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金融深化与外贸发展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2079144
  • 作      者:
    张芬霞著
  • 出 版 社 :
    经济管理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7
收藏
编辑推荐
    本书的主旨就是,较全面、历史地考察金融与外贸发展的互动关系,以金融深化理论为线索,以中国的改革成效为基础,借鉴其他国家金融深化与外贸发展的经验,对中国金融深化与外贸改革的现实问题展开讨论和探索,探讨中国金融深化与外贸的发展应对之策。<br>    在经济全球化的经济发展背景下,金融与对外贸易作为现代经济中两支相对独立的力量,日益相互渗透、相互制约,从纵向的动态历史发展过程来看,金融与贸易一直处于长期的互动关系之中,而以麦金农-肖为代表的金融深化论则对发展中国家的外贸与金融市场化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20年来的改革金融深化程度大大提高,对外贸易迅速发展,金融服务贸易的渐进式开放与对外贸易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国际化过程融合在一起,相互支持,互为推动力。
展开
作者简介
    张芬霞,汉族,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获博士学位。近年来先后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目前在上海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展开
内容介绍
    在世界经济日益呈现出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在贸易自由化、经济金融化、金融国际化以及跨国公司的推动下,贸易与金融的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越来越深人,金融和贸易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在市场化改革的挑战下,一国的金融与外贸日益成为该国与世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发展的重要途径。源自西方的金融深化理论已经对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改革与外贸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br>    由于人们多重视金融深化理论在金融领域对金融经济学的影响及其政策主张,常常忽视了该理论提出的金融深化与外贸改革应该协调进行的观点,因此,需要对该理论在这一领域的阐述进行客观、系统的研究。作为一个改革开放中的发展中大国,中国的金融深化与外贸发展问题越来越重要,也越来越复杂。因此,本书的主旨就是,较全面、历史地考察金融与外贸发展的互动关系,以金融深化理论为线索,以中国的改革成效为基础,借鉴其他国家金融深化与外贸发展的经验,对中国金融深化与外贸改革的现实问题展开讨论和探索,探讨中国金融深化与外贸的发展应对之策。<br>    金融深化与外贸发展的关系是全方位的。本书研究的脉络,包括导论在内,共分八章,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第一章导论。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贸易自由化的发展、经济金融化与金融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以及跨国公司投资生产的全球化,都要求发展中国家进行市场化改革,放弃国家对市场的过分干预,充分发挥金融对外贸的促进、导向、调集和辐射功能,促进外贸发展,外贸发展反过来又为金融深化提供条件,如此形成金融与外贸的良性循环。<br>    笔者在借鉴他人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界定了本书的金融深化概念。笔者认为,从静态来看,金融深化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金融领域不断进步与发展的状态;从动态来看,金融深化描述了一种动态的发展过程,它可以充分挖掘潜在的投资机会,遵循比较收益原则,利用其调集和辐射功能,尽可能合理地催化和导向金融资源,充分发挥金融产业的关联效应,形成金融深化与外贸发展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过程。