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证券市场:制度变迁与产品创新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501207
  • 作      者:
    徐旭初,黄华继著
  • 出 版 社 :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7
收藏
内容介绍
    《中国证券市场:制度变迁与产品创新》体系性和逻辑性较强,从中国资本市场的历史回顾,金融体系的制度变迁到证券市场的制度变迁及证券市场的产品创新,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充分展示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制度变迁与产品创新。内容较新,通过深入的分析,把读者带到资本市场理论与实践的前沿,有助于读者全面系统地了解和分析我国资本市场。《中国证券市场:制度变迁与产品创新》的创新之处,通过对我,国权证市场的风险进行分析,运用F-O模型对我国股市股改前后投资环境的变化进行实证分析、从“对价”性质着手分析后股改时代股市的运行特性、对金融产品创新逻辑与方法的总结等。
展开
精彩书摘
    一、公司上市
    对于大部分发展到一定程度的股份制公司来说,上市是一个理性选择。
    (一)公司上市的利弊分析
    上市能给公司带来很多益处。首先,企业可以获得发展所需资金,为其持续发展拓展稳定长期的融资渠道,形成良性的资金循环。其次,可以提高公司知名度,积聚无形资产。第三,可以支持企业以更快地速度成长,取得行业领先优势。第四,可以实现企业资产的证券化,增强资产流动性。第五,可以规范公司的运作和管理,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为企业长远健康发展奠定基础。上市后公司还可以利用股票期权计划来实现对管理层和员工的中长期激励。
    当然,选择上市也存在一些弊端。首先,上市公司负有向公众(包括竞争对手)进行充分信息披露的义务,由此会带来一定的成本和商业机密的泄漏。其次,上市公司做重大经营决策需要履行特定程序,可能失去部分的经营灵活性。最后,公司为了上市以及上市以后都需要发生较高的成本。
    (二)我国公司上市的条件与程序
    依据2005年10月27日颁布、2006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的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申请股票上市,应当符合下列条件:股票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核准已公开发行;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3000万元;公开发行的股份达到公司股份总数的25%以上,公司股本总额超过人民币4亿元的,公开发行股份的比例为10%以上;公司最近三年无重大违法行为,财务会计报告无虚假记载。证券交易所可以规定高于前款规定的上市条件,并报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批准。
展开
目录
第一篇 历史回顾篇
第一章 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历史回顾
第一节 金融体系的变迁与证券市场的发展
第二节 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历史进程
第三节 我国证券市场存在的问题与未来发展

第二篇 金融体制变革篇
第二章 证券业开放及其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第一节 对外开放是我国证券市场的必然选择
第二节 QFII制度及其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
第三节 QDII制度及其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
第四节 人民币汇率制度变革及其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

第三章 混业经营及其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第一节 混业经营模式选择的合理性分析
第二节 混业经营模式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及相关对策分析

第三篇 证券市场体制变革篇
第四章 我国证券发行体制的历史变革与创新发展
第一节 我国证券发行方式的历史沿革
第二节 我国证券发行审核制度的历史沿革与创新发展
第三节 我国IPO定价机制研究

第五章 我国证券交易体制的历史变革与创新发展
第一节 我国证券交易市场的结构分析
第二节 公司上市及企业海外上市
第三节 我国证券交易机制创新
第四节 我国的场外交易市场

第六章 我国证券监管体制变革与创新发展
第一节 证券监管的理论探讨
第二节 证券监管体制
第三节 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制度
第四节 完善我国证券监管的思考

第七章 股权分置改革及其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第一节 股权分置改革的历史必然性
第二节 股改对股市运行环境的影响分析
第三节 后股改时代股市的运行特征分析

第四篇 金融产品创新篇
第八章 证券市场产品创新的逻辑与方法
第一节 金融工具的创新逻辑
第二节 工程技术:金融产品创新的重要方法
第三节 我国证券市场的产品创新

第九章 权证产品创新与风险管理
第一节 权证概述
第二节 权证的理论价格
第三节 我国证券市场中的权证产品
第四节 对我国权证市场价格风险的实证分析

第十章 股指期货产品的设计与风险管理
第一节 股指期货概述
第二节 股指期货交易制度
第三节 股指期货产品的风险管理
第四节 我国证券市场即将推出的股指期货

第十一章 我国基金产品的设计创新与管理
第一节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概述
第二节 ETF和LOF
第三节 基金的绩效和风险评估理论
第四节 私募基金在我国的发展
第五节 我国基金业及基金产品未来的发展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