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我国财政农业支持及其效率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9115521
  • 作      者:
    沈淑霞著
  • 出 版 社 :
    中国农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7
收藏
作者简介
    沈淑霞,女,1965年9月生于吉林省农安县。1987年和1990年先后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农经系,分别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获得管理学博士学位。现任北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北华大学会计学科带头人、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员,主要从事会计学、审计学、农业经济管理等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参加工作以来,在各类刊物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编和参编教材各一部。
展开
内容介绍
    农业是公益性较强的特殊产业,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农业始终受到政府的干预和扶持。财政支持作为政府调控和保护农业的核心措施,在市场经济和WTO《农业协议》政策空间的双重约束下,其支持水平、支持方式和支持效率日益受到各国政府和有关研究人员的关注。
    市场经济是一种效率经济。提高财政支出效率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转变政府职能的客观需要,也是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财政农业支持是政府公共支出政策的重要内容,如何在国家财力有限性的客观约束下,完善财政农业支持体系,提高财政农业支持效率是我国财政农业支持政策改革和支持资金管理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国财政农业支持及其效率研究》在详尽阐述财政农业支持的理论依据和我国财政农业支持客观必然性的基础上,首先运用趋势分析方法、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以及比较研究方法对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财政农业支持规模、支持方式和支持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然后,进一步运用相关的经济学理论对影响我国政府财政农业支持行为和支持效率的制度因素和利益相关者行为因素进行了经济学分析。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针对我国政府财政农业支持行为和支持效率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并希望对进一步完善财政农业支持体系和财政农业支出管理制度有所启发。
    研究表明,政府作为投资主体,为提供农业公共产品和服务而对农业领域进行的投入性支持是当前我国财政农业支持的主导方式;而政府通过辅助性支出形式向农业生产、流通、贸易活动或某些居民提供的补贴性支持仍属于财政农业支持的辅助方式。
    就国家现有财力而言,我国财政农业投入性支持的绝对规模和相对规模均处于正常水平,强调支持总额的稳定增长比单纯强调扩大支持的相对规模更具有现实意义。从长远看,投入性支持绝对规模的稳定增长和相对规模的动态下降是一种必然趋势。
展开
精彩书摘
    4.对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
    在对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中,通常将财政支出划分为公共资本和经常性支出,分别研究各自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公共资本是指政府在公共部门的公共投资形成的资本,通常是指基本建设投资形成的公共设施资本。许多研究表明,公共资本存量是经济增长和生产率的重要决定因素。Barro(1990)对公共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用于生产公共产品的支出具有正的外部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呈现倒u型模式,说明存在最优的公共产出水平;同时还表明政府的消费性支出与经济增长呈负相关;政府投资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显著。他指出,从长期讲政府投资性支出对经济增长无重要影响。Aschaner(1989)强调要区分政府消费与政府资本积累的不同作用。他的经验分析指出,政府资本存量对生产率的增长具有正效应,但政府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就要小得多。
    就理论研究而言,财政与农业发展的关系属于公共产品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公共产品理论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财政理论,是西方国家政府制定财政政策和财政农业支持政策的重要理论基础。按照公共产品理论的观点,财政就是要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着眼于社会经济的长远利益和社会公共需要,弥补市场的固有缺陷,矫正市场失灵,以实现社会经济协调、稳定和健康发展。西方学者认为,农业本身属于私人部门,农产品本身的生产与分配也具有私人物品的性质,但从农业提供的产品和成果来看,它又是公益性很强的产业。农业的运行过程需要公共设施的支撑,如大型农业水利工程、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生产环境保护等农业基础设施体系。此外,农业的发展还具有明显的正外部性,例如,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就业机会、维护社会稳定等。基于以上考虑,公共产品理论又认为农产品具有一部分公共物品性质,需要政府通过财政政策进行宏观调控。
展开
目录
序一
序二
内容提要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评述
1.2.2 国内相关研究评述
1.3 有关概念和研究范围的界定
1.3.1 有关概念的界定
1.3.2 研究范围的界定
1.3.3 资料来源说明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的基本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的基本框架
1.5 研究的创新说明

第2章 财政农业支持的理论依据和客观必然性
2.1 市场失灵与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
2.1.1 市场失灵理论
2.1.2 国家干预经济理论2.2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理论
2.2.1 凯恩斯的赤字财政与经济增长理论
2.2.2 汉森一萨缪尔森的乘数理论和加速原则
2.2.3 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财政支出与经济发展阶段理论
2.2.4 舒尔茨的农业与经济增长理论
2.3 财政农业支持的理论依据
2.3.1 公共产品理论
2.3.2 农业经济中存在外部效益
2.3.3 农业产业的风险属性
2.4 我国财政农业支持的客观必然性
2.4.1 我国农业基础产业地位的特殊性
2.4.2 实现新时期农业发展目标的客观需要
2.5 我国财政农业支持的原则
2.5.1 要与国家农业发展的总体目标相协调
2.5.2 要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
2.5.3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第3章 财政农业支持范围、总量及效率的一般性说明
3.1 财政农业支持的范围
3.1.1 支持范围的进一步划分
3.1.2 财政农业投入性支持
3.1.3 财政农业补贴性支持
3.2 财政农业支持总量
3.2.1 财政农业支持总量的构成
3.2.2 财政农业支持总量与农业支持总量的区别
3.3 财政农业支持效率
3.3.1 财政支出效率的基本理论
3.3.2 财政农业支持效率的内涵
3.3.3 财政农业支持效率的内容和主要影响因素
……
第4章 财政农业投入性支持效率的实证分析
第5章 财政农业补贴性支持及效率
第6章 财政农业支持效率的制度经济理论分析
第7章 财政农业支持效率的评估
第8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