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税收负担税收负担简称税负,一般而言是指由于国家征税而给纳税人带来的利益损失或经济利益转移。它反映一定时期内,社会产品、国民收入在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税收分配数量关系和纳税人或征税对象承受税收的量度状况。税收负担作为税收分配范畴的核心问题,是研究税收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主要方向和起点,是国家研究制定和调整税收政策的主要依据。适度的税收负担是保证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税收负担水平的确定,既要考虑国家财政需要财政资金的数量,又要考察经济发展和纳税人可以承受的税收负担能力。影响税收负担的因素有四: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这是首要的制约因素。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情况下,人均收入较少,可供国家集中使用的国民收入也较少,税负水平只能很低。只有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且人均收入较多的情况下,税负才能达到较高水平。②国家职能范围。税收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国家职能与提供公共产品的范围必然影响总体税负的高低。一般而论,政府职能与提供公共产品较为广泛,税收承担筹集资金、调节经济任务较重的国家,国民收人税收负担率就要高一些;反之则较低。③经济体制。由于不同国家或同一个国家的不同时期国家财政税收干预经济的广度和深度存在着差异,企业单位财权财力的大小也不相同,因而影响国民收入税收率的水平。④财政收入结构。如有的国家依靠国有企业上交的利润,有的国家过多地依赖债务收入等,在这些国家的税收负担率则表现出不会很高。
(一)税收负担分类分析考察税收负担可以有不同的分类:(1)税负是否可以转移来考察,可以分为直接负担与间接负担。直接负担是纳税人直接缴于国库,全由自己承担,即纳税人与负税人一致。间接负担就是纳税人不一定是负税人,负税人是间接负担者。这有两种情况:一是纳税人缴税于国库后,通过转嫁等方式最终将税收负担的一部分乃至全部转由他人负担;二是纳税人的税收负担不是因自己缴了税,而是他人缴纳税后,通过各种方式转移而来的税收负担,这在流转税中的消费税表现得明白一些。(2)税负可分为名义负担和实际负担。名义负担是指纳税人按税法规定应当缴纳的税款额所形成的税收负担。实际负担是纳税人实际缴纳的税款额所形成的税收负担。由于存在减免税、税基扣除等优惠以及管理的原因,纳税人的实际负担率一般低于名义负担率。(3)税负包括表象负担与实质负担。表象负担是经济单位及个人的收入因纳税而减少,可以用实物量或货币量确切地计算出来的税收负担。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