<br>    全书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和辩证法为基础,吸收西方金融理论中的合理成分,运用多种经济分析方法以中国的现实情况为立足点,纵向进行历史的考察,横向进行国际间比较,试图探讨金融深化与外贸发展有效结合的多元途径。文章在分析宏观经济背景的基础上,首先对金融与贸易发展的相互关系进行全面、历史地考察,然后从理论上追述金融深化论的形成与最新发展,分析中曰的金融深化与外贸发展轨迹,分析汇率政策的选择、国有银行商业化以及国际直接投资对外贸发展的作用,最后追踪世界贸易组织与中国金融深化的最新动态,提出中国发展金融服务贸易以及外贸的战略措施。<br>    第二章金融与贸易发展互动关系的考察。金融与贸易发展的互动关系,分三个阶段进行考察,即17世纪以前的金融与贸易发展、近现代的金融成长与贸易发展、当代金融创新与外贸发展。<br>    17世纪以前的金融与贸易发展。这一时期集市、城市的繁荣与衰落,与贸易和市场的发展程度紧密相关,而这些都离不开货币的使用和供应。<br>    尤其到了中世纪后期,随着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有所发展,易地兑换的难度和货币运送缺乏安全性,导致了汇兑和融资业务的需求。同时,银行业务的产生与贸易发展相互促进,从整个银行业的发展来看,17世纪以前的货币与信用依附于交换和贸易的发展而发展,银行业的起源与对外贸易密切相关。<br>    近现代的金融成长与贸易发展(17世纪~20世纪60年代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近代货币信用制度的产生,适应了对外贸易迅速扩大的需要,新式银行把货币、信用活动逐步与贸易发展结合在一起,减少了贸易中的风险与压力,极大地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并改变其结构和运作,扩大了进出口贸易,货币和信用成为贸易发展的重要条件和前提。<br>    第二,近现代货币信用制度为资本主义对外贸易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它促进了贸易资本的联合与凝聚,如股份公司成为金融和外贸有力结合的重要组织形式,它通过金融创新便利了企业筹资,如承兑、贴现、抵押贷款等方式克服了对外贸易在时空上的不便,扩展了贸易范围和规模;支持了技术和贸易的紧密结合,如海上贸易对蒸汽机的推广使用,离不开银行资金和近代货币信用制度的有力支持。第三,多边贸易支付体系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国际贸易。第四,世界市场的形成,有力地促进了金融与国际贸易的发展。<br>    当代金融创新与外贸发展。它适应世界经济贸易与金融业自身发展的要求,因而得到了迅速发展。从贸易、市场等商品经济要素发展来看,不同的发展阶段需要不同层次的金融创新,发达的商品经济需要发达的金融支撑。<br>    第三章金融深化相关理论综述。如前所述,金融活动的展开与金融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最初是以贸易活动和贸易理论为基础的,金融与外贸关系的理论探讨可以一直追溯到14世纪。14世纪的尼科尔·奥雷斯姆认识到货币质量的优劣会影响贸易金融活动的开展。16世纪的卡罗律斯则认为经营资金的不足不利于对内贸易和对外贸易,并提出如何开展借贷融资活动的建议。重商主义者约翰·罗具体地阐述了金融与对外贸易的关系问题,认为贸易的发展有赖于货币的增加。18世纪的亚当·斯密与大卫·休谟认识到货币与银行的媒介作用,有利于贸易发展。休谟提出价格一现金流动机制,阐述了货币、商品与价格之间的关系。19世纪的西斯蒙第则主张加快货币在对外贸易中的流通,使货币较快地转换为实物进行商品交换才能获得较多利润。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马歇尔分析了信用波动对进出口的影响,凯恩斯则提出了著名的对外贸易乘数理论。熊彼特提出银行信用创造论。20世纪的俄林则认识到资本流动影响到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勒纳提出国际生产要素的资源最优配置原则。缪尔达主张发展中国家应该对国际收支实行数量控制以利于进出口贸易。所有这些理论和学说都从某个侧面或角度涉及了金融与对外贸易的关系,有其积极意义。<br>    20世纪70年代以麦金农一肖为代表提出的金融深化理论系统地阐述了金融深化与外贸发展的关系,麦金农主张全面的外贸自由化必须先消除金融抑制,否则不能顺利地实现外贸自由化。后来许多学者补充和发展了金融深化理论,但也存在一些不完善之处。<br>    第四章中国的金融深化与外贸促进。