形态下的产业链变化
一、产业链的数字化演变:数字媒体领域是传统媒体发展的必然方向
二、产业链上的两大聚合端点:“内容的拥有”和“终端的拥有”是未来传媒集团的两大战略方向
三、产业链上新出现的增值环节:“内容集成平台”为内容的增值装置
四、产业链上的创新元素:“交互性内容”为内容生产中的新增值领域
五、产业链上的融合逻辑: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破除
六、产业链的网络化:“窗口理论”的演进
七、产业链的动力装置:风险投资体系是内容产业的重要依托
第三节  融合壁垒和发展方向
一、版权管理壁垒
二、内容融合形态的发展方向

第四章  网络融合
第一节  网络融合的形成
一、网络融合的形成逻辑
二、网络融合的形成条件
三、网络融合的形态
第二节  网络融合形态下的产业链重构特征
一、产业链融合的主体结构:广电和电信的融合
二、产业链纵向融合中的主导力量:网络运营商在产业链上游和下游的扩张
三、产业链上的增量环节:内容生产的催发
四、产业链的存量增值:横向融合
五、产业链上融合的优势法则:主导者与合作者的强强联合
六、产业链上的非主流纵向融合力量:网络技术供应商的纵向扩张
七、产业链上的博弈控制:规制中对称与非对称的选择
八、产业链的重要融合手段:并购
九、产业链的发展方向:垄断寡头对全球市场的主导
第三节  融合壁垒及发展方向
一、网络融合中的壁垒
二、发展方向

第五章  终端融合
第一节  终端融合的形成
一、终端融合的形成逻辑
二、终端融合的形成条件
三、终端融合形态
第二节  终端融合的产业链重构特征
一、产业链上的融合规则:时间、空间、低成本的最大化寻求
二、产业链融合的内驱力:“技术标准化”和“产品差异化”
三、产业链上的竞争形态:以标准联盟作为竞争阵营
四、产业链的变革性突破:媒介终端的逆向生产功能
五、产业链纵向融合的指向:对内容资源的抢占
第三节  融合壁垒及发展方向
一、融合壁垒
二、发展方向

第六章  商业形态变迁
第一节  商业形态变迁的核心
一、媒介融合实现了信息的规模化生产和需求
二、媒介融合实现了信息的差异化生产和需求
三、双向和索取的信息消费方式
第二节  商业形态变迁的特征
一、交易行为在量和种类上增多
二、信息消费方式为“定制”式消费
三、广告模式的变化
四、以“便捷性”为因变量的价格制定
五、以“网络外部效应”的获得为营销指向

第七章  生产形态变迁
第一节  生产形态变迁的核心
一、“时间、空间的破除”、“所需内容”、“低成本”为生产内核
二、以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为生产平台
三、以“技术标准化”的实现为生产资源组合指向
四、以“产品差异化”的实现为生产方向
第二节  内生逻辑下的生产形态变化
一、数字化生产体系是媒介形态发展的必然方向
二、以内容产业为支撑的大规模定制生产方式
三、产业链纵向上衍生出逆向生产功能
四、产业链横向上衍生出物质生产功能
五、多角色化和分工精细化形成对立统一的融合性生产关系
六、垄断寡头主导了媒介融合的生产形态
七、生产企业以“联盟”为虚拟组织形态实现生产目标
八、以“数据库系统”为生产体系的核心资源
第三节  生产形态变化所带来的变革性意义
一、媒介功能的变革
二、媒介功能变革意义的哲学思考
第四节  对“媒介融合”的哲学思考
一、其形态为“模糊形态下的对立统一”
二、其意义为“带来新一轮的系统平衡”
一、媒介融合形态的产业属性
二、三大特性为制度变迁的核心
第二节  媒介融合特性下制度变迁原则
一、“接近人本”的宗旨
二、垄断·竞争性下的“制衡原则”
三、“模糊性”下的“分合”原则
四、平衡性下的“对称”原则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