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网络文化传播:一种后现代的状况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10037170
  • 作      者:
    张品良著
  • 出 版 社 :
    江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7
收藏
内容介绍
  《网络文化传播:一种后现代的状况》以网络文化传播为独特视角,以一种开放性和发散性的思维,将网络文化传播中的各种现象和问题归结和集中在后现代主义和文化研究上来进行分析。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信息社会与网络文化传播
  第二节 信息社会与网络文化传播的兴起
  信息社会即是信息化社会,它是在工业社会发展到高级阶段产生的与工业社会根本不同的后现代的新型社会,它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支柱,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以信息经济为维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主导经济的社会,以信息文化改变人类的生活工作方式、价值观念与时空观念的新型社会形态。信息社会的基本要素不是原子而是比特,其主要特点是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的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计算机化、虚拟化和网络化。人类的社会生活世界,不论在外延的伸展,还是在内生式的扩张,总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信息化与网络化,正如贝尼格在《控制的革命》一书中所说的:从本质上讲,信息则意味着一种全新的认知方式和知识文化传播机制的出现。人类本身的每一次较大的进步与发展,都是同人类的新媒介不断创造分不开的,媒介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新的媒介也在不断地涌现出来,从单一的、平面的媒介不断向多元的、复杂的媒介转换,并日益影响着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人类的信息传播革命就经历了这样的一个变化过程。
  第一个时期,在大约10万年前,原始人类在漫长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中,形成了区别于形体语言和手势语言的声音语言。人类原始的媒介是直接交流的口语媒介,它具有古老性、基本性、直观性、直接性、生活性、亲密性等特点,有了语言,人类就形成了规范的传播工具与载体。语言的交流大大地提高了人类沟通与交流的质量、速度和效率,增强了人类的相互联系、相互交往和相互合作,促进了社会渐进式的发展。口语交流意味着人类传播体系的第一次媒介形态大变化,它为人类的外部与内部(思想交流)沟通提供了更有效的手段和方式。
展开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信息社会与网络文化传播
第一节 关于信息社会的主要理论
第二节 信息社会与网络文化传播的兴起
第三节 虚拟社会中新文化范式的生成

第二章 后现代思潮与网络文化传播
第一节 后现代思潮的历史演进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后现代主义与网络文化传播

第三章 网络文化传播与大众文化
第二节 大众文化与媒介文化
第二节 网络文化传播释义
第三节 网络虚拟文化范式的后现代性

第四章 网络文化传播与消费文化
第一节 消费文化的缘起
第二节 消费文化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消费文化促使日常生活审美化
第四节 网络是消费文化的助推器

第五章 网络文化传播与视觉文化
第一节 社会文化的读图转型
第二节 视觉文化的后现代性
第三节 网络传播与视觉文化

第六章 网络文化传播与全球化
第一节 全球化形成的背景
第二节 全球文化一体化背景下的中国
第三节 网络文化全球传播的后现代语境

第七章 网络文化传播的后现代特征
第一节 电子媒介先天具有后现代性
第二节 网络文化传播的后现代性

第八章 网络艺术传播的后现代状况
第一节 后现代艺术的背景溯源
第二节 后现代艺术的主要特点
第三节 网络传播的后现代艺术形态

第九章 网络文学传播的后现代状况
第一节 网络写作新文本叙事的崛起
第二节 网络文学及其后现代特点
第三节 网络文学的审美文化评析
第十章 网络人际传播的后现代状况
第十一章 网络对经典传播文本的消解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