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500594666
  • 作      者:
    (美)迈克尔.格里夫斯(Michael Grieves)著
  • 出 版 社 :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7
收藏
编辑推荐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是将精益思想应用于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方法论,涵盖了企业产品从需求分析、概念设计、产品设计、工艺规划、生产测试、交付、维护和维修、产品回收再利用的全过程。本书第一次从理论的高度系统、深刻地诠释了PLM,抓住了PLM的精髓,使得PLM这一横跨产品不同生命周期,涉及企业众多职能领域,包含各种策略、方法、技术、系统和工具的复杂综合体,能够在一个统一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框架下清晰地展现出来。本书可供企业CIO和信息技术应用人员、PLM咨询顾问和专业化实施人员、大专院校从事PLM研究的师生阅读和参考。
展开
作者简介
  迈克尔·格里夫斯(Michael Grieves)博士创办了密歇根大学工程学院的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发展联盟,并担任副理事长。他为学院PLM职业开发中心开设了第一个在线PTJM概论课程,组织并担任每年一度的密歇根大学AuT0 IT大会主席。格里夫斯还在国际著名的亚利桑那大学MIs系担任相关工作。格里夫斯在PLM的策略和实施方面与PLM用户、供应商以及诸如通用电气(GE)、IBM、丰田等大型企业进行合作,具有35年的行业经验。格里夫斯目前还是国际管理与IT咨询公司(Core Strategies公司)的主要负责人,并担任一些技术公司的委员会顾问。
展开
内容介绍
  这是一本具有突破性的著作,介绍了精益思想的进一步发展——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roduct Lifecycle Management PLM)。作为PAL专家,迈克尔·格里夫斯博士向我们展示了怎样创建这种横跨整个企业的、集成和和信息驱动的方法,来培强企业组织的敏捷性、优化效率和极大地缩短产品上市时间。
展开
精彩书评
  麦克尔格里夫斯博士对PLM研究的深度以及对PLM渊源的论述具有独到之
  处。这本书的出版应该被视为PLM业界的一个重要事件。
  ——LIG公司主席、首席执行官Tony Affuso
展开
精彩书摘
  生产力是以波浪的方式发展的,我们创造的新事物或新的做事方式推动
  着生产力发展的新浪潮。一些生产力浪潮是由重要的发明如蒸汽机、汽车或
  计算机推动的,而其他浪潮则是由我们做事的方式如大批量装配线、事业部
  制(M型结构公司)或者精益制造所推动的。
  作为最新一轮生产力浪潮的推动者,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一般称为PLM)
  近几年已经或似乎完全成形。PLM首先引入到了汽车和航空工业中,这两个
  行业的产品都是复杂的制造类产品。电子工业也较早采纳了PLM或PLM类似技
  术,其产品管理与汽车和航空工业相比更集中于软件的配置。随着PLM在这
  三个工业领域中的成功应用,对PLM的关注已经延伸到其他商业领域,如大
  众消费品(CPG)、工业产品、医疗设备甚至制药业。
  PLM是精益思想的产物,是精益制造哲理的延续。与精益制造不同,PLM
  消除的是产品生命周期所有方面的浪费和低效,而不仅仅局限于制造方面。
  PLM强调利用信息和计算机技术来有意识地消除产品从设计、制造、支持到
  最终处理中的低效率。在任何可能的地方,PLM都将用低廉的信息比特(bits
  )的运动来代替昂贵的物理原子(atoms)的运动。这一概念是由尼古拉斯尼格
  罗庞蒂(Nicholas Negmponte)引入的。
  在这一过程中,PLM将“精益”提高到了新的水平。精益制造是一个持
  续的过程,旨在消除制造过程中的低效率。然而,在精益制造努力发现和消
  除浪费的同时,产品开发其他阶段的效率却很低下。PLM则在设计、制造到
  交付的整个过程中利用产品信息、计算机、软件和仿真技术使试件生产和批
  量生产具有同样的效率。
  精益制造需要使用相当多的资源。因为当精益制造工程师们试验其新的
  减少浪费的想法时,需要进行设备的重新配置、机床的重新布置以及材料的
  重新安放等各种改变。然而PLM系统一旦开始实施并运作,它使用的资源将
  会很少,因为同样的过程是通过数字化来完成的。
  试验精益想法是十分费时的,因此我们只能尝试那些最有希望改进制造
  过程的想法。在设立新的配置、开始生产以及评估结果的过程中,浪费了大
  量时间。PLM则不受这样的时间约束,它能够仿真上述过程并同时测试多个
  方案,因此,所有的方案都能得到测试,而不仅仅是最有希望的。
  最后,精益制造目前只能在一个企业内运用。通过最好的精益制造过程
  最高效率地生产出的产品,可能由于设计的缺陷或无法实际使用而成为废品
  。没有比高效生产废品更浪费时间、能量和物质的了。废品生产中生产率的
  提高是精益制造方法局限性导致的让人失望却又是合乎逻辑的结果。
  1.1全球精益思想浪潮
  精益思想在生产车间中所取得的成效,使得企业渴望将其推广到其他部
  门。但是,为了做到这些,精益思想还必须辅以一种针对产品信息、工具和
  技术的集成化方法。PLM对生产力水平提高的幅度是巨大的,这一点已被PLM
  在短时间内就能引起极大的关注所证明。
  PLM吸引了全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它不仅仅是美国或欧洲的创新,而
  且正被世界各地的企业所采纳。我们原以为工业化水平较高的亚洲国家如日
  本、韩国的企业会成为PLM较早的接纳者。但事实是,印度、马来西亚和中
  国等国家的企业已不仅仅是PLM的接纳者,而是PLM的创新者。
  PLM能够为提高生产率开通渠道,因为它能将与某一产品或服务有关的
  所有内部和外部的事物全部集成到生产该产品或提供该服务的企业中去。从
  本书你将了解到,PLM是用信息技术和企业的实践与过程来改进职能领域内
  及各职能领域之间的效率。将工作按照职能领域来划分,如工程、制造、销
  售和售后服务,是企业为了简化复杂性而采用的一种任务划分方法。
  过去,企业在提高职能领域内部的效率上做了大量努力。虽然总能做出
  一定的改进,但是这些努力受到了收益递减法则的制约。高回报项目被确认
  并实施,特别是对有六西格玛项目组的公司,内部效率的改进不断地进行着
  。
  事实上,PLM创新项目正在成为六西格玛项目组用于寻求改进的选择。
  由于PLM通常开始于一个特定的部门领域,因此PLM很自然地被简单视为一个
  职能领域的创新项目。PLM项目通常开始于工程领域,因为那里是产品信息
  的源头,通过更好地组织产品信息,可以有大量实施改进的机会。然而,就
  像本书后面章节中介绍的那样,企业更大的机会则是来自于跨越整个企业的
  产品信息的流动,而这一点可以通过PLM来实现。
  
