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是公益性较强的特殊产业,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农业始终受到政府的干预和扶持。财政支持作为政府调控和保护农业的核心措施,在市场经济和WTO《农业协议》政策空间的双重约束下,其支持水平、支持方式和支持效率日益受到各国政府和有关研究人员的关注。
市场经济是一种效率经济。提高财政支出效率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转变政府职能的客观需要,也是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财政农业支持是政府公共支出政策的重要内容,如何在国家财力有限性的客观约束下,完善财政农业支持体系,提高财政农业支持效率是我国财政农业支持政策改革和支持资金管理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国财政农业支持及其效率研究》在详尽阐述财政农业支持的理论依据和我国财政农业支持客观必然性的基础上,首先运用趋势分析方法、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以及比较研究方法对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财政农业支持规模、支持方式和支持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然后,进一步运用相关的经济学理论对影响我国政府财政农业支持行为和支持效率的制度因素和利益相关者行为因素进行了经济学分析。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针对我国政府财政农业支持行为和支持效率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并希望对进一步完善财政农业支持体系和财政农业支出管理制度有所启发。
研究表明,政府作为投资主体,为提供农业公共产品和服务而对农业领域进行的投入性支持是当前我国财政农业支持的主导方式;而政府通过辅助性支出形式向农业生产、流通、贸易活动或某些居民提供的补贴性支持仍属于财政农业支持的辅助方式。
就国家现有财力而言,我国财政农业投入性支持的绝对规模和相对规模均处于正常水平,强调支持总额的稳定增长比单纯强调扩大支持的相对规模更具有现实意义。从长远看,投入性支持绝对规模的稳定增长和相对规模的动态下降是一种必然趋势。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