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是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是各级各类主管人员的核心工作。决策理论学派认为,决策是管理的核心职能,管理理论应围绕决策而展开。传统的管理学把决策职能包含在计划职能之中,将决策工作作为计划工作的一个环节展开讨论。我们认为,自从19世纪60年代之后,随着决策学的问世与决策理论研究的发展,决策职能有从计划职能中独立出来的趋势。因此,这里单独对决策加以介绍和研究。
(一)决策的含义
决策,字面上的含义就是决定对策的意思。传统的决策理论一般表述为:决策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最佳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这个定义是狭义的,它仅仅把决策看作方案的抉择。我们认为,从广义上讲,决策应包含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识别机会与问题,确定任务与目标;二是制定与选择方案;三是实施与评价方案。
(二)决策的依据与准则
管理者在决策时离不开信息。信息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决策水平。这要求管理者在决策之前以及决策过程中尽可能地通过多种渠道收集信息。但这并不是说管理者要不计成本地收集各方面的信息。管理者在决定收集什么样的信息、收集多少信息以及从何处收集信息等问题时,要进行成本收益分析。只有在收集的信息所带来的收益(因决策水平提高而给组织带来的利益)超过因此而付出的成本时,才应该收集信息,所以我们说,适量的信息是决策的依据,信息量过大或过少都会影响决策的效果。
关于决策的准则,有三个代表性的观点:(1)第一个观点是由科学管理理论的创始人泰罗提出来的,并为运筹学家和管理科学家们一贯坚持的“最优”准则。应该肯定,追求最优是决策者的一种优良的心理品质,但并非所有的管理问题和管理工作都能够找到最优解。(2)第二种代表性的观点是西蒙提出的“满意”准则,根据行为科学理论的结论,人是不完全理性人。并且决策者是在适量信息的条件下进行决策,所以决策者不可能选择到最优的决策方案。根据决策理论学派的观点,决策者只能选到在现有的条件下的满意方案,决策的准则是满意准则。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