在中国的经济市场化进程中,中国的金融总量开放度不断提高,对外贸易大大发展,特别是国际贸易条件的改善、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升级、贸易部门经济效益的提高等,既是中国金融深化的结果,又反过来促进了资本流动和资源配置,推动了中国的金融深化。虽然中国的金融深化与外贸领域的市场化、国际化并不对称,外贸领域的市场化、国际化水平较高,金融领域的市场化改革较慢,开放水平较低,这又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的外贸发展。<br>    中国金融与外贸市场化改革的路径依赖与路径选择与整个经济市场化进程是一致的,即采用渐进式方式。外贸改革的目标是实现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接轨,实现贸易自由化;金融深化是适应改革中集融资和用资的要求,减少甚至消除金融抑制现象,建立、健全有效的金融体系,为搞活经济创造条件。<br>    在中国渐进式的改革中,一直采取国有金融支持外贸发展的政策。中国采取各种金融手段向国有外贸经济部门注入资本,即使到现在,国有外贸企业的低效率运转也必须得到国有金融的支持,如重点支持机电产品出口、建立出口信贷机制、对加工贸易实行银行保证金台账监管制度、实行利率优惠等。<br>    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但还不能适应中国外贸发展的要求。特别是商品贸易融资,这就需要建立境内远期外汇市场、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解决商业银行贷款增加与防范金融风险的矛盾。<br>    第五章 国有银行商业化与国有外贸企业改革。银贸关系一直与经济发展的进程联系在一起。由于中国的国有外贸企业过分依赖银行,资金来源绝大部分靠银行贷款,因此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双重特性即非市场化特征与市场化要求并存,必然影响中国外贸企业的生存。<br>    中国国有外贸企业多受到“金融瓶颈”的约束,即受到商业银行大量不良资产、不合理的负债结构、经济效益低下等因素的制约,主要体现在对外贸发展的金融支持力下降、银贸信用关系恶化等方面。<br>    只有中国的国有银行进行商业化改革,消除金融抑制对外貌企业资金供给、资金价格、资金流动的影响,才能建立互惠互利、平等合作、互相依赖、硬性约束及双向选择、联合发展的新型银贸关系。<br>    第六章中国的汇制选择与外贸发展。中外许多文献曾对汇率波动与贸易之间的关系作过详细的考察,尤其是在实行浮动汇率制的初期阶段。不论是哪种汇率学说,都离不开汇率制度的选择。<br>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国内市场发展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市场机制不成熟,企业适应市场的能力以及国家调整市场的能力不足,汇率制度只能选择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在1979 年改革开放以前,人民币汇率实行官方定价的固定汇率安排,1980~1993 年,随着建立在外汇留成体制上的外汇调剂业务发展,逐渐形成和不断完善了官方汇率与市场汇率并存的双重汇率体制,这种汇率体制配合了外贸体制改革,大大促进了外贸发展。1994年1月1日,实现汇率并轨,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过去长期困扰外贸发展的人民币汇率高估问题,适应了进出口贸易快速增长的要求。2005年实行外汇做市商制度,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更加完善。<br>    从短期来看,维护人民币汇率稳定是中国外贸增长的基础,因为当前人民币汇率下调对外贸增长的效应微弱;从长期来看,中国必将实现资本项目下人民币自由兑换,从而有利地促进中国外贸自由化的发展。<br>    第七章中国外贸跨世纪发展中的利用外资战略。跨国公司作为国际投资的主体,与国际贸易的发展关系密切。国际贸易的很大比重以跨国公司为主导。因此跨国公司的投资与贸易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它们相互关联、相互补充。<br>    中国利用外资的过程与中国贸易自由化进程密切联系在一起,大规模地吸收和利用外资是中国对外经贸活动中卓有成效的方面之一。中国的利用外资加速了中国经济向市场化体制转轨和国际惯例接轨的过程,推动了中国的出口增长。中国的外商投资企业成为外贸出口的重要增长点。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强政策引导和管理,充分发挥外资企业在中国外贸发展中的优势。<br>    第八章世界贸易组织(WTO)与中国金融服务贸易。世界贸易组织是一个提倡全球贸易自由化的组织。