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文化转型与话语增殖:国内后现代主义研究的思想指向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11132397
  • 作      者:
    杨增和著
  • 出 版 社 :
    湖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7
收藏
作者简介
    杨增和,男,1964年生,湖南宁远人,湖南科技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与新闻传播系副教授;湖南师范大学文学学士、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师,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员,湖南省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会会员。主持和参与湖南省社科课题5项,主持和参与编写教材4部,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主要研究方向:后现代主义与中国文化、外国文学。
展开
内容介绍
    《文化转型与话语增殖》从比较文学跨文化视野出发,以全球化语境中流动的文化事实为基点,论述了后现代主义在西方的起源、在中国的传播、中国学者对后现代主义诠释的变形现象、中国传统文化的后现代主义思维、中国当代文化中的后现代主义表征、后现代主义文化的中国幻象、后现代主义强势文化下的中国立场等问题。
展开
精彩书摘
    二、后现代主义对我国社会和文化发展的正面价值
    后现代主义对我国社会和文化发展有一定的正面价值。它“有助于进一步冲破陈腐的意识形态观念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束缚,进一步促进我们整个社会的思想解放;它有助于加速包括文学艺术在内的整个文化事业的民主化平民化进程,大大密切文学艺术与现实生活的血肉联系;它以充满时代性和娱乐性的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的精神生活的需要”②。后现代主义倡导的多元文化视角,它对个体和局部的独立性的重视,它反叛权威和中心主义的民主精神以及它为我们拓展的文化、思维视野都将作为它对文化发展的独特贡献而被继承下来,成为今后文化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后现代主义的摧毁性似乎与以肯定和建设为特征的现代主义传统形成对比,从而使人们得出后现代思潮的引进将不利于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不利于主流思想的营造等简单的结论。如果现代主义仅仅以本身就值得争议的“破坏性”来否定后现代思潮对现代社会,包括对中国这样正处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的作用,那么现代主义就有维护既得利益的嫌疑。
展开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后现代主义在西方的生成
第一节 后现代主义的起源性语境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的理论来源
第三节 后现代主义的文化症候

第二章 后现代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第一节 被遮蔽和误读的后现代主义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的凸现
第三节 后现代主义的喧哗与骚动

第三章 后现代主义在中国阐释的焦虑
第一节 后现代主义的界定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的特征
第三节 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的关系
第四节 后现代主义中国诠释的变形现象

第四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后现代主义思维
第一节 舜文化中的后现代生态思维
第二节 庄子思想中的后现代精神
第三节 中国文论的后现代主义阐释

第五章 中国当代文化中的后现代主义表征
第一节 当前中国文化的后现代叙事
第二节 后现代消费语境中的文学经典
第三节 新写实小说的后现代主义美学向度

第六章 后现代主义文化的中国镜像
第一节 中国文化转型的后现代症侯
第二节 中国后现代主义的现实基础
第三节 中国后现代主义的多维成因

第七章 后现代主义强势文化下的中国立场
第一节 对后现代主义文化负值的拒斥
第二节 对后现代主义文化的理性认同
第三节 对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双重承诺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