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成本ー收益问题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5859029
  • 作      者:
    杜书云著
  • 出 版 社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7
收藏
作者简介
    杜书云,女,1963年4月生于河南省邓州市。1987年西南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分配至郑州大学任教至今,2006年获得博士学位。现为郑州大学商学院常务副院长,河南省人民政府参事(后备),经济学教授,河南省中青年骨干教师;兼任河南省经济学会副会长,河南省《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房地产综合开发委员会常务理事,郑州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房地产经营与管理》等课程教学,先后获得郑州大学、郑州市“三育人”先进个人,河南省“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主要研究领域为农业经济、土地经济和房地产经济。主持和参与完成省级以上重大科研项目12项,其中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两项,横向联合研究项目多项。出版著作3部,在《中国农村经济》、《经济地理》、《中国经济时报》、《中国房地产报》等刊物发表论文50多篇。
展开
内容介绍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成本:收益问题研究》在梳理前人研究成果和界定有关概念基础上,利用专业统计人员调查获得的大量第一手数据,通过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构建了一个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动因分析为基础,以成本一收益分析为核心和工具,从微观和宏观、农村和城市、内陆和沿海等多个视角,系统研究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行为,并对有关政策进行反思的理论框架。 全书包括12章,由五大部分内容构成:第一部分回顾和评述国内外学者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动因和成本收益的经典论述;第二部分分析透视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及其利用情况;第三部分在回顾成本理论、界定转移就业成本概念基础上,测算、分析外出劳动力就业的成本和收益;通过建立模型对农户外出就业量、外出就业净收益进行定量描述;计算歧视系数,说明二元结构、市场分割和城市福利制度等因素使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付出许多不合理成本;第四部分运用粮食概念模型,说明政策调整、就业成本变动与劳动力转移之间的关系,从成本—收益视角研究“民工荒”成因。同时也透视、说明了农民工在外就业和生活的积极变化与问题;最后部分,提出降低外出成本,提高就业收益,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充分就业的思路、对策和建议。
展开
目录
导论<br>一、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br>二、研究对象和相关概念界定<br>三、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br>四、创新与不足<br>第1章 农村劳动力转移决策经典解释及其论争<br>1.1 马克思的人口迁徙思想和相对过剩人口理论<br>1.2 “推一拉理论”及后人对人口迁移理论的发展<br>1.3 从刘易斯到斯塔克:二元结构理论述评<br>1.4 舒尔茨对二元结构理论的批评和他的“成本一收益”理论<br>第2章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成本——收益研究进展<br>2.1 研究的基本线索和重点<br>2.2 研究的进程和趋势<br>第3章 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与转移就业历史<br>3.1 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现状及特征<br>3.2 关于目前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人数和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规模<br>3.3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就业历史考察<br>3.4 现阶段流动就业的若干问题和特征<br>第4章 成本理论及其发展<br>4.1 成本理论的重要意义<br>4.2 传统成本理论的形成与发展<br>4.3 当代成本理论的形成与特点<br>4.4 人力资本理论对成本理论的拓展<br>第5章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成本收益调查与测算<br>5.1 当代经济学中的主要成本概念<br>5.2 劳动力转移就业成本:概念界定及类型<br>5.3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收益:动力和决策机制分析<br>5.4 河南农村劳动力流动基本情况<br>5.5 成本收益调查与测算:对农民理性假设的实证分析<br>第6章 农户劳动力外出就业量及其影响因素:一个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br>6.1 农户劳动力外出就业模型形式及其估计<br>6.2 劳动力外出倾向(变量作用倾向)及对相关问题的经济解释<br>第7章 成本—收益模型:对净收益及其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br>7.1 影响农村劳动力流动收益的主要因素<br>7.2 农村劳动力进城收益模型的构建<br>7.3 相关因素变动对进城收益的影响程度或边际分析<br>7.4 机会成本影响外出收益和劳动力转移的个案调查及启示<br>第8章 制度性因素对劳动力市场和流动成本收益的影响<br>8.1 实际工资比较模型<br>8.2 对歧视系数的测算:以河南农民工为案例<br>8.3 “逆歧视”和福利缺失的制度原因<br>8.4 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的经济和非经济成本分析<br>第9章 政策调整与转移就业成本变动:“新三政策”及其劳动力效应分析<br>9.1 “新三农政策”的历史背景和宏观调控背景<br>9.2“新三农政策”的内容及其实施的直接效果<br>9.3 “新三农政策”的劳动力流转效应:“民工荒”问题解析<br>第10章 转移就业再调查:外出就业生活的积极变化和存在问题<br>10.1 被调查农民工个人及家庭情况<br>10.2 农民工在城市就业生活中的积极变化<br>10.3 农民工在外就业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br><br>第11章 Logistic模型:对有关就业影响因素的检验和分析<br>11.1 模型思路与对Logistic回归模型的说明<br>11.2 农民工首次外出就业模型(V6模型)及其经济含义<br>11.3 农民工流动就业模型(V4模型)及启示<br>11.4 进城倾向就业模型(V3模型)及其经济解释<br>第12章 推动农村劳动力有序快速流羲的对策建议<br>12.1 充分认识推动农村劳动力有序快速流转的重大意义<br>12.2 借鉴各国经验,树立科学的指导思想和原则<br>12.3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完善政策,创新制度<br>参考文献<br>后记<br>附录<br>附录1: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br>附录2:农民工生产生活状况调查问卷<br>附录3:农民工就业模型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