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导论
1.1 关于选题的思考
1.2 主要概念
1.2.1 储蓄
1.2.2 投资
1.2.3 储蓄向投资转化的路径
1.2.4 储蓄向投资转化的结构
1.2.5 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效率
1.3 本书的结构安排
1.4 本书的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
1.4.1 主要观点
1.4.2 主要创新之处
2 储蓄向投资转化的理论分析
2.1 有关储蓄向投资转化的理论综述
2.1.1 古典学派
2.1.2 魏克塞尔的观点
2.1.3 凯恩斯主义
2.1.4 新古典主义
2.1.5 经济发展理论
2.2 储蓄向投资转化阶段论
2.2.1 初始桃花源的储蓄向投资转化阶段
2.2.2 分工和货币产生后的桃花源的储蓄向投资转化阶段
2.2.3 早期融资中介产生后的桃花源的储蓄向投资转化阶段
2.2.4 引入现代金融制度后的现代桃花源的储蓄和投资转化阶段
3 中国计划经济时期储蓄向投资转化问题考察
3.1 中国计划经济下的储蓄形成与储蓄结构
3.1.1 储蓄形成机制
3.1.2 储蓄结构
3.2 中国计划经济时期的储蓄向投资转化
3.2.1 计划机制主导的储蓄向投资转化
3.2.2 高储蓄率、高转化率与低边际生产率
3.2.3 低转化效率与政府直接开发经济体制
4 中国经济转型期储蓄问题与结构的变化
4.1 国民储蓄总量与结构的变化
4.1.1 国民储蓄总量的变化
4.1.2 政府储蓄
4.2 企业储与政府储蓄
4.2.1 企业储蓄
4.2.2 政府储蓄
4.3 居民储蓄
4.3.1 居民储蓄的总量与结构
4.3.2 居民的金融储蓄分析
5 中国经济转型期正规金融路径的储蓄向投资转化的结构与效率
6 中国经济转型期非正规金融路径的储蓄向投资转化的结构与效率
7 实现储蓄向投资高效率转化的改革对策
绪论
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