  各个职能领域很容易缺乏相互沟通和协作,就像是一个个孤立的烟囱(silo)
  。而在这些烟囱内部进行性能优化的种种尝试,实际上却可能导致整个企业
  和相关供应链的低效率。
  利用产品信息,PLM通过跨职能领域的方法来保证生产力的提高。通过
  共享产品信息来连接不同的职能领域,PLM能够帮助企业突破烟囱观点(即部
  门各自为政的观点)并提高生产率,因为各职能领域能从信息共享中获益。
  随着供应链变得更加集成,PLM还将影响整个供应链而不仅仅是企业内部,
  并且能够获得聚焦在单个领域上所不能获得的高生产率和绩效。
  PLM的另一个吸引力在于:它不仅仅从简单地降低成本的角度提高效率
  和生产率,而且从增加收入的角度来实现这一目标。从本质上来说,增加成
  本并不是件坏事,如果收入增长了,成本几乎不可能不提高。而提高利润的
  关键是不让成本的增长率高于收入的增长率。
  通过更好地组织和利用企业的智力资产,PLM能够在其框架内提高产品
  的创新、功能和质量——增加收入的三大驱动因素。用相同的劳动量开发和
  生产出创造性的、更有用和更好的产品的能力不仅能够提高生产率,而且比
  成本削减具有更好的可持续性。就如格言说的那样:“仅靠节约不能致富”
  ,真正的繁荣需要收入的增长。
  乍看之下,PLM像是一个相对明了的概念。顾名思义,它管理从最初设
  计到最终处理整个生命周期内的产品信息。然而,就像下一章将要解释的,
  麻烦就在于这一看似明了的解释的细节之中。此外,有关PLM的形式、规模
  、范围和实施都存在大量的讨论和争执。
  甚至在建立之初,PLM就是一个具有“宏伟理念”的信息技术。类似于
  企业资源计划(ERP)项目,PLM最大的承诺不在于它是影响一个职能领域的基
  础项目,而在于它是跨职能领域、跨整个企业甚至整个供应链范围的更大的
  战略的应用。
展开
目录
第1章
引言:PLM之路
1.1全球精益思想浪潮
1.2时间、能量和物质的替代物——信息
1.3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历程
1.4物理对象的虚拟化
1.5过程与实践的差别
1.6本书概要
注释

第2章
构建PLM
2.1 PLM定义
2.2 PLM生命周期模型
2.3 PLM之“线”
2.4编织PLM
2.5小结
注释

第3章
PLM的特征
3.1信息烟囱
3.2信息镜像模型
3.3 PLM的特征
3.4小结
注释

第4章
驱动PLM的环境
4.1外部驱动力
4.2内部驱动力
4.3董事会的驱动力——IT价值图
4.4小结
注释

第5章
PLM的组成要素
5.1过程/实践与技术矩阵
5.2人、过程/实践、信息技术三元组
5.3小结
注释

第6章
协同产品开发——开启数字化生命周期
6.1什么是协同产品开发
6.2需求到设计规范的映射
6.3零件编码
6.4工程数据库
6.5产品重用
6.6基型零件和智能零件
6.7工程变更管理
6.8协同平台
6.9物料清单和流程的一致性
6.10数字化模型和样机开发
6.11面向环境的设计
6.12虚拟测试和验证
6.13营销资料的准备
6.14小结
注释

第7章
数字化制造——在工厂中的PLM
7.1什么是数字化制造
7.2数字化制造的早期承诺
7.3试件制造、生产调整及批量生产
7.4小结
注释

第8章
离开工厂后的PLM
8.1成本并非止于工厂
8.2使用中的而不是理论中的质量
8.3产品可使用性
8.4新的收入机会
8.5维修服务
8.6产品的额外服务
8.7产品生命周期最后阶段——产品回收和处理
8.8小结
注释

第9章
PLM实施战略
9.1什么是战略
9.2战略的影响
9.3实施PLM战略——应该吸取的教训
9.4像CXO一样行动
9.5小结
注释

第10章
PLM可实施性评估
10.1基础设施的评估
10.2现有系统和应用程序的评估
1O.3人员的评估
10.4过程/实践的评估
10.5能力成熟度模型评估
10.6评估的注意事项
10.7小结
注释

第11章
现实世界和PLM的可能空间
11.1技术
11.2人
11.3过程/实践
注释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