金融服务贸易的开放是国际贸易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金融服务市场的开放又为国际贸易发展提供了便利。金融服务贸易的开放可以使贸易自由化更有效、更具竞争力。多边金融服务协议初步确立了世界金融服务的自由贸易框架。<br>    中国的金融服务贸易是渐进式升级,经历了试点、扩大放开并不断规范金融市场的渐进化过程,外资金融机构的进入,促进了中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国际化进程,强化了中国金融服务业的竞争机制,促使中国金融服务业降低成本、改善服务,有助于中国金融服务贸易与国际惯例接轨,但也带来一些负效应。<br>    中国的金融服务贸易与中国证券市场的规范化、国际化密切相关,因为证券市场开放本身就属于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一部分。同时,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直接要求证券市场国际化。《汪券法》的颁布实施,规范了中国证券行业。境内上市外资股,国有大中型企业到境外上市、向境外发行企业债券等标志着中国证券业初步走向国际化。<br>    中国的银行业跨出国门走向国际化,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中国银行开展的买方信贷、商业信贷、混合贷款等多种贷款形式及通过发行债券、贸易融资等方式筹集外汇资金,支持了中国外贸发展。同时,电子商贸活动的开展又给银行业带来机遇和挑战,电子商贸对贸易融资创新的需求增加,进出口商要求提供最可靠有效的贸易融资业务。<br>    中国的金融服务贸易开放与外贸发展互相促进又互相制约。在开放金融服务贸易过程中要重视金融安全与对外贸易的关系,谨慎地对外开放,建立多元化、全方位的完善的金融监管体系,充分发挥金融服务开放对外贸发展的保证和促进作用,实现两者长期的良性互动发展。<br>    结论。在经济全球化的经济发展背景下,金融与对外贸易作为现代经济中两支相对独立的力量,日益相互渗透、相互制约,从纵向的动态历史发展过程来看,金融与贸易一直处于长期的互动关系之中,而以麦金农一肖为代表的金融深化论则对发展中国家的外贸与金融市场化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20年来的改革金融深化程度大大提高,对外贸易迅速发展,金融服务贸易的渐进式开放与对外贸易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国际化过程融合在一起,相互支持,互为推动力。
展开
目录
内容摘要<br>第一章  导论<br>第一节  当代国际贸易发展的宏观经济环境<br>第二节  本书的主题、研究方法与谋篇布局<br>第二章  金融与贸易发展互动关系的考察<br>第一节  17世纪以前的金融与贸易发展<br>第二节  近现代的金融成长与贸易发展(世纪至世纪年代末)<br>第三节  当代金融创新与外贸发展(世纪年代至今)<br>第三章  金融深化相关理论综述<br>第一节  金融与外贸关系的相关理论综述<br>第二节  金融深化理论的形成<br>第三节  金融深化理论的补充与发展<br>第四章  中国的金融深化与外贸促进<br>第一节  中国渐进式的金融深化与外贸改革的必然性<br>第二节  中国渐进式的金融深化与外贸改革的回顾<br>第三节  金融市场的发展、完善与贸易融资<br>第五章  国有银行商业化与国有外贸企业改革<br>第一节  国有银行与国有外贸企业的关系<br>第二节  国有银行商业化与外贸企业改革<br>第三节  银贸关系的现状与重塑<br>第六章  中国的汇制选择与外贸发展<br>第一节  汇制选择的理论基础<br>第二节  中国的汇率制度选择与外贸发展<br>第三节  政策选择:人民币汇率稳定条件下的外贸发展<br>第七章  中国外贸跨世纪发展中的利用外资战略<br>第一节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与国际贸易理论的融合发展<br>第二节  国际投资的主体——跨国投资与国际贸易<br>第三节  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出口促进<br>第八章  世界贸易组织(WTO)与中国金融服务贸易<br>第一节  世界贸易组织与全球金融服务贸易<br>第二节  世界贸易组织与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开放<br>第三节  金融服务贸易与中国证券市场的对外开放<br>笫四节  中国外资银行准人与发展<br>第五节  中国银行业走向国际化<br>第六节  金融服务贸易开放与中国外贸发展<br>结论<br>参考文献<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