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信用的嬗变:上海中国征信所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0460190
  • 作      者:
    孙建国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7
收藏
编辑推荐
    在中国历史上,对“信用”概念的演绎,多从传统文化伦理道德的角度出发加以阐释。随着近代“征信”概念的提出、中国征信所的成立及征信事业的发展,社会采信机制发生变化,信用从道德自律向制度变迁层面转变。
展开
内容介绍
    在中国历史上,对“信用”概念的演绎,多从传统文化伦理道德的角度出发加以阐释。随着近代“征信”概念的提出、中国征信所的成立及征信事业的发展,社会采信机制发生变化,信用从道德自律向制度变迁层面转变。
展开
精彩书摘
    一段时间里非常兴旺,只是由于种种历史原因,信用管理和征信机构的发展才没有达到理想的程度。但无论中国征信所还是联合征信所,都为促进社会诚信观念的建立和推进信用管理提供了可贵的经验。①庄志龄从建立近代信用体系的角度出发,探讨了中国征信所组织结构、开展信用调查活动情况。其研究结论认为,中国征信所是中国近代第一家独立的信用调查机构,它的设立初步构建起了具有近代意义的中国信用调查体系。②
    对中国近代其他信用机构的研究方面,陈文彬等人的研究主要对钱庄和银行信用制度进行探讨。陈文彬以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为例,论述社会信用与近代上海银行业发展的关系。王劲松《山西票号与社会信用》论述了山西票号作为近代银行信用机构对社会信用的影响。马媛媛则从山西票号组织管理制度的角度,论述山西票号的信誉机制。③
    在近代国家与社会(社团)关系研究方面,从商人价值观的变化和商人组织发展情况看,近代商会组织和民族资产阶级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势力范围内不同阶层之间的信任。朱英认为,国家能力下降,未能建立起强有力的集权统治时,社会往往能够获得发展。而当国家能力增强,政府的统治比较稳固时,社会的发展反而受到削弱,社会的独立性也难以为继。
    ……
展开
目录
绪论
第一章传统与近代:信用嬗变的社会背景
第二章中国征信所兴衰及人才群萃
第三章中国征信所属性与组织特征
第四章中国征信所征信活动
第五章国家参与和社会互动
结论
尾声
附录
后记
补记
图表目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